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分享,留学生身份会不会影响考公?

绵阳留学 2024-04-03 09:52:48

近年来,考公团队日益壮大,录取难度也直线上升,无论参加国考还是省考,几乎都要面临白热化的竞争。

据统计,2024 年国考报名人数高达 291.4 万,相比 2019 年的 138 万,总人数翻了一番还多。而计划招录的人数为 3.96 万,这样算下来,综合平均竞争比达 66:1,难度可想而知。

与此同时,随着留学归国潮的兴起,许多同学开始考虑回国后的职业发展路径,其中参加公务员考试成为一个热门选项(根据《 2023 海外留学人才就业发展报告》显示,17.73 %的毕业生第一选择是考公务员)。

那么留学生身份是否会影响考公?一年制硕士会受限制吗?留学生考公有没有隐藏优势?哪些专业能让考公之路更加顺利?今天就为大家一一揭晓。

留学生可以考公务员吗根据我国公务员法有关报名条件的规定,只要报考者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满足其他报名条件即可报名。

也就是说,只要留学生是中国国籍,回国后就可以报名公务员考试。

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涉密、保密的敏感单位如国安部、公安局、出入境边检站、移民管理局等存在部分岗位限制留学生报考。

专业与目录不符如何报考

在报名过程中,或许会遇到留学专业与专业目录所列专业不符的情况,可以在国内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后,以认证后的专业报名。

如果认证专业没有完全对应的专业大类或名称,则可以报考相似专业的岗位,但要记得报名前电话联系招考单位进行再次确认。

在资料审核阶段,留学生除了提供《公告》和《招考简章》中规定的材料外,还需要额外出具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所出具的境外学历和学位认证书。

图源中留服官网通常来说,境外学历学位认证评估过程需要20个工作日,因此留学生在回国后一定要尽早登录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网站完成学历认证。审核中途,还有可能会有因为缺少材料等原因进行补交的步骤。

一年制硕士会受限制吗

在上海市公示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第一批录用名单中,有留学背景的应届生达31人,算上非应届生,实际录取的留学生人数应远超这个数字。

第一批拟录取中的留学生录取单位和学历如下:

中国香港高校

14人,且全部毕业于 QS 前 100 大学,包括港前三、港理工、港城大。

英国高校

11人,9人是 QS 前 100 的大学;1人毕业于诺丁汉大学;还有一位毕业于伦敦大学,但未标明是联盟内的哪所高校。

其他高校

此外,也有毕业于美国、澳洲、新加坡、欧洲的应届生在此名单中,包括康奈尔大学、蒙纳士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德国汉堡大学等。

不难看出,以一年制硕士为代表的香港和英国大学共有 25 名应届毕业生被拟录用,是应届留学生的中坚力量。

可见一年制硕士,在考公时也可以正常报名、录取。

留学生考公优势

01 语言优势

多数留学生考取过雅思或托福成绩,而近几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央党群机关/行政机关及下属机构的招聘条件表显示,每年有近百个职位明确表示要求 6.5-7.5 分的雅思成绩或 80-105 分的托福成绩。

再加上海外生活学习经历,留学生英语口语也会更有优势。

02 时间优势

公务员考试有严格的年龄限制,大部分考生在 35 周岁后就不能再报名了。所以说,毕业越早,就意味着参加公考的机会越多。

此时,国外短学制硕士项目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仅用一年/两年时间就可以拿到硕士学位,相比国内硕士生更具备年龄优势。

03 应届生身份优势

根据《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对留学生应届身份认定为“2022年1月1日至面试前取得国(境)外学位并完成教育部门学历认证的留学回国人员,未落实工作单位的”。

因此,留学生回国后及时做好教育部学历认证,毕业后两年内没交社保均属于应届生,相当于比别人多一次应届生机会。

哪些专业能让考公之路更顺利

公务员招考,对于学历和专业的限制很严格,选择下面这些专业或许能助你一臂之力。

01 财会类

☞ 专业细分:会计/审计、统计学、财务管理、税收学等。

☞ 招录部门:税务局、发改委、中央办公厅、海事局、铁路公安、审计局统计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室、银行等。

02 管理类

☞ 专业细分: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等。

☞ 招录部门:工商管理局、统计局、公共事业管理中心、政府公共政策部门、城管局等。

03 法学类

☞ 专业细分:各类法学。

☞ 招录部门:公安局、发改委、检察院、法院、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铁路公安局、长江航运公安局等。

04 计算机类

☞ 专业细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软件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等。

☞ 招录部门:政府、档案局、网信办、公安局、税务局、通信管理局等。

05 新闻传播类

☞ 专业细分:新闻学、新闻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传播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出版、国际新闻与传播等。

☞ 招录部门:外文局、外交部中央办公厅、中央宣传部、中国文联,海事局、税务局、公安局、银保监会、气象局、知识产权局、文物局、邮政管理局等。

除了以上五大常见考公专业,人力资源管理、金融、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等专业,也在各大招考简章中常被提起。

END

0 阅读:7

绵阳留学

简介:你身边的留学专家,提供最新的留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