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杨坚商议讨伐南陈计策,陈后主陈叔宝诛杀谏臣章华

历史的非理性者 2023-08-28 23:25:31
读书笔记—《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七十六》第五部分陈纪十长城公下公元584年到公元588年祯明元年(公元587年)

资治通鉴

隋主杨坚问高熲取南陈的对策,高熲说,长江以北的地寒冷,田里的粮食丰收较晚,长江以南的水田早熟。估算着他们粮食丰收的时间,稍微征召兵马,放出消息说要进攻南陈,他们一定会屯兵防御,这样就废掉了他们的收成。他们一旦聚集兵力,我们就遣散部队,这样操作多次,他们就会认为这是常态。以后我们再集结兵力,他们必然不会相信,就在他们犹豫的时候,我们的军队已经到了对岸了,一旦登上陆地作战,我们的士气就会大涨。而且,长江以南的土地稀薄,房舍多用矛竹搭建,储存的东西也不放在地窖。如果秘密派遣行人趁着风势放一把火,先烧上一次,等到他们修理重新搭建好房子,再烧一次。不用很多年,他们的财力就消耗完了。杨坚采用了高熲的计策,南陈因此陷入困境。

于是杨素,贺若弼,光州刺史高劢,虢州刺史崔仲方等人争相献上平定江南的计策。崔仲方上书说,如今应该在武昌以下,蕲州、和州、滁州、方州、吴州、海州等州准备好精兵,秘密商量渡江的计划。益州、信州、襄州、荆州、基州、郢州等州,快速制造船舰,大力生产为水战做准备。蜀江,汉江二江是上流,是水路的冲要之地,军队必然争夺的地方。贼虽然在流头、荆门、延洲、公安、巴陵、隐矶、夏首、蕲口、湓城这几个地方设置了船舰,然而终归要聚集在汉口,陕口,以水战作为决战。如果贼认为我们上流有军队,命令精兵赶来援助,我们下流的将领就要趁机横向渡江,如果贼拥兵防卫,我们上流的军队就可以击鼓向前。他们虽然依靠着九江与五湖的险要,但是没有德行也并不牢固。虽然有着三吴,百越的兵力,没有恩信也不能立足。隋主杨坚以崔仲方为基州刺史。

等到南陈接受萧岩等人的投降,杨坚更加生气了,对高熲说,我作为人民百姓的父母,怎么会因为是相邻国家的百姓就不拯救呢!杨坚下命令大肆建造战船,有人请求秘密行动,杨坚说,我将进行奉上天之命的讨伐,有什么好隐瞒的!

隋文帝杨坚

杨素在永安,制造大船舰,名字叫做“五牙”。船上有五层楼,船高一百多尺,船的左右前后都放置六个拍竿,这些竿都高五十尺。船能容纳战士八百人。另外小一点的船叫做“黄龙”,能放一百多兵士。其他平常的船和小船也都有。

晋州刺史皇甫续将要上任,对杨坚说南陈有三个可以灭的原因。杨坚问详细内容,皇甫续说,以大国吞并小国,这是第一点。以有道讨伐无道,这是第二点。南陈接纳叛臣萧岩,给了我们讨伐的理由,这是第三点。陛下如果命令将帅出征,臣愿意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杨坚慰劳并派遣了他,

南陈章华,喜欢学习,善于写文章。朝臣因为章华没有阅历,都诋毁排斥他,朝廷让他为大市令。章华郁郁不得志,上书极言进谏,大概说,曾经高祖(陈霸先)向南平定百越,向北诛杀侯景。世祖(陈蒨)东边平定吴会,西边攻破王琳。高宗(陈顼)收复淮南,扩张领土千里,三位祖先都勤劳而有功。陛下即位之后,到如今已有五年,不考虑先帝的艰难,不知道天命可畏,沉溺于小人之中,迷惑在酒色之间,祭祀七庙从不动身,与三妃嫔整日游玩。老臣与旧将都丢弃掉如同草莽一般,谄媚佞幸小人都升官主持朝政。如今疆场每天都被逼迫,隋的大军已经快要到境内,陛下如果还不改变当前情形,臣就会看见麋鹿又游到了姑苏。南陈后主陈叔宝大怒,当天将章华斩杀。

隋与南陈形势图

祯明二年(公元588年)

隋主杨坚下诏说,陈叔宝占据手掌一般大小的地方,尽情满足自己无止境的欲望,抢夺平民百姓,国家资产挥霍一空,驱使逼迫朝内朝外,劳役从不停止,穷奢极欲,夜晚繁华的如白天一般,欺瞒上天作恶多端,祭拜鬼神以求恩信,流连后宫,高高在上,自古以来的昏君,没有能比得上的。君子都逃走,小人都得志,天灾地孽,物怪人妖,背弃德行违反誓言,白天睡觉晚上游玩,到处劫掠骚扰。普天之下,都是朕的臣子,朕每次听到看到这些场景,都感觉特别伤心,如今可以出师讨伐向他们传授律法,趁机诛杀轸灭,在此一举,平定吴越。杨坚又送书信给南陈上面写了陈叔宝的二十恶。并散写诏书三十万纸,遍谕天下。

我的阅读感受

高熲的计策听上去是挺无耻的,关键在于慢慢的消耗南陈的耐心,属于战前的精神渗透和打击。

崔仲方则关注水战的具体细节,又是北方跨过长江作战,在这之前已经有两场著名的战役。一是西晋灭东吴,二是淝水之战前秦攻东晋。这两场战役规模都很大,但是一胜一败。其中的教训足以借鉴。当然南陈是没有东晋谢安那样的灵魂人物。

陈后主再次杀谏臣,谏臣是一种很值得帝王顾忌的东西,仗着皇权随意诛杀谏臣的后果肯定很严重。你可以不听但你绝不能杀,放在有些朝代不听也要把谏臣供起来以彰显帝王仁德。

举报/反馈

0 阅读:26

历史的非理性者

简介:喜欢阅读历史与中外经典文学,细品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