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行湘卖力改造,遭黄维讽刺没有气节,邱怒怼:你连祖宗都不要了

文史江湖 2025-04-27 15:09:42

陈诚作为蒋介石的嫡系爱将,其手下钟爱的将领,也自然而然成为了蒋介石的爱将,就比如邱行湘和黄维。

邱行湘是黄埔军校五期步兵科的学员,由于表现出色,被作为教官的陈诚一眼相中,待他毕业后,陈诚就迫不及待地向蒋介石把他要到了身边,并给了个特务队队长的职务。

之后邱行湘从队长变成连长,从连长变成少将副官,又变成特务营营长,甚至还给陈诚当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随从参谋。

放眼看去,这段时期的邱行湘职务虽然并不高,但陈诚一直将他带在身边,让他保管敏感文件、传递与夫人的爱情信件,足可见对他的信任。

因此,邱行湘也有“陈诚侍卫长”的外号。

1945年,邱行湘的职位终于迎来了高峰期,他由陈诚推荐,升任为九十四军第五师少将师长,跻身高级将领行列。解放战争初期,邱行湘的第五师曾与解放军有过数次交锋。

时间很快来到了1948年,解放军在宜川获得大捷,胡宗南为保西安安全,调走了洛阳附近的全部兵力,仅留青年军第二〇六师驻守洛阳。

蒋介石深知洛阳的重要性,决定派一位厉害的将领把守。挑来挑去,蒋介石选中了邱行湘,将其调为二〇六师师长,并在南京接见时,又加封其为洛阳警备司令。

邱行湘当即表示:“除非天塌地陷,洛阳万无一失!”

此前,邱行湘就听说过解放军节节胜利的消息,但心里依旧保持一丝幻想,认为自己可以守住洛阳。可解放军真的兵临城下时,邱行湘才终于感受到了绝望。

随着刘邓大军把平汉铁路南端斩断,驻在洛阳附近新安、陕州一带的裴昌会兵团也悄然撤走,洛阳彻底变成了一座孤城。

不久,城内的粮食出现告急,邱行湘愈发着急,无奈之下他只好向蒋介石求助,希望将五师空运到洛阳,但只得到蒋介石一句回复:“目前空运有困难。”

邱行湘绝望了,他想到了死。当解放军冲入城内再无反转的机会时,邱行湘绝望地举起了手枪,准备了结自己的生命。

可还没等他开枪,手枪就被击落在地,而开枪的是一位赶来的解放军。

邱行湘被俘,可他没想到,就在9个月后,陈诚另一名爱将黄维也被解放军俘虏了。

黄维与邱行湘一样,都毕业于黄埔军校,也都由陈诚一手提拔。

1932年,黄维从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一期毕业,在十一师任职,之后仅仅用了6年时间,他就从一名普通军官一跃成为了第十八军军长,背后自然少不了陈诚的培养。

因此,黄维对陈诚可谓充满尊敬。晚年他称:“国民党中我有两不骂,一是蒋介石,二是陈诚。”

陈诚和蒋介石都对黄维十分看好,但细数黄维参加的著名战役其实并不多。1947年的时候,国民党成立了一所新制的军官学校,准备培养海陆空三军军官,黄维退出战场当上了校长。

后来,解放战争打得惊天动地,黄维却始终沉浸在自己的教学生涯,对战局并不关心,直到蒋介石给他发来了一纸电令。

1948年,蒋介石组建了十二兵团,想要让黄维担任司令。黄维正沉浸在办军校的任务中,根本不愿意打仗,但无论是蒋介石还是陈诚,都由不得他不愿意。据说,为了让黄维担此责任,蒋介石甚至要拿起拐杖打他。

最终,黄维还是上了战场。走时,他还跟蒋介石约定,打完仗回来还要办军校,可他不知道的是,自己这个愿望永远都无法实现了。

就在黄维向河南确山、驻马店等地集结兵力时,解放军发起了淮海战役,仅仅过了一个月,第十二兵团就被解放军困在了双堆集附近几个村庄里。

在解放军发动总攻后,黄维还想与胡琏一起逃走,谁料车坏在了半路上,他自己也被解放军俘虏了。

邱行湘和黄维是一前一后送进北京功德林战犯所的。原本以为,这两个同样作为蒋介石和陈诚的最信任的将领,见面的他们应该惺惺相惜,却没想到,两人仅相处了一段时间就开始互骂。

据一起在功德林监狱进行改造的沈醉回忆,邱行湘此人在战犯所中“毁誉参半”。一半的人对其点头称赞,另一半人摇头不满,黄维就在不满的人群中。

原来,邱行湘在被俘后,深受教育,因此积极改造,在进行劳动时毫不吝啬自己的力气。在挑菜饭组当组长时,每个桶都有十来斤,盛满饭菜后更是多达五十斤,别人每次顶多挑两桶,但邱行湘却可以一个人挑三桶或者四桶。

到秦城农场进行劳动锻炼时,邱行湘专门拣重活干。栽葡萄时,一个上午挑五十多担完全不用休息。

有一次,战犯们劳动过后都已非常疲惫,返回时却被邱行湘叫住。原来他看到经过的小桥中间桥墩歪了,便喊众人一起去推。由于桥墩很重,邱行湘差点受伤,幸亏有惊无险。

事后,众人都在怨怪邱行湘多管闲事,邱行湘却受到了管理人员的表扬。

在管理人员眼中,邱行湘的觉悟很高,改造也极为积极。但在固执的黄维眼中,这便成为了“没有气节”的行为。因为当时黄维的内心对改造极为抵触,认为改造就是对陈诚、对蒋介石的背叛。

因此,黄维在背后多次骂邱行湘没有气节,这话自然很快就传到了当事人的耳中。邱行湘脾气暴,眼中自然揉不得沙子,所以找了个机会就对黄维一阵挖苦。

一日,学习交流会上,战犯们对黄维进行批评,邱行湘提到黄维曾扬言要学文天祥,当即骂道:“你凭什么学文天祥?你连自己的名字和祖宗都不要了,还谈什么气节不气节?”

众人都被邱行湘的一席话震惊到了,不知道他指的是什么。见状,邱行湘大声解释道:“他的字原本叫‘悟我’,就因为老头子的一张照片竟然改成了‘培我’。”所有人恍然大悟。

邱行湘所指的事情发生在1938年,黄维由六十七师师长晋升为十八军军长,接受蒋介石会面时,蒋介石送给他一张照片,上面写着:“培我将军存念,蒋中正。”

原本这只不过是蒋介石写的错字,但黄维为感激蒋介石的培育之恩,就将“悟我”改成了“培我”。当日,黄维只感觉这是自己对蒋介石忠诚的表现,却没想到如今会遭到邱行湘的嘲讽。

说完,邱行湘扬扬得意地看着众人,以为大家会跟他一样嘲笑黄维,却没想到,战犯们都认为他说得太过了。

就连沈醉都觉得邱行湘做得太过,还曾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替黄维打抱不平。

邱行湘之所以有一半人讨厌,也往往是他的直脾气,丝毫不给人留面子。有一次,特务头子康泽多给自己碗里舀了一碗饭,邱行湘看到后直接将饭又重新扣了回去,自己给每个人分。虽然他分得最少,但还是得罪了康泽。

然而,即便邱行湘与黄维的关系并不融洽,但之前的情分还在。

1959年,邱行湘作为第一批特赦战犯出狱,黄维却因固执己见错失了机会。出狱后的第一件事,邱行湘就找到了黄维的正在读书的女儿,告诉她其父亲在狱中的表现,希望作为家人的她们多劝一劝,争取让黄维早日出狱。

但可惜的是,黄维的思想始终不改,直到1975年才作为最后一批特赦战犯出狱。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