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斯尼】进击的混血巨人

阿獠聊电影 2024-01-22 11:17:38

本文写于2014年。(括号内为现注)

说到迪斯尼,你会想到什么?

米老鼠、唐老鸭、动画片、主题乐园……(现在漫威应该被放到最前面)

迪斯尼所涵盖的领域已是远远超出我们的想像,它已经由一艘大船嬗变为一支超级舰队,行驶在以娱乐业为主的浩瀚大洋上。它的业务包括电影等娱乐节目制作、主题公园、玩具、图书、电子游戏和传媒网络。

我们已经很难分清这只庞大舰队的旗舰到底是哪艘了,因为在以上领域,迪斯尼都拥有强大的品牌效应与丰厚的投资回报。换句话说,动画片厂也许已算不上迪斯尼最赚钱的部门了。但是动画片仍是迪斯尼的名片和先锋艇,靠着它迪斯尼才能开辟更大的疆土。(没想到会以动画长片翻拍真人版的方式)

迪斯尼也像一棵大树,将根系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棵种子在伯班克,一个我们也许根本没听说过的美国城市,却因为迪斯尼、华纳兄弟、NBC等公司总部的存在成为了全球瞩目的“世界媒体之都”。种下这颗种子的人叫作华特·迪斯尼,一个不需要我们过多介绍的人物。

在迪斯尼的娱乐版图上,电影是根本、基础,也是敲门砖。所以我们看到,经过若干年来的兼并、壮大。它的旗下公司已经星光灿烂:皮克斯动画工作室、惊奇漫画公司、试金石电影公司、米拉麦克斯电影公司、博伟影视公司、好莱坞电影公司、卢卡斯影业、ESPN体育,美国广播公司(ABC)……而其中众多电影公司更是其中最为闪亮的一组星云。

而电影的制作,在迪斯尼也不是局限于动画片这个狭小领域,因为随着梦工厂、蓝天工作室等后起之秀的不断崛起,福斯、华纳、索尼、派拉蒙等影业巨头早就虎视眈眈并已经开始撼动迪斯尼的动画霸主地位。受到威胁的迪斯尼也理所当然走上了电影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并在各种电影类型上都有所建树。(没想到福斯竟然被收购了,蓝天工作室也关闭了)

让我们从“血统”的戏说分类方式聊聊这些电影吧。

1、嫡系手绘动画片

传统手绘动画是迪斯尼的发家之本,也算是看家本领,所以从第一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开始,迪斯尼几乎每年都会推出一部标志性的手绘动画长片。这几乎成为了一个传统与一次动画迷的节日庆典。

这其中就包括我们很熟悉的《阿拉丁》《狮子王》《美女与野兽》《风中奇缘》等等。这种传统动画秉承了《米老鼠与唐老鸭》为代表的动画风格,却有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创新与突破,比如在《美女与野兽》中便初步尝试了二维动画中三维场景的镜头展现。

迪斯尼的手绘动画有别于宫崎骏的深刻寓意,也与欧洲人文主义动画不同,它追求更多的是阖家欢乐的幸福气氛。所以从动画风格来说,华丽与眩目才是它们的关键词。于是我们一次次地在大银幕上看到迪斯尼的技术革新与重金投入都是为了换取观众更大更多的视觉享受。

当五彩艳丽的画面亮起、曼妙动听的歌曲响起之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是一年一度的迪斯尼手绘动画大餐端上宴会厅玉石餐桌的时候了。我们无须在其中寻找高深哲理或是什么教育意义,只需大块朵颐的享用视听盛宴即可。2个小时内,你和你的家人绝不会打瞌睡或是时不时惦记着上厕所,迪斯尼出品就是质量保证,这一点无可争议。

而迪斯尼也越来越重视全球化定位,于是本着“民族的便是世界的”这一准则,饱含中国特色的《花木兰》便以东方画风登上了历史舞台,并获得了包括华人在内的全世界影迷的喜爱。不得不说,迪斯尼的这种全球化视野是非常大度与有远见的,它体现了一个顶级动画公司的胸怀与志向。

2、支系3D动画片

从卢卡斯影业中独立出来的皮克斯动画无疑对动画片的发展带来了里程碑式的变革,《玩具总动员》被称为是继《米老鼠》的无声到有声和《白雪公主》的黑白到彩色之后的第三次飞跃——从2D到3D。皮克斯看到了未来的动画前景,而迪斯尼看到了一棵正在萌芽的摇钱树。

于是,1991年迪斯尼与皮克斯战略联手(2006年迪斯尼正式收购皮克斯)。这是两家风格迥异的动画公司的强强联手,在双方的发展之路上都是历史性的一步,也是全球动画界的一次重大事件。从此之后,迪斯尼进入了3D动画的领域,同时也开始了自身不断并购合作的壮大之路。

《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汽车总动员》《美食总动员》……一部部以“总动员”为译名的卖座动画片进入了观众们的视野,并标志性的树立了迪斯尼+皮克斯这样的金字招牌。这究竟是皮克斯的幸运还是迪斯尼的祖坟冒烟我想没人能够说清,但毋庸置疑的一点是这是一个双赢的典范案例,它是一个传统霸主求新求变的成功商业运作之路。

如果迪斯尼抱着传统手绘动画固步自封而对新兴3D动画革命以傲慢的姿态嗤之以鼻的话,可以想像如摩托罗拉、爱立信等传统巨头的下场便是它的唯一前景。

而正是这种为我所用的包容态度,让迪斯尼在动画领域学会了两条腿走路,一腿传统、一腿现代,一腿华丽、一腿创新,迪斯尼在越来越宽广的道路上简直是在蹦跳着前行,我们甚至可以听到他边走边唱的呼哨声。迪斯尼甚至推出了非皮克斯的3D动画长片,如《闪电狗》《魔发奇缘》《豚鼠特工队》《无敌破坏王》等,展示了迪斯尼自身求变的信心。(最大的翻身仗还是《冰雪奇缘》)

3、类动画真人电影

当其他好莱坞电影公司发现动画片原来是个聚宝盆而纷纷加入动画片制作行列之时,迪斯尼也意识到非动画的其他类型电影同样不应该排斥在迪斯尼的版图之外,毕竟一个成熟的电影巨头只有动画这一种武器是不够的,它应该有大刀、长矛乃至斧钺钩叉等十八般兵器。

然而没有其他大公司的真人电影制作基础及经验似乎是一大短板,一上来便制作大片或是口碑文艺片似乎不太现实。于是迪斯尼从自身的优势着手从小做起,制作了一大批有着迪斯尼风格与特色的类动画真人电影,并获得了或大或小的成功。这里面包括我们熟悉的《欢乐满人间》《亲爱的,我把孩子缩小了》《101真狗》《公主日记》《金龟车》《飞天法宝》等等。(在漫威和动画改编真人电影面前,这些都是渣渣)

这些电影共同的特点在于,它们多多少少都有些迪斯尼动画的特质,那就是童心未泯的想象力、邪不压正的老套路、其乐融融的亲情牌以及皆大欢喜的贺岁范儿,让你走进影厅便能感受到迪斯尼的欢乐与俏皮。

它们大部分都是低成本制作,但却能获得较好的票房,口碑虽算不得上乘,但却有众多固定的观影群体。它们是茶余饭后家庭合家观看的不二影片,也是工作之后疏解压力的最佳选择。

4、魔幻类型大片

类动画真人电影始终是小打小闹,换不来高投入所能带来的高回报。于是迪斯尼也在野心勃勃地逐渐进入超级大片的领域。《纳尼亚传奇》《加勒比海盗》《魔法师的学徒》《国家宝藏》《爱丽丝梦游仙境》《波斯王子:时之刃》等耗资巨大的电影接踵而来。虽然其中也有如《珍珠港》《异星战场》《创战纪》《独行侠》等大倒炉灶的亏本片,但的确给迪斯尼带来了更大的影响力与眼球效应。(一堆烧钱货)

很显然,这些大片主要还是以魔幻电影为主,与迪斯尼的一贯风格与气质相吻合。而其中如《加勒比海盗》《波斯王子》《独行侠》等电影很容易衍生出海盗冒险、波斯寻宝、西部淘金等主题乐园的特色项目,这正好与迪斯尼乐园的定位相符。

很明显,迪斯尼在下一盘很大的棋,通过魔幻电影造势,进而推广到游戏、玩具以及主题乐园等其他娱乐产品,即便电影亏了本,其他产业的财源滚滚仍能让迪斯尼笑到最后。更何况《加勒比海盗》这种超级卖座的电影系列在影史上也是可圈可点的。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迪斯尼实际上已经由我们传统思维里的动画制作公司演变成为了一个综合性全球化的超级巨无霸娱乐集团。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位进击的混血巨人仍能给我们带来一次又一次愉悦与惊喜。

1 阅读:7

阿獠聊电影

简介:我于电影,只是一粒沙;电影于我,却是一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