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个多月的谈判,德国政党终于就组阁一事达成了共识,联盟党和社民党组成的“黑红联盟”正式达成协议,默茨也将在5月7日带着这个刚组建的新政府走马上任,德国人终于不用夹在“三党扯皮”的乱局中了,但对魏德尔来说,这无疑是个极其糟糕的消息。

4月9日,德国联盟党和社民党召开会议,正式完成了组阁任务,两党共同执政,由默茨担任新一任德国总理,并将在5月7日正式上任。而这也是联盟党和社民党的第5回携手合作了,因此也被外界笑称为“传统大党的无奈联姻”,摆明了是在讽刺默茨最后的选择。
看似是大党与大党之间的强强联合,实际上这次的组阁并没有以往轻松,魏德尔所在的选择党是继联盟党后的第二大在野党,但默茨为了不和极右翼势力合作,宁愿舍弃这么一个实力雄厚的大党,从而导致组阁之初相当困难,最终还是给政见不合的社民党递出橄榄枝,得以才“化险为夷”,在限期内完成了组阁。

即便如此,默茨和社民党进行谈判时,也前前后后花费了1个多月的时间,两党才在德国债务限制、基础建设基金和非法移民等诸多问题上勉强达成一致。在此之前,德国政坛一向秉持着三党执政的“红绿灯”模式,互相牵制的同时,也往往滋生出许多的派系矛盾,因此默茨上位后,自然试图避免这一问题。

但德国宪法不允许左翼政党专政,极右翼势力又一直被主流政坛摒除在外,即便在议会大选时,选择党位居第二,也依旧不被政坛所接纳。此前默茨有意在移民问题上和魏德尔联合,不料却引起了大规模的反对,就连前总理默克尔都出面予以警告,这使得默茨不得不就此放弃这一想法,组阁对象也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原本在大选中,除了联盟党、选择党外,比较大热的就剩下了社民党和绿党了,默茨并不认同绿党的政治主张,且该党支持率较低,选来选去还是社民党最佳,鉴于三党执政存在弊病,理所当然的默茨搞出了这一次的“黑红联盟”,走出了一条截然不同的新道路。
而有了新内阁,当然就会有新政策,默茨对朔尔茨政府可以说是极尽批判,这回轮到自己当家做主,必然是要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比如在移民问题、贸易往来以及国防预算等等方面,默茨都做出了调整。

此外,联盟党和社民党还就部门分配做出了明确规定,前者掌握外交部、经济事务和能源部等重要部门,同时还手握总理府的大权;后者则对财政部、国防部等部门负责,双方互相妥协才有了这次的组阁成功。
与此同时,魏德尔也彻底出局,无缘于这一次的新政府。不过话又说回来,选择党虽然拿下了超过20%的支持率,但其提出的政治主张,诸如停止援乌,取消对俄制裁,对华友好等政策,都和德国主流理念相去甚远。更何况德国一直排斥极右翼,纵然选择党近些年来异军突起,可想要真的打破这一观念,依然是任重道远,当下的德国政党将选择党拒之门外,便是最大的实证,魏德尔的出局可以说是必然选择。

除此之外,有着德国“铁娘子”之称的默克尔,在默茨顺利组阁后也没好到哪里去。这位前总理曾被称为“自由世界的领导人”,但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默克尔时期的对俄政策与立场也就受到了反对派的严厉政策,认为其“亲俄”,使得德国在能源方面过度依赖俄罗斯,以至于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加速了德国经济的衰败。
目前上台的默茨则和默克尔政见不合,更是被看作是“默克尔老对手”,默茨的上台对默克尔来看,排挤甚至边缘化同样也是必然的。

值得注意的是,默茨政府在贸易方面,倒是倾向于中美能够握手言和,既不希望完全受制于美方,也不希望和美方发生贸易争端,比起中方的强势反对,默茨似乎更希望温和的进行协商,但这对其他深受关税威胁的国家来说,可并不是一个好兆头。
虽然默茨有意提高国防开支,进行扩军计划,但德国对美国的反抗估计还是停留在口头上,默茨究竟能否带领德国走进一个全新的阶段,就看未来这些政策到底能不能落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