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罗定市的乡村已在一抹抹新绿中苏醒。蜿蜒的村道旁,婆娑的树影与白墙黛瓦相映成趣;村口的口袋公园里,晨练的老人与嬉戏的孩童共享绿荫;远处的山丘上,连片的肉桂林随风起伏,飘散阵阵清香……这幅生机盎然的乡村图景,正是罗定市以“三棵树”战略擘画绿美乡村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罗定市聚焦实现“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任务,把党建引领乡村绿化作为重要抓手,以“绿化树、绿美树、绿富树”为支点,将生态保护、文旅融合与产业振兴巧妙串联,推进全市农文旅融合发展,让每一寸土地都焕发绿色生机,让每一位村民都共享生态红利。

第一棵树:绿化树
——筑起生态屏障,守护诗意栖居
晨曦微露,村民陈伯提着水壶走向村口的榕树,轻轻抚过树干上斑驳的年轮。这棵百年古树曾见证村庄的沧桑,如今在“见缝插绿”行动中,它的身畔又添了紫荆、木棉等新绿,成为村民纳凉议事的“天然会客厅”。
在罗定市的乡村振兴蓝图中,“绿化树”被赋予了最基础也最温暖的使命。罗定市积极构建“党员带动、社会参与”的植树护绿体系,围绕“因地制宜,科学配置”,在房前屋后、闲置空地、道路两侧栽种乡土树种,在全市3712个自然村构建起“村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生态网络。凤凰木用火红的花瓣装点盛夏,香樟树以沁人的芬芳净化空气,小叶榄仁则以伞状树冠为村道撑起绿色长廊。据统计,2024年以来全市累计筹措社会资金2590余万,种植各类苗木99余万株,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5.78%。
生态改善的背后,是“村民认养+专业养护”的创新机制。在发动村(社区)“两委”干部、互助工作队、保洁员等力量做好“新绿”管护的同时,同步推行“村民认养制”,村民可认领家门口的树木并悬挂定制铭牌,不断形成“村到组、组到户、户到人”网格化管护长效机制。这种“共植共护”的模式,既让绿意扎根土地,更让管护理念深入民心。如今的罗定乡村,推窗见绿已成日常,蝉鸣鸟语常伴耳畔,连曾经垃圾堆积的废弃池塘,也因环植垂柳、睡莲而化身“生态湿地课堂”。

第二棵树:绿美树
——描绘画境公园,激活文旅基因
午后阳光正好,在环城南路,异木棉枝繁花盛,粉艳夺目,散发着淡淡的香气。抬头仰望,满眼皆是繁花似锦,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前来驻足欣赏、拍照留念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
如果说“绿化树”编织了乡村的生态底色,那么“绿美树”则泼墨出文旅融合的写意画卷。罗定市深挖各村自然禀赋与文化特色,以“一园一主题”打造了乡村公园,罗平镇山田村在塘角自然村建设绿美驿站公园,为前来罗定长岗坡文化休闲旅游区的群众游客提供新“打卡点”;素龙街道素龙村种植樱花树苗1000多棵,在上池自然村打造村级“樱花园”。围绕建设“一环线、一通道、两片区”,对环线区域、长岗坡景区沿线道路等进行绿美提升,把绿化融入罗定文化元素和特色产业,积极打造“百千万工程”建设典型。
这些“绿美公园”不仅是村民的休闲乐园,更成为乡村振兴的“流量入口”。在罗镜镇横桥村古榄园举办了罗定市第三届橄榄核雕文化活动节,通过沉浸式打榄体验、文化展示等形式,展示橄榄文化,庆祝橄榄丰收,来自四面八方的客商、游客、群众齐聚一堂,带动周边民宿、农家乐收入增长。在黎少镇,罗定首届“荔枝旅游文化节”成功举办,开启了荔林边的“村BA”“万亩荔园·醉美黎少”徒步行、荔枝品鉴等一系列“荔枝+”文旅活动,吸引了20余万人前来品果游玩。绿美生态与文旅经济的化学反应,正让罗定乡村焕发前所未有的活力。

第三棵树:绿富树
——播撒产业希望,结出共富果实
夕阳西下,榃滨镇梅竹村的千亩肉桂林泛起金边,村民林姨麻利地采收着桂皮。她身后的合作社仓库里,一袋袋肉桂正被打包发往海外。“以前种地靠天吃饭,现在这‘绿金子’让全家年收入翻了五倍!”她的笑容比晚霞更灿烂。
在罗定市的绿色版图上,“绿富树”是最具分量的经济坐标。依托“一镇一业”布局,各镇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林,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不断增加,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和谐共生。黎少镇打造“万亩荔园”,年均产量可达8000吨,盛产妃子笑、糯米糍,泷州荔、桂味等多个品种;作为“中国肉桂之乡”的罗定,更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把“天下肉桂看罗定,罗定肉桂看榃滨”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如今,在榃滨镇肉桂种植已达到14.25万亩,桂皮年产量1.3万吨,桂油年产量600吨,肉桂产业总产值达6.35亿元。

产业振兴的密码,藏在“绿色产业链”的深度延伸中。榃滨镇携手广东药科大学,开展肉桂精深加工研究,研发肉桂沐浴露、洗头水、润肤精油等10多个肉桂主题产品,进一步提高肉桂产品附加值;生江镇创新实施的“油茶+山羊”共作发展模式,开发树上长果、树下养羊“立体经济”。

三木成森,绿潮奔涌。从改善人居的“绿化树”到赋能文旅的“绿美树”,从富裕乡民的“绿富树”到承载乡愁的百年古树,罗定市正在用“三棵树”书写了属于自己的绿色传奇。当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当每一棵树都成为共富的种子。未来,罗定将继续以“绿”为笔,绘就更多“树影婆娑处,皆是幸福乡”的动人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