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于适新华社直播一战成名,央视新闻点赞《阿勒泰》推往全球

半凡聊影视 2024-05-18 09:02:33

8集短剧《我的阿勒泰》已经收官几日了,观众意犹未尽之际,饰演哈萨克族少年巴太的于适适时接受了新华社的专访。

昨夜“秀我中国”(新华社旗下)直播,剪掉长发留着寸头的他,穿白衬衣现身,干干净净,坐得板正像兵,和剧里巴太不一样,据悉正在拍摄《红海行动2》,演的正是大队长韩骁。

长达82分钟的直播,于适侃侃而谈,人物理解到位,他说巴太像荔枝,外表风吹日晒,内里白净柔软,而内心又如荔枝核一样坚硬强大。

甚至于观众关心的“结局”问题,“巴太有没有责怪李文秀间接害了心爱的马儿踏雪”。

在于适的理解里,巴太怨恨的是自己,“为什么要让文秀骑马,为什么把猎q交给张凤侠……”,而且他也从现实角度解读了离开的三年,履行马场合约、还债。

前后长发和短发的区别,是于适自己提出的想法,哈萨克族男子不留长发,而叛逆的他非要如此,结尾剪短,意味着“真正回家”,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唯有父亲、家乡不变……

和重逢文秀是意外之喜,并非归来之意,所以结局不悲不喜,开放式的,就如天上的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

当晚于适解读阿勒泰的直播冲上热搜,看过太多脑袋空空的选手,胸无点墨很容易露怯,而他却大谈特谈,言之有物。

简单一个采访再次圈粉无数,别人是套话模版,他却用通感的描述阿勒泰“牛羊的叫声、风中的味道、雄鹰在天空展翅……”。

清唱的片尾曲《月光》更精准落在了观众的心弦上。

其实,李娟的原著散文《我的阿勒泰》里并无巴太这一角色,提到是麦西拉,“他像个国王,高大漂亮,有一颗柔和清净的心,还有一双艺术的手……”。

于适来演,居然完美复刻,设计的小细节更为角色添分,比如“月光下掰苹果”、“给草原上睡觉的文秀带花”。

全剧没有刻意的拥抱和亲吻,但心底的爱意,早已蔓延至广阔的草原上,一句一句“文秀、文秀”,被风吹到每一个角落,人人都知道苏力坦的小儿子爱慕着小卖部的汉族女孩。

给角色增彩的骑射技能,也让人物更有魅力,是自然青涩的、意气风发的、充满生命力的草原王子。

目前,《我的阿勒泰》以黑马之势爆红,成了今年评分最高的电视剧,各路人马出来点评。

高说“这是北疆版《漫长的季节》,足以陪你度过漫长的冬天”。

冯唐认同“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地过”。

播出才10天,平台负责人就站出来开香槟“非常成功,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影响力”。

官媒央视新闻直接发文“我的阿勒泰后劲太大了!”,长文里的夸赞多不胜举,乃至成为宣发小能手,“此刻,想去阿勒泰的心达到了顶峰”。

确实,能让央视这样表扬的剧并不多,《我的阿勒泰》完全是靠实力s出重围,虽然已经收官但仍有新的观众入场,甚至有人根本看不下去新剧了,一遍又一遍复盘。

观众拿着放大镜一遍遍细品,像叶尔达那8岁的年纪,在转场夏牧场时独自骑马背着早产小羊,可爱独立。

又或是巴太于夜色心动的眼神,稍微注意力不集中就会忽视掉。

还有最后站在树下的回眸,眼里的悲伤直戳人心。

虽然这样的放牧生活离都市很远,但美景和人类的情感是可以跨越语言和地域的,早在昨日“极目中国”即报道《我的阿勒泰》火到国外,哈萨克斯坦有不少观众前来追剧。

据悉,这剧早在4月份入围了戛纳电视节,当时于适即和主创一起亮相粉毯,欧洲展映2集后外国人一致好评。

想来,等到这剧正式海外公映,播放绝对遥遥领先,它代表了国产剧真正的实力。

它拍得像散文诗,又像印象画,导演滕丛丛为了影视冲突,故而原创了情节,更故事性,但原著里所充盈的爱和自由被完美表达,观众看完了一出不悲不喜的故事,似乎灵魂已经浸润在阿勒泰的土地上。

生活需要勇气,在广袤的天地寻找渺小的自己。

在这个习惯贩卖焦虑的年代,《我的阿勒泰》却在用美景人情告诉你,不一定要变得有用,看那草长在田野自由自在也挺好的,生活是有不同可能性的,经历得失,体验悲欢,感受冷暖……

0 阅读:0

半凡聊影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