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架运-20现身埃及上空,打破美军“全球到达”垄断

罗马讯息 2025-04-26 11:26:32

央广网报道,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将派分队赴埃及,参加中埃“文明之鹰-2025”空军联合训练。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任务中,5架运-20大型运输机飞越8000公里抵达埃及,标志着中国空军战略投送能力实现历史性突破。

运-20的这次远程部署并非偶然。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多用途运输机,运-20最大起飞重量超过200吨,航程可达7800公里。此次飞行横跨亚非大陆,中途无需经停,直接抵达埃及,充分展示了其远程投送能力。这一表现不仅刷新了中国空军的纪录,更向世界证明,中国已具备与美军“全球到达”相抗衡的实力。

运 - 20资料图

美军长期垄断全球战略投送能力,其C-17、C-5运输机可在短时间内将兵力与装备投送至世界任何角落。如今,运-20的成熟运用打破了这一垄断。数据显示,运-20的载重能力达到66吨,与美军C-17的77吨差距正在缩小。更关键的是,中国空军在短短几年内实现了运-20的规模化列装,目前已有超过50架服役,这一速度远超外界预期。

中埃“文明之鹰-2025”联训是两国空军首次合作,但意义远超军事交流。埃及地处非洲东北部,扼守苏伊士运河,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中国空军在此展示远程投送能力,既是对地区安全的贡献,也是对国际事务参与度的提升。

美军近期在也门附近部署双航母打击群,试图强化中东军事存在。与之相比,中国选择通过联合训练展示实力,方式更为低调,但效果同样显著。运-20的现身向地区国家传递明确信号:中国有能力在远离本土的区域提供战略支持,而无需依赖军事威慑。

运 - 20资料图

运-20的远程飞行不仅考验飞机性能,更检验了空军的综合保障能力。8000公里的航程中,空中加油、航线规划、地勤支持缺一不可。此次任务的成功,证明中国空军已具备完整的战略投送体系。相比之下,美军虽拥有更丰富的经验,但其运输机队近年来频发事故,C-5的妥善率一度低于50%。运-20的可靠性在此次任务中得到验证,为中国未来参与国际维和、人道救援等行动奠定了技术基础。

美军“卡尔·文森”号航母打击群抵达也门附近,与“杜鲁门”号形成双航母部署,意图威慑伊朗与也门胡塞武装。然而,军事高压政策的副作用正在显现——地区局势进一步紧张,而解决问题的政治空间被压缩。

中国选择与埃及开展联训,展现的是合作而非对抗的姿态。运-20的投送能力为地区国家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在安全合作中,中国可以成为可靠的伙伴。这种“软实力”与“硬实力”的结合,或许正是当前国际局势下更有效的策略。

运 - 20资料图

运-20的8000公里飞行只是一个开始。随着中国空军战略转型加速,未来可能出现更多远程投送任务,甚至常态化部署。这一趋势将重塑全球战略平衡,削弱美军传统优势。

对于国际社会而言,中国空军能力的提升意味着多极化安全格局的深化。在美军频繁动用航母施压的背景下,运-20的亮相提醒世界:战略投送不再是少数国家的特权,而中国正成为这一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0 阅读:27

罗马讯息

简介:新闻阅览、生活服务、休闲娱乐,尽在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