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后如果曹魏不攻吴,东吴有没有可能一举灭蜀?

史说新读 2024-01-05 10:33:22

夷陵之战,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大败,东吴大胜!

此时,吴将徐盛、潘璋、宋谦争相上表。请求继续追击,必能生擒刘备!

陆逊、朱然等人认为:曹丕这家伙在大规模集结部队,假托是要帮助东吴对付刘备,实际上怀有奸诈之心!

于是,在陆逊的坚持下,东吴果断收兵,停止了对刘备的追击。

不久,曹丕果然发动“三道伐吴”,历史再次印证了陆逊的英明。

于是,就有很多人“遗憾”:曹丕是不是救了刘备一命?

如果曹丕不来掺和这一下,东吴有没有可能继续推进,擒拿刘备,甚至一举灭吴呢?

夷陵惨败,蜀汉已撤至最后一道屏障

夷陵之战遭遇失利,刘备突围后,留傅彤断后,自己退至秭归。

夷陵之战期间,刘备在夺取秭归后,临江依山筑城,经营了五个月才继续东进,可见其对秭归经营之重视。

如今,遭遇失利,刘备自然想以秭归为基地,实现对东吴的阻击,安定下形势来!

然而,吴将李异、刘阿追至南山,孙桓杀上蘷道,据要冲阻击,刘备被迫弃马,翻山越岭而逃才幸免遇难!

刘备的命都差点交代在这里了,秭归自然是保不住了!

最后,刘备一退退到了白帝。原驻江州的赵云率部抵达白帝,马忠也率领5000郡县兵赶到,刘备才脱险,用锦挽车进入白帝,改白帝为永安!

这个白帝,也就是鱼复,是蜀国抗击东吴的最后一处要害了。

当年,刘备入川。法正在劝刘璋投降时就指出:鱼复与关头实为益州福祸之门。鱼复,就是白帝,是益州东面最后的屏障。

一旦夺取鱼复,东吴将完全控制三峡,蜀国将再无要害可以阻击东吴入川了!

蜀国,确实已经撤到了最后一道屏障!

那么,东吴有没有可能一举夺取这个最后屏障呢?

不取白帝,非不愿,实无力

其实,无论陆逊是否有即刻攻蜀的打算,只要有可能,就一定会夺取白帝!

因为:如果能夺取白帝,则东吴将完全控制三峡,牢牢掌握对蜀的主动权。吴蜀接壤,让吴欲攻蜀,则随时出三峡袭其腹心,蜀欲攻吴,则只能从狭长的三峡步步推进,威胁小且慢···

刘备入川前,庞统就曾指出:即便不能一举入川,也应先夺取白帝!

吕蒙袭荆州前,也曾表示:潘璋驻白帝,是牢牢掌握荆州的重要一环!

所以,对陆逊来说,无论其是否有继续攻蜀之意,夺取白帝,都是一个需要尽量争取的目标!

陆逊最终放弃夺取白帝,关键不在魏国的威胁,而在他的判断:吴军无力拿下白帝!

为什么?

白帝难攻

欲攻白帝,先要经过狭长的峡江。“夏秋水泛,两岩扼束,数百里间,滩如竹节,波涛汹涌,舟楫惊骇”,不打仗,光开船都怕!

到了白帝附近,瞿塘峡更是惊险!

世以瞿塘峡口滟滪堆为天下之至险···———《滟滪堆赋.苏轼》。

瞿塘峡口附近有著名的险滩滟滪队和黄龙滩,礁石密布,恶浪翻滚!

滟滪堆是瞿塘峡口、白帝山下的一片巨礁,横截半个航道,自古以来,撞沉过无数来往船只。

同时,这里“连崖千丈,奔流电激”,在这里无论陆路还是水路安全行动都很困难,还要仰攻白帝山,谈何容易?

东吴要取此处,只有在蜀军未及严密部防,间隙夺取。

如今,赵云、马忠已入城驻防,东吴哪还有机会呢?

吴军虽盛,难以发挥

此时,刘备军主力损失惨重,而东吴军势盛。

但是,吴军入三峡往攻白帝,一路所过为三峡之地,峡内地势、航道狭窄、水流湍急。

吴军纵然兵力强盛,但是在此狭窄地势中难以展开,步兵与战船只能纵队行军,无法发挥出兵力优势来!

而且,这样的地形、水流中,供应补给的难度也很大,不利于持久!

夷陵之战前期,陆逊主动退却,就是为了将这样的“长蛇之势”地区让给刘备,增大刘备的困难,从而为破敌创造条件。

如今,东吴如果想要以大军攻白帝,就要把当初千辛万苦甩给刘备的困难自己又背起来!

以陆逊之智,哪里会做这样的事情呢?

还是那句话,如果白帝能拿下来,李异、刘阿这些前部就趁机拿下来了,前部拿不下,再添兵将也是徒劳!

大胜之后,将骄卒惰,溯流仰攻,转馈又难,一有失利,前功尽弃。昭烈老于兵,得蜀已固,非若曹仁之在南郡,可惧而走也。连兵于西,主客异势,决还者中人所能知也,盛、璋、谦如豚突耳。——《义门读书记》何焯。

吴虽强,有短板

吴军虽新破先主,气势正盛,但他的短板还是很明显的。

那就是:攻坚能力!

40年后,蜀汉灭亡。

陆逊的儿子,同为名将的陆抗率领绝对优势兵力,围攻永安,也就是这个白帝!

当时的蜀汉已经灭亡了!

然而,孤臣罗宪,坚守永安半年多,吴军丝毫啃不动!

如今,吴军再盛,蜀军再弱,其实力对比总不及罗宪陆抗时期悬殊!

那时候都打不下,何况这时候呢?

蜀虽挫,未到亡时

夷陵之战,蜀汉虽遭遇重创,但其远未到亡国之时。

蜀军主力虽遭受重创,但至少仍然保全了相当部分的兵力,虽无力再争夺荆州,但自保是有余的。

何况,刘备虽用兵失误,但仍是那个百折不挠的家伙;关张等老一辈虽然已经去世,但刘备、诸葛亮、李严等人组成的仍然是一个雄心勃勃、才华横溢、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蜀中虽已有不少内部矛盾,但总体上仍然有着“威武自强”的不屈之志。

根子还在,还没有腐烂,外伤虽重,但蜀汉就依然没到灭亡的时候!

此时,莫说东吴灭不了蜀汉,就是曹魏也未敢轻动蜀汉!

夷陵之战后,蜀汉元气大伤。

但是,蜀汉仍然不是一个有亡国之像的政权。

无论是可以依靠的重险,还是依旧凝聚的人心,都决定了蜀汉未到灭亡之时。

东吴不能灭蜀,是必然的。

陆逊的可贵之处,在于头脑冷静,不必碰得头破血流才认识到这一点,而是见好就收,从容自若,不愧为良将!

0 阅读:33
评论列表
  • 2024-01-05 14:36

    看看蜀对吴战绩就知道了,没魏在旁边蜀得被打死

史说新读

简介:喜欢历史,正能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