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西方国家持续对中方施加压力,敦促中方中止对俄的“援助”,试图迫使中方中断与俄罗斯的正常经贸关系。但中方坚决拒绝了这个不合理的诉求。事实上,中俄之间的经济合作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更加紧密。据中国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2024年中俄双边贸易额再创新高,达到了2448.195亿美元,同比增长1.9%。这一成果不仅超过了俄罗斯总统普京原先设定的目标,也印证了普京的预测。普京曾预测,2024年中俄贸易总额将在2200至2400亿美元之间。令人惊讶的是,普京的预测竟然如此精准。此外,普京还强调,中俄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将不断延伸,双方的合作关系将持续加强,贸易总额有望实现持续增长。
俄罗斯出口中心总经理尼基申娜指出,中俄双边贸易在去年取得了显著成就。展望未来,根据当前的进展势头,预计到2025年底,中俄贸易总额将再创新高。尼基申娜强调,中国消费者对俄罗斯商品的需求极为旺盛,各类商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让她感到意外,俄罗斯商品在中国朋友中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已连续超过十年稳居俄罗斯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国。
在2024年,我们观察到俄罗斯对中国的出口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特别是石油、天然气、铜矿石、铝制品等关键大宗战略物资的出口量显著提升。具体来看,铜矿石、铝制品和管道天然气的出口量均实现了显著增长,增幅分别达到了26%、25%和25%。鉴于中国作为全球铜铝消费的重要大国,俄罗斯显然已经领会了中方的意图,并相应调整了对华出口策略,大幅增加了对中国关键资源的供应量。
液化天然气和石油的进口增幅相对有限,两者均约为3%。俄罗斯在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鉴于西方对其油气领域的制裁,以及中国对这类战略资源的迫切需求,为何俄罗斯供应的液化天然气和石油增长幅度却如此微弱?这表明双方在该领域的物流通道可能已接近饱和。为了提升销量,有必要新建或扩建管道设施。普京总统已明确表示,将推动中俄油气管道的扩建。在石油领域,已存在的斯科沃罗季诺-大庆管道和中哈原油管道便是例证。目前,俄罗斯正积极与蒙古进行协商,力图推动中蒙俄管道项目的实施。然而,这一项目目前正面临复杂的谈判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