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突变!1400名顶尖人才携数据回国,外媒:轮到老美做嫁衣了!

小蘑菇科技 2025-04-22 16:51:44

导读:风向突变!1400名顶尖人才携数据回国,外媒:轮到老美做嫁衣了!

有 2251 名清华的应届毕业生,其中 1670 人跑到美国去发展了,而且一直都没回来。

10 年前呀,在国内公派出去留学的学生当中,居然有 87%的人都决定不回国啦。美国媒体还曾趾高气扬地讲:“谢谢中国帮我们好好培养人才。”听说呀,光是在美国的硅谷,每年就能招来上万名从清北毕业的学生。

但是,这几年,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斯坦福大学发布的一个调查报告显示,从 2018 年开始,离开美国的华裔科学家增多了 75%,这里面有 67%的人都回中国了,在生命科学这个领域尤其明显。他们在美国接受了好些年的培养,最后还是选择回到中国。

可以说,这一次,轮到老美为中国“做嫁衣”了!

01 从“学术圣地”到“人才坟 场”

当哈佛、普林斯顿、麻省理工这三所学校一块发布《2021 全球人才迁徙报告》的时候,美国学术界全都惊呆了——一整年有超过 1400 名华裔科学家选择加入中国,比之前多了 22%。

这些以前在实验室特别牛的顶尖人才,如今正带着核心的科研数据和团队一块儿“往东走”。这么大规模的“人才往外跑”,在美国本土引起了特别大的动静,外国媒体还用《最昂贵的人才馈赠》当作题目来报道这事儿。

而这场“人才逃跑”的原因,居然是美国自己整出来的。美国方面不光严格阻止高端芯片、生物制药这些前沿技术传到咱们国家,从 2018 年开始,还打着“保护机密”的幌子,专门打压华裔科学家。在这个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涉及咱们国家的案例有 2000 多件,差不多每隔几个小时就会搞一次针对中国的调查。

到了 2021 年,老美的科研环境变得越来越差劲。就拿顶尖芯片的研发来讲,一开始还能一起参与。但是,在后面的研究当中,所有华人科学家都不让参加了。“

只要跟我们国家有那么一点点关系,就会被美方从各个方面彻底监视”,田纳西大学的胡安明教授的控诉道出了残忍的真相。这位专门研究碳纳米管的科学家,就因为是华裔科学家,就被立案调查了,经历了 18 个月的软禁、37 次审讯,最后虽说被判无罪,可还是被学校给开除了。

深受这个计划影响的还有有名的数学家丘成桐。就算是哈佛的终身教授,这位菲尔兹奖的获得者,就因为跟高校合作,也被美方当成“重点怀疑对象”。“他们甚至查看我跟国内学生的邮件交流。”

在 2022 年,这位 74 岁的学界大佬果断地决定回国教书,还在清华成立了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不光如此,好多顶尖的科学家也陆续宣布回国教书,像材料和工程科学领域特别牛的专家高华健、研究气候降尺度模式的专家陈德亮、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系的正教授孙崧等等。

美方搞这个计划本来是想打压咱们,谁想到却意外导致了人才往外跑,美国媒体甚至发出警告:已经拦不住了!

02 科研环境向好,技术频现突破

为了吸引更多人才回国,咱们国内一直不停地在加大对人才的优待力度,还有科研资金的投入。相关的统计数据表明,在 2023 年,我国的研发经费投入总量成功突破 3.3 亿元,高校的研发经费跟去年相比增长了 14.1%。

2022 年,生物学家颜宁强势回国的消息,在国内外引起了特别大的动静,她的离开让美方“像丢了宝贝一样”。颜宁在 2007 年就成了清华大学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2017 年去了普林斯顿大学当终身教授。让好多国人特别开心的是,颜宁决定宣布辞职,回国创办深圳医学科学院。

在颜宁去美国教书的这五年当中,国内的团队在生物科技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难怪颜宁会讲:“现在回国不是去救急帮忙,而是让好上加好。”

03 梧桐树已栽下,静待凤凰归

最近,28 岁的清华副教授赵慧婵选择回国这事儿在网上传得到处都是。这位本科在清华毕业、在康奈尔直博、在哈佛当过博士后的科研新星,拒绝哈佛终身教职的时候,说了一句特别有劲的话:“出国就是为了回来!”

在千里之外的合肥,中科大潘建伟团队刚刚把量子通信原型机的难题给解决了,团队核心成员里有三分之一是近五年从麻省理工、剑桥回国的校友。从“钱学森之问”到“赵慧婵之答”,中国用了三十年,实现了从“人才往外跑”到“人才往回走”的精彩转变。当硅谷的梧桐树叶开始掉落,中关村的灯依旧亮着。

2 阅读:56

小蘑菇科技

简介:科技小庄,每天精彩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