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龙子湖校区规划设计缺点及不足分析

淡泊的面条 2024-01-11 20:39:38

以前在网上看到很多网友痛批河南农业大学龙子湖校区的建设,言辞很犀利,也引发了我的思考。网友们一边倒的评论确实说明了该大学龙子湖校区的建设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声明一下:本文仅仅从专业阶段分析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方案,属于纯学术性质的科普文章,不对任何一个的大学办学水平发表任何带有感情色彩的评价。每个大学都拥有广大的校友群体,只允许外人赞扬,不允许外人批评,这样的心态当然完全可以理解,但是确实有问题,不去反思、纠正、建议,就有点讳病忌医了。

河南农业大学龙子湖校区占地约1600亩,由于城市道路限制原因,校园用地面积是不规则形状,可以说像这样用地面积不规则的形状的校园,规划设计难以像郑州大学新校区,或者河南大学明伦校区那样,采用传统的中轴线来组织校园外部空间序列,只能采用传统的自由浪漫形态的园林布局手法,顺应用地轮廓,顺应地势来建造建筑物,和设计校园绿地和景观,可以使汲取江南园林的造园手法,“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精心打造一个东方园林式的高等学府。很显然,对面这样的校园用地形状,对规划师和建筑师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不能再采用中轴线和建筑物中轴对称布局的思路去规划设计整个校园。

河南农业大学在龙子湖大学城的位置示意图

校园用地范围是不规则形状

这其实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校园规划设计。

首先、值得肯定是整个校园的功能布局非常合理,交通组织较好,分区明确,各种活动流线短捷,方便教学和师生的生活,使用效率很高,基本五分钟可以到达自己需要从事的空间。

整个校园采用内环线主道路的设计,内环路既是主要的机动车道,也是师生的步行通道,所有的人和汽车都可以通过内环线到达任何一个功能区域。校园内环线把整个校园划分成三大部分:内环线以内是教学办公区,属于静态区域,适合教学、科研和办公活动,内环线以外:东边是学生们的生活区,包括学生宿舍及食堂等;西边是教师生活区,主要有教师住宅楼和食堂,配套的对外接待酒店等。所有老师群体和学生群体步行到内环里的教学区的距离几乎是均等的,节约时间,效率很高,等于教学区是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的“约会区”,业余时间,师生见面的概率很低,只有上课的时候,两者才相遇在课堂上,展开教学活动。

这样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内环里教学区属于静态区域,外环外属于东区,东静分区明显,满足了学校基本的功能使用。并且西边的教师群体和东边的学生群体居住较远,互不影响,避免了下课后,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在生活区偶尔穿着拖鞋,或者衣装不整相遇的尴尬局面。

河南农业大学龙子湖校区总规划平面图

其次、谈谈内环里核心教学区和办公区的校园中轴线问题。

为了打造良好的校园入口形象,当然可以设计一个比较短的校园中轴线,和南大门形成端庄简洁的高等学府形象,营造一种学府气质的仪式感,给新学生或者外来的访问者以良好的印象。但是其他功能区块,可以巧妙地部分结合地形,可以灵活布置,可以采用“先造景,后建房的”的设计策略:即先整山理水,用罗盘工具定好各种景观节点或者山水格局的位置,然后再根据景观格局和风水格局来确定建筑群或者单体建筑物的具体位置。这样才是最正确,最符合该校龙子湖校区的规划设计思路。

遗憾的是该校的校园规划设计,依然想强化和打造一条强烈的南北中轴线,并且一直延伸很远,直线距离700米,延伸了到校园的南北长度的三分之二的位置,轴线的尽端,是一个对称的白宫式的建筑物,是学校的行政办公楼。

其实根据河南农业大学龙子湖校区地块的周边城市道路情况,东边是东四环,南边是平安大道,西边是龙子湖东路及春华街,北边是文苑北路。其中东四环是城市一级主干道,也是城市快速路,按城市规定,所有单位和住宅小区的主次出入口不能对着城市主干道及快速路直接开口,汇入城市主干道和快速路,以免造成城市交通大动脉的直接堵塞,造成“脑血栓”或者“肠梗阻”,所以按照整个校区约1600墓地的规模,可以选择在该地块的南边道路平安大道、西边道路龙子湖东路,以及北边的文苑北路设计主次出入口。这样一来,很显然,整个校区的主要出入口就设计在平安大道上,两个次入口分别设计在龙子湖东路和文苑北路上,当然,设在平安大道上的是南入口,也是形象入口,其他两个次入口就是生活入口,方便师生出入,和周边的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上的交换。

在这三个入口中,其中最重要的反而是设计在龙子湖东路上的西出入口,虽然是次入口,但是它朝向龙子湖及湖心岛,可以通过借景的手法把龙子湖及湖心岛的自然景观及城市建筑巧妙地“借”到农大校园里,形成丰富的景观视觉层次,所以这里其实就自然而然地暗含了一条“从西到东”的校园次轴线,和校园的南北主轴线形成一个接近90度的交叉点,但是东西轴和南北轴都不长,控制在300米 以内,尺度最适宜。在这个东西南北交叉点的位置,可以设计一个圆形平面的行政办公楼,这个圆形建筑可以有四个大门,分别朝向东南西北,方便东边的教师生活区,也方便西边的学生生活区,也方便从南大门入口进来的参观者,最后也方便北面的教学区的师生们。圆形的办公楼,对称设计,南北对称,东西对称,可以完美解决这一问题。

现在建成的校园,南北中轴线过长,空间单调,不像大学校园,而像一个庄园。忽视了校园西入口,没有从西入口引出来一条东西方向的校园次轴线,无法把龙子湖的自然景观及湖心岛的城市景观“借”到校园里,颇为遗憾。

校园的北入口,作为生活入口和次入口,也可以设计一个扇形广场或者圆形广场来解决倾斜道路与建筑之间的关系,作为良好的空间缓冲。

最后、谈谈校园的建筑风格。

建筑风格也是广大网友批评和调侃最多的一个问题。建筑风格其实是个人和单位集体喜好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来无可挑剔。但是我觉得归根到底还是文化认同的问题,也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因为建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纵观中国近现代的建筑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演变的历史。明国时期,梁思成和杨廷宝等建筑大师,留学美国学习建筑学,毕业回国参加各种大型工程的设计,并在大学亲自教授建筑学,一方面设计了大量的建筑物,另一方面培养的大量的建筑设计人才。这一时期的建筑风格以折衷主义为主,比如杨廷宝设计的京奉铁路沈阳北站,也有国民政府倡导的“民族固有建筑形式”,现代建筑技术结合民族建筑形式,比如吕彦直大师设计的南京中山陵,还有杨廷宝大师设计的南京大学校园建筑,童寯大师设计的国民政府外交部大楼等。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中国经济全面起飞,各地掀起来了建设热潮,国人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各种思潮碰撞激烈,各种社会观念也在逐步转变,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就是“欧陆风”风靡一时的重要时期,比如各大城市都疯狂地建设各种欧式风格的建筑物,比如北京很多欧式酒店,郑州很多商业银行,都采用的欧式建筑风格,当然欧式也分很多风格和流派,比如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新古典主义风格。

造成这一现象的历史原因很明显:国人以前物质上太穷了,现在终于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下海捞到金子了,物质生活变得富裕了,但是精神文明建设还没有跟上步伐,大批留学生、商人及官员出国旅游后,算是开了眼界,觉得国外的发达国家经济富裕,科技强大,从羡慕到崇拜,再到盲目崇拜,一股脑地开始向发达国家学习,无论从经济,科技,文化,公司制度等,全面向发达国家学习,照搬照抄,反正心里觉得国外一切东西就是先进,国内所有东西就是落后,所以也大规模抄袭和照搬发达国家的建筑外观,一边抄袭美国,一边抄袭欧洲各国,不但抄袭建筑外观,连地名也不放过,典型的例子就是郑州九十年代建造了大批的建筑物和住宅小区,欧式建筑物占了大多数,各种新建住宅小区和商业街,都冠以洋名字,比如曼哈顿、普罗旺斯、托斯卡纳,好莱坞、威尼斯等。

尤其根源是国人经济的落后,导致国人心理上的文化自卑。见了白皮肤老外就低头,就跪舔人家,觉得人家就是先进;见过了黑人兄弟就瞧不起人家,觉得非洲很落后。

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上某个阶段的暂时落后,就导致文化上自卑,就想直接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建筑文化,没有人抄袭非洲国家的建筑风格和阿拉伯国家的伊斯兰建筑风格。再加上国人爱面子,所以当时全中国的城市都在建设欧式建筑,欧陆风盛行一时。

归根到底,一句话概括:经济落后导致的文化自卑!觉的自己老祖宗留下的寺庙和四合院很土,不时髦,是经济落后的象征!

九十年代郑州花园路上建成的欧式风格的交通银行

时代在发展,一切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在2012年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天经济综合体国家。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国人的文化自信也在成倍增长,开始反思自己,开始弘扬自己的民族文化,新建的很多建筑物也不再搞欧陆风了,一大批有着中国建筑文化内涵的优秀新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比如隐喻中国古塔的上海世茂大厦,比如脱胎于登封北魏嵩岳寺塔的“大玉米”商业写字楼,都很多地植根于中国的古建筑文化,用现代建筑技术和材料重新演绎,进行设计和建造,成为中国新时代经济发展和国力强盛的象征。

即使2010年以后北京、上海、郑州新建的楼盘,彻底抛弃了欧式建筑的外观和造型,全部是现代风格和新中式建筑风格,说明随着经济的发达,国人的文化自信已经大幅度提升了,反观以前的九十年代的欧式建筑,简直土到爆,丑到哭。

建于北魏的登封嵩岳寺塔

郑东新区大玉米楼

河南农业大学龙子湖校区,核心教学区和办公区采用了欧式建筑风格,很明显是缺乏本土文化自信的体现,审美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至于建设单位说采用欧式风格源于民国时代的校园建筑风格,更是无稽之谈,周所众知,河南农业大学源自1902年的创办的河南大学堂,当时河南大学堂的建筑风格是中国传统民族风格,不是欧式风格,属于误导民众,混淆视听。

河南大学堂礼堂

我们最近几年一直在倡导建立文化自信,提倡接地气,本来河南农业大学有农学、林学、园林等特色专业,可以建成校园环境最有特色,最有园林气息的,文化品位最接地气的大学校园,可惜最后建设得效果却背道而驰,令人惋惜。网友一边倒地批评这是“山寨白宫”的大学校园建筑,没有文化底蕴,违背了大学精神,还有凯旋门大门等,也是引发了很多热议。

仿制白宫的行政办公楼

校园欧式风格教学楼

凯旋门南大门

希望以后的大学校园建设们与时俱进,设计和建造出高品质,接地气,有文化品质和文化底蕴的大学校园。

4 阅读:454
评论列表
  • 2024-01-11 22:31

    很好的分析[笑着哭]

  • 2024-01-12 13:20

    有没有可能这块地当初是批给河南大学的?

淡泊的面条

简介:建筑设计师,高级工程师,教育观察者,文艺青年,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