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年放生了700万尾,我国花费几亿放生中华鲟,为何不见数量回升

那是两面包夹知识 2024-05-23 08:43:28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面包夹知识

编辑|面包夹知识

«——【·前言·】——»

长江四大神兽,只剩下江豚和中华鲟在苦苦支撑了。

为了留住中华鲟和江豚,我们国家一直在努力。江豚不必多说,被誉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年轻人口中被戏称为牢底坐穿兽,被誉为“微笑天使”,年轻人经常调侃大熊猫如果和江豚打架,大熊猫得判五年,旁边如果有只东北虎路过看了一眼,也得判两年。

从这件事情就可以看出,我国长江里面的稀有物种有多珍贵。

长江四大神兽分别是:江豚、中华鲟鱼、白鲟、白鱀豚。

其中白鲟已经灭绝,让人心痛,白鱀豚在2007年也被科学家宣布功能性灭绝。

功能性灭绝指的就是已经不能在繁衍,最后一只个体并没有确定是否死亡,不过白鱀豚的灭绝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为了不让剩下的濒危物种重蹈覆辙,国家开始尽心尽力,大力培养相关人才,开办研究所,人工繁育投放野外,希望数量有所回升,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人工投放似乎并没有改变什么,难道每年几亿的资金就要打水漂吗?

每年需要花费这么庞大的资金,究竟花费到哪去了?

«——【·发财路·】——»

1984年开始,三峡集团中华鲟鱼研究所开始向野外实施中华鲟鱼流放活动,据悉该研究所已经实施了六十五次相关活动,累计流放了五十三万尾中华鲟鱼。

仅仅这一个机构的就有这么多,要知道长江流域不仅仅只有三峡集团在放流中华鲟鱼,还有其他研究所。

但是尽管每年流放这么多中华鲟,依旧很难在长江中见到中华鲟鱼的身影,这究竟是为什么?为什么这么多年的培育和流放会没有效果?

并非没有效果,根据现在专家所言,是被“消耗了”。这就是为什么放流的鱼苗不见踪影的原因。

国家辛苦放流珍稀物种,却成了一些人发财的门道。

2015年7月20日,位于东湖风光村一家餐馆,竟然公然叫卖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鱼!中华鲟鱼的地位并不比江豚低,他们怎么敢啊,不怕坐牢吗?吃一条要判两年,公然售卖判的更多!

事情的起因是一位女士像记者反映,位于当地的一家餐馆公然售卖,88元一斤的野生中华鲟,记者匆忙赶去质问,餐馆的人还没有认出是记者,热情的介绍这是野生的,后来经过记者质问,他们又改口说这是子二代鲟鱼,是人工养殖的。

记者将拍到的照片拿给专家看,专家看完之后给出的回答让人松了一口气。

这并不是野生中华鲟鱼,也不是人工养殖的,因为人工养殖的中华鲟也不能随意食用,这应该是杂交鲟或者是俄罗斯鲟鱼等,这种鲟鱼市场上批发价格都在三十元一斤。

就连食用普通的鲟鱼都需要相关证件,更何况国际一级保护动物呢?

那家餐馆就算没有违反食用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规定,但也会因为虚假宣传造成相关部门的罚款。

虽然售卖的是假的中华鲟,但在一开始的投放活动中,确实有一部分鱼苗被打捞走了。

由于能捕捞上来的鱼越来越小,下游渔民的渔网越来越密集,让鱼很难逃过渔网,包括国家珍稀动物。

随着国家保护动物越来越有经验,为了不让放流的鱼苗再次打水漂,国家开始了十年禁渔政策,从2000年开始执行!

禁渔政策确实管用,短短十几年长长江里面的物种都有回升,但除了中华鲟。

«——【·长途跋涉·】——»

仅仅是这这些行为,也不足以挽回即将灭绝的中华鲟。

它们曾经存在中国黄河,长江,日本的九州以及韩国西侧存在过,不过目前除了长江其他地方的中华鲟鱼均已灭绝。

在长江里面也只在下游分布,因为长江上游已经被拦截。

1981年葛洲大坝建立,阻拦了中环鲟鱼迁徙的路线,此时中华鲟鱼产卵的地方已经只剩下一处,2003年修建三峡,改变了水温,降低了河流的水位,这又进一步减少了中华鲟鱼的生存环境,加上在之前的大肆捕捞,中华鲟鱼的种族数量回复,已经成了奢望。

有数据表明产卵数在直线下降。

可以说是大坝的建立,大大压缩了这种鲟鱼的生存空间,这也是鲟鱼灭绝和人工培育的幼苗消耗的主要原因。那也不能把大坝拆了,只能在其他方便下功夫。

就算是一件奢望,就算困难重重,我国也不放弃,誓要拯救“水中大熊猫”中华鲟!

我国能在想到的办法都实行了,尽管不见效果,可流放依旧要继续。

在刚开始投放中华鲟鱼幼苗的时候,因为经验不足,没有经过野化训练,导致投放的鱼苗无法在野外生存,沦为了其他鱼类的盘中餐。

后来放流工作越来越熟练,开始进行野外化训练,训练完成后才放归在野外,大大增高了野外的生还率。

可这么努力了,增长的速度还是捉襟见肘。

因为这种鱼世世代代在江河上游出生,在大海里生长,途中会经过三千公里的路程,这段路程十分漫长切遥远,在路上不仅仅要经历天敌的捕杀,还要经过三峡大坝拦截,一场跋涉后,数量自然所剩无几。

«——【·长江鱼王·】——»

中华鲟鱼是长江中体型最大的鱼,所以有“长江鱼王”的称号。

这种鱼身体呈现纺锥形,活泼好动,头尖尖的嘴巴很长,属于底栖鱼类,喜欢生活在水底,大多数时间会在水底产卵觅食。

鲟鱼被誉为水中“活化石”,在1.5亿年前就诞生了,他们见证了从恐龙时代到人类科技的变迁,就算你恐龙等许多生物灭绝了,他们依旧生存至今,并演变成了可以生活在淡水中也可以在海水中生存的鱼类。

鲟鱼有好多种已知世界上现存的种类十九十九种,目前我国存在两种,其中一种就是中华鲟鱼,另一种是江鲟。

中华鲟最长可达到五米,体重接近0.6吨种,比一只成年的老虎还要重,一只普通的成年鲨鱼最长也就三四米。

它是大型洄游性动物,洄游的时间特别长,在夏季聚集于河口,在冬季会有游上游去。这也是国家放流这么多鱼苗,依旧不见中华鲟鱼数量回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在不见效果,不代表十年之后不顶用。

中华鲟鱼是卵生鱼类,从出生到一年后,会在江里面滞留一年,然后开始迁徙,进入大海生长发育。

中华鲟鱼的寿命有四十年,生长发育的时间又很长。

雄性九到十八岁才会性成熟,雌性则会在十四到二十六才会达到初次性成熟,那时候就是他们往回游,回到长江的时候了。

所以,国家38年投放的7000万尾鱼,是否真的打水漂,结果还要看十几年后,在大海里的中华鲟鱼能否回到长江,回到它们开始的家。

参考:

0 阅读:1

那是两面包夹知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