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界”的母爱给孩子带来四种影响,成长坎坷多,长大也很难幸福

IF枕边育儿 2024-03-07 21:35:01

“姐,我发现我爸跟我奶奶越来越像。”

“我觉得我妈也是,那脾气,说话的神态真的跟你奶奶很像。”

带着孩子在小公园玩时,两个女孩的谈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从对话可以看出是一对表姐妹。当听着她们似吐槽似无奈地说着奶奶(外婆)对于自己父母,甚至对自己的影响时,“一个女人影响三代人”的话不停地在脑海中浮现。

她们是不幸地,因为自小生长的环境中,让她们在心灵上受到了一定的伤害,但同时她们又是幸运的,当意识到自己的性格可能会受到大人影响时,在未来与自己的孩子相处时就会尽可能的避免成为“伤害孩子的妈妈”。

母爱有两面性

都说母爱是伟大的,自古就有无数种歌颂母爱的著作,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古诗,有“世上只有妈妈好”的脍炙人口的歌曲,还有无数部关于母爱的影视作品。提到妈妈,大部分的人心中皆是柔情,希望用世界最美好的词语来形容她。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有些母爱,过了边界,也会带给孩子很多负面影响。

影响一:过度保护,孩子缺乏自信

妈妈爱孩子这点毋庸置疑,但有些母亲却对孩子过度保护。她们希望自己能够帮孩子包办一切,这也导致孩子没有亲自实践的机会,当然也不会有犯错的机会。

然而,一旦离开母亲的庇佑,这些温室的花朵就会遭到社会的“摧残”。强烈的反差之下,习惯依赖的孩子很难接受,在压力之下,他们会变得缺乏自信,性格孤僻。妈妈过度的保护,会带给孩子未来很大的压力。

影响二:过度溺爱,孩子变得自私,容易走错路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部电视剧很多人并不陌生,从热播到现在我看了3遍有余。因为剧情精彩,再加上有很多关于家庭、人情处事的道理,因此看了几遍依然会觉得有趣,新鲜。

剧中当然少不了关于母爱的内容,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溺爱儿女的林小娘。因受盛老爷恩宠,她将儿女养在身边。作为母亲,爱自己的儿女,但却并不约束,不正向引导,反而会纵容儿女一些不好的行为,尤其是女儿墨兰。

经常与姐妹争宠,甚至为了攀高枝不惜撒谎,将错强加在姐妹身上。虽在母亲的纵容下,攀上高枝,但婚后的墨兰并不幸福,结局也是姐妹中最惨的一个。

母爱若变成溺爱,就会养育出自私自利的孩子,而这样的人也最容易走错路,人生中会遇到许多的障碍。

影响三:期望过高,给孩子带来压力

之前看到一位20岁的博主发的文章,作为某双非学校的学生,妈妈让她考专业第一的学校。当博主表示,以自己的能力很难考上时,妈妈却总是反驳道,世界上没有不可能的事情,只要努力一定可以,你那么聪明,努力了肯定考得上。并且为了给她鼓劲,举很多别人家的例子。

作为母亲,她忽略了女儿的心声,只是不停地向她展示自己的高期望,这样并不是给予女儿鼓励,而是向她施加了很多压力。这样的做法,很容易让孩子感到身心疲惫,甚至有厌学、抑郁的风险。

影响四:过度的严厉,让孩子恐惧,不容易得到幸福

印象中大姨是一个很勤快的人,但她总是眉头紧锁,仿佛有很多心事。有一次听到她与老妈闲聊,才知道她常常会因为梦到姥姥严厉地教育她而惊醒。

老妈说,大姨是老大,姥姥认为作为阶级她应该带好头,因此从小就严厉地对待她,希望能在这种严厉的管理中,培养出优秀的女儿。然而,姥姥的严厉,却给大姨一生造成伤害,让她从小到大总是处于恐惧与不安当中。

当妈妈对孩子要求严厉时,会将一些父母的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那么他得到的不是母爱,而是冷冰冰的指令,这会让孩子变得敏感、自卑、痛苦。

妈妈,孩子生命中的重要角色

世人之所以歌颂母亲,并不是因为简单的一个称呼。而是因为妈妈在每个人的生命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

妈妈是照顾者:从拥有生命那一刻开始,孩子就与妈妈有了不解之缘。为了孩子能够平安健康的长大,妈妈尽心竭力的照顾呵护、关爱、支持,而这些会让孩子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的社会人。

妈妈是教育者: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从穿衣吃饭到人生道理,孩子所走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妈妈的教导。她们比任何人都更有耐心地引导孩子学着独立,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帮助他们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

妈妈希望通过自己的引导教育,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更有竞争力。

妈妈是榜样:一个女人可以影响三代人,是因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将妈妈当成榜样,去学习模仿她们的行为举止。

因此,妈妈要重视自己的一言一行,才能够言传身教的给孩子带来正向的引导与三观。

妈妈是情感的支持者:如今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但依然会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习惯跟妈妈聊一聊。其实很多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决定,但妈妈的支持与鼓励,总是给我增加很大的信心与勇气。

妈妈就像孩子生命中的“定海神针”一样,总能够帮助他们度过成长中的困难和挫折,增强自信心和勇气。

枕边育儿寄语:

有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当孩子往家里打电话的时候,一旦接电话的人是爸爸,那么开口的第二句话基本就是:爸,我妈呢?并不是孩子不爱爸爸,而是内心更加依赖妈妈。这不仅仅是怀胎十月的情感联系,更是因为妈妈在每个人生命中担任着多重角色。您觉得呢?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13

IF枕边育儿

简介:高级育婴师、家庭教育指导师,侧重产后护理、喂养、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