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总理亲自接机,最高外交礼仪接待,外交成果显著,中法正义发声

陈虎新观察 2024-05-08 19:21:04

这两天一直在关注我国最高领导人访问法国的相关报道。为什么如此关注此次访法行程呢?这是一场重大的外交活动,也是一场难度颇高的外交活动。我是抱着既有期待也有担心的这样的一个心情,去看待这次访法行程的。

要说这次外交活动意义十分重大,不用我解释大家都清楚,但是为什么说这次外交活动又是一次颇为艰难的外交活动呢?因为中法两国之间在重大问题上既有共同之处,也有相异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元首出访的外交活动就需要在求同存异的前提下取得最大的公约数。而求同存异,说容易实现起来,其实是有相当难度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我说我是抱着期待同时又有几分担忧的心情去看待这次访问的。

第一个感觉应该还是不错的。从机场上法国总理接机、红地毯,礼兵开始,所有的外交礼仪法国方面还是都做到了,说明法方也是高度重视此次中国元首来访的,也是希望通过这次外交活动达成相应的成果,取得相应的收获。

然而,当我看到国家领导人和法国总统在巴黎爱丽舍宫会谈之后共同会见记者的报道时,担忧又多了几分。

为什么呢?从新华社的报道当中看到,全文都是我们的领导人说的什么,没有看到法方领导人说了什么,这就难免让人有其他的想法,产生一些担忧。同时也看到这篇报道的文字当中在讲到重大国际问题的时候,把巴以冲突的相关的观点和论述放在前面,把乌克兰危机放在了后面,显然对于巴以冲突,中法两国的共同点更多,而对于乌克兰危机,两国的差异更多。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如何达成求同存异呢?

终于5月7日下午,我们看到了新华社发自巴黎的报道,内容是中国领导人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会见期间双方达成的联合声明和部门间协议。一共有4份联合声明,第一份是《中法关于中东局势的联合声明》、第二份是《中法关于就生物多样性与海洋加强合作的联合声明(昆明-蒙特利尔到尼斯)》、第三份是《中法关于人工智能和全球治理的联合声明》、第四份是《中法关于农业交流与合作的联合声明》。双方达成的部门间协议就更多了,一共18份,在这里我就不一一提及了。不能不说这个成果是令人欣喜的,而且也体现了双方高度的外交技巧。

一般来说像这种的联合声明我们通常是看到一份很长的联合声明,但是在这里呢,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份而是多份联合声明,显然双方在同的部分达成一致发出联合声明,而在存在差异的领域进行了回避。这就是所谓的求同存异,有差异不要紧,关键是把双方认同的东西做起来。能把双方认同的东西做起来做好了,差异的东西可以一点一点地弥合,一点一点地改变。

4份联合声明当中,《中法关于中东局势的联合声明》尤其引人关注。细细读下来就会发现和中国的一贯立场基本一致,显然这不是一份搞折中玩妥协靠低级求同而形成的联合声明。

其中明确讲到了,两国元首呼吁以决定性不可逆方式重启政治进程,具体落实“两国方案”,确保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作为邻国和平、安全共处,共同以耶路撒冷为首都,在1967年边界基础上建立一个有生存能力独立、拥有主权的巴勒斯坦国。

这一段文字说起来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在中国历次的外交文件和对外声明当中经常看到,而中法两个大国、两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能够在这些方面达成一致是难能可贵的,同时也是对实现巴以和平会产生一个巨大的推进作用。

当然,对于巴以冲突,当务之急是立即实现可持续停火,确保在加沙地带提供大规模人道主义援助,保护平民。呼吁立即无条件释放所有人质,确保人道准入,解决他们的医疗和其他人道需求。对所有被扣押人员遵守国际法,呼吁立即有效落实联合国有关决议,特别是联合国安理会第2712号、2720号及2728号决议。这是唯一保障所有人和平与安全,并确保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均不再经受2023年10月7日袭击以来可怕遭遇的唯一可信途径。

什么叫正义的呼声?听到吗?这就是。那么,看到中法双方发表的声明和部门间协议,最初那份期望和担忧的心情算是落地了。期望达成了,担忧可以免去了。

什么叫外交的成果,外交的成功?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典型的范例了。

0 阅读:234

陈虎新观察

简介:陈虎专栏,国际军情点评,武器装备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