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众多消息称,iPhone 12系列不再附赠充电器和耳机。对于苹果用户来讲,数据线和耳机已经属于消耗品了,耳机总会在不经意间不知所踪,每一次插拔数据线都是一次冒险。
可充电器依旧是长期使用的必需品,这时又有人说,充电器总是越充越慢,快充用一段时间就变慢充,那么,旧的充电器能否继续为新的iPhone充电呢?本次我们选择了3款苹果常用充电器,使用后进行实测,告诉大家充电器的真实情况。
本次测评的三款充电器分别是苹果祖传的5V1A原装充电器、iPad赠送的10W充电器以及绿联65W氮化镓充电器。原本它们没有任何交集,也不具备横纵向可比性。
可真实的情况是笔者一直用iPad自带的充电器为手机等设备充电,后来为了办公室充电方便入手了一款氮化镓充电器,至于为什么选择绿联这款,单纯因为它和其它氮化镓充电器长相不同,比较而言笔者更喜欢这一款方正的外观。
外观最小巧的无疑是苹果祖传的充电器,自2009年6月iPhone 3GS发布开始就一直是包装盒内的成员,果粉们最终也没有等来它的升级;iPad原装充电器的个头就大很多了,白色外观方正的外形,圆弧的身躯又线条分明,极其苹果设计风格。
最后一款是来自绿联的氮化镓充电器,当时也是被氮化镓的概念所吸引,决定买来使用。做工质量非常不错,握在手里很踏实,上下两侧采用条纹面耐磨,四周是磨砂处理的硬质表面。原以为这个分量不能墙插使用,幸好这款采用了方形设计调整重心,墙插也非常稳固。
实测的电脑、平板均为笔者日常使用的设备,笔者自己使用的是2019款MacBook Pro,没错,就是配备了难用到爆炸蝶式键盘的那款,下面是氮化镓充电器的充电曲线图。
毕竟笔记本的额定充电功率超过了60W,与其他两款充电器对比并不合理。氮化镓充电器的充电速度足够快,三到四小时之间便能完全充满.充电电压接近20V,电流达到额定3A,充电功率最高是58W,几乎是以笔记本最大电流在进行充电。从充电曲线图中能看到58W的充电功率持续至80%。
使用氮化镓后有一种用了就回不去的感觉,它比笔记本自带的充电器个头小太多了,携带起来很方便,功率大充电速度也非常快,手机、平板、电脑都可以使用这个进行充电,出差或旅行只带这一个充电器就够了,给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
iPad充电实测对比平板使用的是12.9寸版本的iPad pro,配合秒控键盘使用非常舒适。比起过往产品,这是最接近生产力工具的平板,简洁的界面搭配键盘及触控板的方便输入,正如宣传语所说,你的下一台电脑,何必是电脑。
从充电曲线图上看,氮化镓一骑绝尘,充电功率最高超过35W,2小时30分左右就可以充满iPad。15V的充电电压和2.3A的电流让苹果原装充电器望尘莫及,iPad充电器功率维持在18W,充满需要3小时30分钟左右。5V1A的充电器始终保持在5W左右,等待充满的过程艰辛又漫长,总共花了8小时,电量勉强达到100%。
手机测试使用的是iPhone 8p进行,作为等等党的一员,等待秋季5G上车,顺便也能看看新款充电器对老设备的友好程度,不过虽然iPhone 8p号称是支持18W快充,但经过多次测试发现峰值只能达到15W左右。
从测试曲线上看氮化镓的速度依然是最快的,整体充电功率逐步下降,最高峰值15W,电压和电流能达到9V和1.6A。iPad原装充电器全程平均12W左右,表现也比较理想,而祖传充电头,表现非常稳定,全程5w持续充电。
经过对比,三款充电器与额定数值基本一致,使用一段时间后,充电速度没有明显降低,依旧保持着良好的表现,祖传充电器确实已经不符合快充时代的需求,退出历史舞台也是必然。新技术带来的新革新——氮化镓充电器足够神奇,超快的充电速度和极短的充电时间大幅提升了充电体验,让我们有更多时间享受电子设备带来的快乐。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苹果所有设备都取消标配充电器,但价格更实惠,你支持吗?
为什么要快充呢?我每天晚上11点左右插上充电,到第二天早上6点拨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