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被打成黑帮分子,1968年被活活打死

雅可谈过去 2024-05-21 08:39:24

1958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了一部电影,名为《深山里的菊花》,该片主要讲述了青年学生杨文被下放到老根据地劳动,看到十五年前自己种的菊花,回想起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些往事。

这部影片的导演是凌子风,当年,为了赶时间,凌子风特意找到一位作家来创作电影剧本,没想到,这位作家只用一昼夜的时间就完成了剧本,他叫海默,原名张泽藩。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当代著名作家海默的故事。

1923年5月,海默出生于山东黄县江格庄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海默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在父亲的带领下,远赴北京谋生,饱尝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即便如此,父亲还是坚持供海默读书,先后就读于五斗斋小学、北师大附属平民小学、育英中学等学校。

当时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占领了东三省,并将魔爪伸向华北地区,身为中华儿女的海默积极行动起来,跟随同学一起上街进行游行示威,用石块还击镇压学生的保安队。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海默来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行武装斗争,在斗争的过程中,仍然坚持继续学习,先后在华北联大与延安鲁艺学习,在此期间,海默开始进行剧本的创作,与洛丁合作发表了《粮食》,这是海默的第一部作品。

解放战争时期,海默仍然坚持在部队进行武装斗争,白天行军,晚上就进行创作,创作出《十五的月亮》等优秀的作品,还凭借歌剧《兵》获得甲等功。

新中国成立后,海默被分配到中南文工团任创作部主任,第二年,海默跟随慰问团到朝鲜战场进行慰问,却因此负伤,无奈之下,只得返回国内。

1953年,海默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6年,海默被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任编剧。

1966年,一场前所未有的政治风暴席卷中华大地,文艺界首当其冲,许多知识分子受到迫害与批斗,海默便是其中之一。

1967年,海默被打成“黑帮分子”和“黑编剧”,接连不断地被“造反派”批斗,海默手中拿着一本30年代出版的刊载着江青照片的画报,说:

“让这个人夺了党的权,会把我们党带到那里去,反正我铁了心,就是打死我,我也不会给他们低头。”

海默的行为反而招来“造反派”的不满与报复。

1968年6月14日,海默竟然被“造反派”装进麻袋,封住口,给活活打死了,终年45岁。

十年运动结束后,随着拨乱反正工作的开展,海默的案子也有了转机,1978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宣布为海默平反昭雪,恢复一切名誉。

那个动乱年代,像海默这样受到残酷迫害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希望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教训,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让人们有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这才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前提和基础。

0 阅读:51

雅可谈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