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酒泉玉门关,历史悠久,是一座永远的边塞关口

落榜进士 2024-01-14 21:43:48

如今看到玉门关遗址,已经很难想象2000多年前,张骞打通丝绸之路后,这里曾有的驼铃悠悠,商队络绎,使者往来的繁荣景象。

玉门关位于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在城区西北方向约90公里,处在一片戈壁荒漠之上。这里曾是丝绸之路通往西域北道的咽喉要隘,相传古代西域和田等地的美玉、珠宝经此关传入中原,玉门关也因此而得名。

整个玉门关遗址包括小方盘城遗址、大方盘城遗址,二十座烽燧和十八段长城遗址。置身其中,看着古老关隘经过了千百年风化后的模样,顿感沧桑。

小方盘城遗址呈方形,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4米,残垣高9.7米,全为黄胶土夯筑而成,面积为633平方米,开西北两门。北坡下有东西走向的一条大车道,是历史上中原和西域诸国来往过乘及邮驿之路。

唐朝大诗人王之涣说,“春风不度玉门关”。千百年倏忽而过,不仅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气候也有了些许变化。虽然这里依然见不到郁郁葱葱、繁花似锦的春色,却有了水和绿洲,有了许多生机和活力,有了古老门关染上春色的想象。

当年巍峨的关城已经被黄沙摧残殆尽,然而在一片萧瑟颓败之后,却又仿佛隐约可以看到战士戍关的景象,听到人喊马嘶的声音。

在中国历朝历代所修建的长城中,汉长城是最长的,总长度超过了两万里。虽然因为时间久远,留下的只是如黄土丘般的遗址,汉长城拥有的久远历史和丰富内涵却始终让人浮想联翩。

西汉时期,就是长城这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将身后的家园和人民的静好岁月牢牢守护起来。

黄土夯筑的城墙经历了千年风雨侵蚀,依然有恢弘气势,这些遗迹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戈壁、沙漠、落日、劲风,这座孤耸于荒漠的城见证着一个又一个朝代的更替。

登高远眺,依然能看出长城蜿蜒的痕迹,眼前是无边的戈壁,残破的关城,油然而生苍凉之感。

在唐朝诗人的屡次描述下,玉门关已经成为一个符号,成为中国人挥之不去的边关情,成为无尽荒凉和离愁的象征。两千年风霜将这座边塞雄关的昔日雄风消磨殆尽,却从不影响人们对它的向往和想象。

1 阅读:29

落榜进士

简介:旅行专家、摄影师、旅游杂志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