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城街道上班,除夕团年,亲戚说在省委上班

壹号度文 2024-02-09 23:10:40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节,作为“高质量”“大成就”代表,广大公务员同样奔赴回家团年。有幸在几年前,考入到某省省城下的某个区的某个街道,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打字员”。

作为一名科员,既没有实权,也没有职务,每天所做的事情就是只有根据领导的安排,做一些杂事。

每天的事务不是坐在电脑面前打字,就是接电话、送文件、拿文件、扫地拖地、整理杂物,堪比一个公司里面扫地打杂的。

每个月拿着点微薄的工资,要不是因为在体制内,早就成为了村头大妈的“王二娃”,变成大家的反面典型。“你看看,那个人书读多了,变成了一个书呆子,一个月才四五千块钱。”

然而,今年着实没想到,家里的亲戚会先下手为强,把原本是在街道上班的我,直接说成了在省委上班。

作为一个内向的我,听到别人说,“听你X说,你在省委上班?这么厉害?”那时的我,简直尴尬得要在客厅里面抠出一室一厅。

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承认,“是....是的.....”没有一点点自信。

确实,很多在外地考上公务员,不是在本地的公务员,很容易就会被家里的亲戚“以谣传谣”,从一级科员在别人的嘴里面就变成了乡镇长,副科级干部在别人的嘴里面就变成了副处级干部,而如果是正科级的处长,到亲戚嘴里面就变成了省里面的处长了......

反正,只要你是在体制内,家里人就会觉得你是“位高权重”,每天上班都是专车接送,一句话就能够解决村里面的各类事务。开会的时候,都能够坐在会议室里面发上几句言,表一下态。

其实,你在单位里面真的只是一个打杂的,能够坐在会议室完全是因为要及时添水而已。

而如果以听说你在某次开会时和某位省部级干部一起坐在一个会场,就被传成和这个省部级干部是好哥们、拜把子兄弟。

其实,你认识他,他根本不认识你,甚至连你们单位的领导都不认识。

出去到乡镇、街道、村里面调研、考察,亲戚都认为这就是钦差出访,至少也是九品芝麻官。

其实,在调研时就是给领导提包、提水的。

至于吃饭就餐,在亲戚眼中就是天天五星级酒店、私人会所,不是茅台就是洋酒,结交的也是什么著名企业家、著名社会人士。

其实,单位食堂就只管一顿,还要自费。而至于喝酒,能够喝上一次小锅酒就不错了。

也许,考上公务员最大的意义,也就只是能够让家里人抬头挺胸,在村里面能够抬起头来。再也不是以前那个穷光蛋,家里面再也不会受到什么村长、乡长的欺负。虽然不会享受什么政策,但是也不会受到什么不公平对待。

他们不在乎钱的多少,只在乎在亲戚眼中,脸上有没有光。

面子,已经变成了考公最大的意义。

0 阅读:339

壹号度文

简介:多年体制内工作经验,深度介绍体制内的那些人、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