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庄子》,做个灵魂自由的俗人

大利能量 2024-03-14 16:16:49

《庄子》被称为天下第一才子之书,因其思想智慧跨越千年,总结了人间法则,对古代和现代思想都有重要影响...

有句话说: 不读《庄子》,不知世界之博大,不晓人生之通透。

庄子超越时空的大智慧,博大的世界观,自由平等的精神以及对生死的豁达,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

”面对如今如此内卷的时代,每个人都在疯狂的“卷”,只为了那个最好的结果,但在庄子看来,不要为了学习而学习,这样反而失去了学习真正的意义,要像庖丁解牛一样,将知识融入我们的意识之中,进而达到一种“运用自如”的状态。

在庄子看来,生死一事无法由自己决定,所以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但顺从自然而不是为自然所累,人应该追求独立的精神和思想的自由。

庄子讲究“道”,即要顺应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情,追求“精神绝对自由”,但庄子的思想不是让人躺平过摆烂摊的生活,我认为庄子是告诉人们如何更好的发现自己的心,如何学会接纳自己,如何学会感受人世间的快乐,在人生的“道”中活出真正的自我。

《庄子》32句经典名言,读懂了受益一生

1、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意思是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何不各自到大江大湖里去更自由。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有时不妨放弃执着以全新的自我迎接世界

2、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释义]

人生短暂,蜉蟒一瞬,倍加珍惜。我们生命的每一天,都是在时间中的旅行。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其所能,珍惜这一趟不凡的人生旅程。

3、井蛙不可以语于海,夏虫不可以语于冰。

[释义]

宇宙运行,春秋代序。如果不曾见过沧海,如何懂得什么是壮阔? 不曾摘下星辰,何懂得什么是浩瀚?不必与见识短浅的人太较真,去追求更高的眼界.

4、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

[释义]

喜欢当面夸奖别人的人,也好背地里诋毁别人。

5、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

[释义]

人心比山川还要险恶,了解人心比预测天气还难。天还有春秋冬夏和早晚的既定周期,可人呢,外貌淳厚,但其真实情感却深藏不露。

6、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释义]

太阳升起时就下地干活儿,太阳下山了就返家安息,无拘无束地生活在天地之间而心中的快意只有我自身能够领受。

7、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释义]

人最大的悲哀是精神上的麻木与愚钝,肉体的死亡倒是还在其次。

8、大知闲闲,小知间间,

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释义]詹 zhān

大智者看上去显得非常广博豁达,小智者却十分琐细、斤斤计较;高论者盛气凌人,争论者小辩不休,没完没了

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

[释义]

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没有边界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必然失败的。

10、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释义]

天地与我并生“就是说化自然于无为之中,顺应天命,不要刻意去追求“我”的欲求,而破坏自然之道。“万物与我为一”就是让我免除了物我之别,大小之分,体验“无往而非我之妙”。意思是顺应自然,免除物我之别而融于天地万物之间。

11、公而不党,易而无私,决然无主,趣物而不两,不顾于虑,不谋于知,于物无择,与之俱亡。

译文:

公正而不结党,平允而不偏私,空虚而无主见,随物变化而不生已见,不用思虑,不求智谋,对于万物不作主观好恶的选择,随着万物一起发展变化。

12、施于人而不忘,非天布也。商贾不齿,虽以事齿之,神者弗齿。

译文:

施与别人恩惠却总忘不了让人回报,远不是自然对普天之下广泛而无私的赐于。施恩图报的行为商人都瞧不起,即使有什么事情必须与他交往,内心也是瞧不起的。

13、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苟于人,不忮于众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

译文:

不为世俗而拖累,不用外物来矫饰自己,不苟且于他人,不违逆众人的心意,愿天下能够长治久安,保全百姓,他人和自己的奉养只要求填饱肚子就够了,以这种观点来表明自己的心意。

14、来世不可待,

往世不可追也。

|赏析

未来的世界不可期待,过去的时日也无法追回。表达人要活在当下,不要被过去和未来所困扰,要把握眼前的时机和机会。

15、道隐于小成

言隐于荣华

|赏析

大道容易被小的成就遮蔽,花言巧语容易掩盖真言。真正的道理和智慧往往隐藏在平凡和谦逊之中。而华丽的言辞和的荣耀可能掩盖真相。

16、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赏析

注重自我修养的人,悲哀和欢乐都不容易使他受到影响,知道世事艰难,无可奈何却又能安于处境、顺应自然,这就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17、小知不及大知

小年不及大年

|赏析

小智比不上大智,短命比不上长寿。无知者难以理解超群者的所作所为。每个人都有认知局限,只有突破认知局限,才能具有高见。

18、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赏析

森林再大,筑巢的鸟儿需要的只不过是一枝之栖;河流再宽,口渴的田鼠只求肚子喝饱而已。人也一样,应简化欲望,回归平淡。

19、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赏析

忘却自我,不求功名,对世界无所求,顺应自然,超神入化,与天地精神独往来,是为至人、神人,圣人。

20、不乐寿,不哀天,不荣通,不丑穷。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赏析

不美慕长寿,不哀痛早天,不慕通达,不嫌丑贫。最终天地万物都归一了,不论生死贫富都没有差别,他们都遵循着同一个道。

21、生也死之徒,

死也生之始。

|赏析

人生于自然,死了又回复到自然里,就像白天与黑夜的流转、四季的交替,一切都是自然而然。所以当生命消逝,不须嚎啕大哭或不舍伤心,一切只是自然的变化

22、安时而处顺

哀乐不能入

|赏析

安于常分,顺其自然,人如果能够做到“安时而处顺”,就不会有什么能扰乱人的内心,即使是疾病、死亡这样重大的问题,也不会让人受到惊吓。

23、方生方死,

方死方生。

[释义]

世间万事万物自生之时就开始慢慢走向死亡,反之同理,事物死的时候也意味着生的开端。

24、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现,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

[释义]

我把天地当做自己的棺材,日月星辰当做宝石玉璧,天地万物为我送行,我的陪葬品还不够吗?

25、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释义]

顺应自然,免除物我之别而融于天地万物之间。人的生命与天地万物,本质上是一致的。

26、夫哀莫大于心死,

而人死亦次之。

[释义

人生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一个人没有自由思考的能力,这要比死亡还可怕。

27、心如明镜,照见一切。

释义

这句话表明人的内心应该保持平静,不被外界干扰,同时要保持开放和敏感,能够感知周围的一切。

28、欲无止也,其心必虚。

释义

如果心中没有止境,就不会受到过多的欲望所支配,也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29、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

[译文]

能够珍重生命的人,身处富贵不让养生的东西伤害身体,身处贫贱也不会因为争利而拖累形体。

30、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译文]

君子之间的交往如水一样清淡,而小人之间的交往如甜酒一样甘美。君子因为相交淡泊而更加亲近,而小人的交往因为甘甜却容易断绝。

31、物物而不物于物

[译文]

人要学会合理利用外界的物质,而不要被外界的物质来掌控自己的内心。

32、久与贤人处则无过。

[译文]

经常与品性贤德的人在一起,你也会少犯错误。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一说为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一说为山东东明,一说为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人。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2 阅读: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