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天气湿热蚊虫多,不可不防登革热

奥中英 2024-03-25 20:14:59

近期天气炎热潮湿,蚊虫增多,由虫媒传播的传染病也开始流行。上周,中大五院感染病防治中心收入了一例从东南亚地区旅游回来后出现高热的患者,最终确诊为登革热,经积极治疗后,现已好转出院。

目前正值蚊虫活跃季节,也是登革热的流行季,而珠海正是我国登革热流行地区之一,因此有必要了解一些登革热防控知识。

01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我国广东、香港、澳门、台湾是登革热流行地区。主要表现为突起发热,全身肌肉、骨、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减少。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无症状者)是主要传染源,发病前后6-18小时至发病后第3天,均具有传染性。

埃及伊蚊(上图)和白纹伊蚊(下图)是其主要传播媒介,在我国广东地区以白纹伊蚊为主。人群普遍易感。主要发生于夏、秋雨季,与伊蚊滋生有关,在广东省为5-11月。

02 高危人群需注意,重症登革热可致命

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1-14天,通常为5-9天。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患者通常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为骤起高热,可伴畏寒,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除发热外,患者还可出现头痛、眼眶痛及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厌食、皮疹等。

登革热通常预后良好,少数病例发展为重症登革热可能致命。重症登革热可有严重出血、休克、严重脏器损伤等表现,但患者早期诊断和适当的治疗可以恢复。

哪些高危人群需要注意呢?主要为老人、婴幼儿和孕妇,患糖尿病、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消化性溃疡、哮喘、慢性肾病及慢性肝病等基础疾病者,有免疫缺陷病者。

注意:如果过去2周曾在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逗留,或居住的社区、街道、甚至城市范围内有登革热发生,当出现突起发热(有时可达39°C),同时伴有以上症状之一,应考虑有感染登革热的可能。此时应尽快到正规医院的感染科或发热门诊就医,并主动向医生说明近期生活轨迹,以便于尽快得到诊治,并采取防蚊隔离治疗,防止进一步扩散。

03 防蚊灭蚊是预防登革热的关键

预防胜于治疗。目前我国尚无登革热疫苗可用,防蚊灭蚊是预防登革热的关键。相关预防措施如下:

1 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闲置的可积水容器

如放在户外、阳台、天台的不用的花盆、缸罐、轮胎、饮料瓶等。一般在花瓶内,三天不换水,蚊虫就滋长。

2 及时清除各种无用积水

如沟井、天台等地面积水,将凹陷地面填平,以防积水,另将贮水容器、水井及贮水池加盖。

3 室内种养的水生植物应定期换水

室内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佛手等)应每隔3天换水,洗瓶、清洗根系。登革热流行期间最好不要种养水生植物,或改为用泥、沙种养。

4 物理防蚊设备需做足

家里门和窗户安装防蚊纱网,防止蚊虫飞入室内;床铺安装蚊帐,防止蚊虫叮咬;同时可以使用家用喷雾罐或蚊香杀灭家中的蚊子。

0 阅读:0

奥中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