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邵华不仅是毛岸青的妻子,也是毛泽东唯一孙子的母亲。此外,她还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女性将军之一。
通过他们的文字,可以感受到这一家人对毛泽东主席的深厚感情和崇敬之情。他们用朴实无华的语言,传达出对这位历史伟人的无限敬仰与爱戴。字句间流露出对毛泽东思想和领导地位的由衷认同,展现了普通百姓对开国领袖的真挚情感。这种发自内心的热爱,体现了毛泽东在人民群众中的崇高威望和深远影响。
【邵华将军是个摄影迷】
1999年2月27日,邵华将军和随行人员驱车抵达榆次。刚下车,身着便装的邵华立即拿起相机,开始记录眼前的景象。
毛新宇对母亲的情况了如指掌,随即带领一行人出发。
中午,榆次金融大酒店内,当地官员为邵华及其团队准备了简餐。然而,邵华全神贯注于摄影,无暇顾及用餐。
她对毛新宇夫妻俩讲:“你们俩替我去吧,后天还得赶回北京开政协会议,时间太紧张了。我留在这儿,赶紧把乔家大院的拍摄任务完成。”
邵华打算趁着中午吃饭的空档,去把渠家大院的照片拍了。
邵华将军对摄影的热爱,其实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
当时,邵华常常和姐姐一起前往中南海探望毛主席。
邵华曾提议,让姐姐带上那台毛岸英从苏联带回的老式相机去见毛主席,顺便多拍些照片留作纪念。
这两位姐妹对摄影一窍不通。为了掌握这门技术,她们一边自己尝试各种拍摄方法,一边向专业人士寻求指导。通过实践和请教相结合的方式,她们逐步提高了自己的摄影水平。
邵华和毛主席谈话时,常常顺手拍几张照片留念。毛主席对她们姐妹管得挺严,特意立了规矩:这些照片不能拿到外面的照相馆去洗,也绝对不能登在报纸上。
邵华一到家,就把卫生间改造成了一个临时的摄影工作室,专门用来冲洗胶卷和打印照片。
邵华对摄影的热爱就是在那时候开始的。
上世纪80年代,邵华终于买到了一台便携式相机,这台操作简单的设备让她如获至宝。无论走到哪里,她都随身携带,随时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瞬间。这台相机成了她最忠实的伙伴,记录下无数珍贵的回忆。
随着经验的积累,邵华的摄影技术不断提升。
照片拍得怎么样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把那些美好的时刻留住。无论是构图、光线还是技巧,都比不上捕捉瞬间的意义。生活中的点滴,值得用镜头定格,成为永恒的记忆。照片的质量可以提升,但错过的瞬间却无法重来。所以,拿起相机,记录下那些让你心动、感动或开心的时刻,这才是摄影真正的价值所在。
邵华和同伴们在下午离开了祁县,前往平遥。
邵华搭乘三轮出租车,沿途不停按动快门。有消息称,在短短两天内,他消耗了超过40卷胶卷,累计拍摄照片数量达到1500余张。
即便已经六十岁,她一旦握起相机,那股活力丝毫不输年轻人。
当晚,邵华将军在平遥古城的老街上一家宾馆休息。宾馆老板得知毛新宇是毛泽东的后代,想起毛泽东生前喜欢红烧肉。
根据李银桥的回忆,毛主席的饮食一向朴素。即使在战争年代,他的餐桌上也多是简朴的饭菜。不过,每当重大战役取得胜利时,毛主席会特别犒劳自己一顿,而红烧肉则是他最喜欢的庆祝方式。
主席曾表示,食用红烧肉有助于增强大脑功能。
虽然毛泽东非常喜欢美食,但在当时经济紧张的情况下,他带头放弃了这一喜好。在他的影响下,其他中央领导人也纷纷减少了对猪肉的消费。
这次,店长特意做了一道拿手的红烧肉。用餐时,毛新宇指着这道菜称赞道:“这菜味道真不错。”
【参观灵石王家大院时,县长耿彦波给邵华将军准备了一份特别礼物】
在榆次金融大酒店二楼的餐厅里,墙上挂着毛主席的画像。参观过程中,我发现多个地方都摆放着毛主席的像。
毛新宇和妻子郝明莉走进餐厅,立刻被墙上悬挂的画像吸引。用餐过程中,他们和其他人一样,目光不时投向毛主席的肖像。
邵华将军一行人在灵石王家大院参观时,最令他们难忘的就是毛主席的画像。这幅画像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成为此行最突出的记忆点。
那时,灵石县的县长耿彦波也在场。
耿彦波带着邵华等人游览王家大院,随后引导他们进入一间特别的展厅。这间展厅的展示内容堪称耿彦波为邵华将军一行人精心准备的礼物。
在展厅内,展出了7000枚独特的毛主席像章,每枚都各具特色。据耿县长介绍,这些像章是由一位曾在灵石担任县长的老同志捐赠的。
毛新宇和郝明莉一同进入展览厅,认真细致地观看着每一件展品。
拿到相机后,这名记者迅速调整了设备。与此同时,周围的同行们也纷纷将镜头对准了毛新宇和他的妻子。大家不约而同地将焦点聚集在这对夫妇身上,现场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
走出展厅,毛新宇立即对随行秘书说道:“快去通知我母亲,这个展厅收藏了七千枚主席像章。”
大约十分钟后,邵华拿着相机急急忙忙地赶到了。
邵华步入展厅时,立即向耿彦波县长表达感激之情,称赞这里珍藏的主席像章数量远超自家收藏,称此地极为珍贵。
邵华也想在主席像章前留影。她的相机没有闪光功能,便让随从喊来儿媳,用她的相机拍下了照片。
一位地方报社的年轻记者走上前,对邵华将军表示,尽管他的摄影设备不算高端,但他有信心能够拍摄出令人满意的照片。
邵华满怀感激,不停地道谢:“真是太感谢了,非常感谢。”
邵华将军在晋中地区访问期间,拍摄了大量具有历史价值的照片。最令她感到兴奋的,是在陈列着7000枚毛主席像章的展区前拍摄纪念照。
耿彦波县长准备的礼物,恰好符合邵华将军等人的喜好。这份心意不仅体现了他的细致周到,也展现了与对方的高度契合。礼物的选择显然经过深思熟虑,既符合对方的身份,又传递了友好的信号。这样的举动无疑加深了双方的联系,也为后续的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耿彦波的精明与用心,在这份礼物中得到了充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