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备救灾物资、停靠直升机,门头沟应急保障中心明年投用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5-11 19:35:26

5月12日将迎来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11日,由市应急局、市地震局、市气象局、市消防救援总队等十家单位共同举办的2024年北京市防灾减灾日活动在门头沟区举行。记者从现场获悉,为提升基层应急能力,门头沟区正在建设区级应急保障中心,项目计划明年底前完工并投用,届时实现区级救灾装备和物资储备、直升机停靠等多功能于一体。

去年7月,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北京遭遇了历史罕见极端强降雨过程,引发了山洪和地质灾害。门头沟区在遭受巨大损失的同时,也暴露出现有防洪排涝系统存在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对全区灾后恢复重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记者从活动现场了解到,结合全区自然本底条件和洪涝灾害致灾因素分析,门头沟区构建了“西排东挡、环山截流、疏蓄联动”的防洪减灾总体布局,编制形成了《门头沟区防洪规划》。与此同时,区、镇和村居三级的防汛预案全部进行了修订。

“根据全区灾后恢复重建的专项规划,我们出台了防灾减灾、平急两用,以及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的专项规划。”门头沟区应急局局长张磊介绍,科技手段的应用对于灾害预防监测起着重要作用,对此,门头沟还打造了系列配套的智慧应急项目,包括搭建京西哨兵监测预警平台、打造区级应急物资和保障中心等。

张磊介绍,他们将打造全区一体的大应急平台。通过加强智能算法、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应用,围绕防汛、救援等内容,将监测预警、队伍装备、物资储备、应急避难场所、安全风险隐患点等纳入一张底图,并将其嵌入京西哨兵监测预警指挥调度平台。

基层应急也有新动作。张磊透露,全区正在打造应急保障“一主一副多节点”。具体来说,门城地区建设一个应急保障中心,对全区应急救援队伍力量和区级物资库进行整合,辐射整个门城地区。此外,斋堂作为应急保障副中心,主要围绕深山区进行辐射保障。“确保山区一旦发生断路、断联等极端情况下,能形成自己的内循环,完成自救。”

记者了解到,区级应急保障中心主要承担全区森防预警平台值守、区级救灾装备储备保养、区级救灾物资库、市区镇三级专兼救援队伍联勤联训、救灾空中走廊转运枢纽、应急指挥调度备用场所等重要功能。该项目初步设计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100平方米,包含应急保障用房1栋,区级救灾物资库1处及室外训练场地。其中室外训练场内还设置直升机停机场。该项目今年已经开工,预计2025年下半年完工投用。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