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东,新郎和母亲在婚礼前夜惨死,凶手刀准备2年!

沸点史记 2024-05-21 19:47:17

新婚前夜,男子砍死熟睡中的儿子,妻子被砍30多刀,刀准备2年了!

2016年3月23日清晨,乐陵市奎台村,一阵苍老急促的叫喊声打破村庄的宁静。

村民张有善(化名)被吵醒,赶紧下床,裹了件棉衣疾步走到屋外,只见80多的老父亲一边呐喊,一边猛敲隔壁大哥的门。

这天是大哥一家的大喜日子,他们应该早早就起床准备了,怎么没人给父亲开门?

张友善叫停父亲,架了把梯子翻墙来到大哥家,周围静悄悄的,只有他的脚步声,走进客厅后,见到毕生难忘的一幕:

新郎官,也是他的侄子,倒在沙发旁的血泊中,几乎身首异处。

卧室门是开着的,从客厅门口望去,一个女人肥胖的双腿搭在床沿,干涸的血迹爬满惨白双腿,格外刺眼。

这是发生在山东一村民家的血案,新婚前夜,新郎和新郎母亲被连捅数刀,一命呜呼,喜事变白事。

杀害母子的凶手是谁?是什么深仇大恨让凶手下此毒手?

一、被害者,还是行凶者?

张友善连滚带爬跑出现场后,颤抖着报了警。

当天上午,尖锐的警笛声由远及近,乐陵市公安局警车来到新郎家门口,很多聚在一起看热闹的村民正大声议论。

民警迅速拉起警戒线,几个民警穿戴好鞋套口罩,率先进入客厅,即使办案经验丰富,那场面还是让他们倒吸一口凉气。

经过一番勘查,他们在现场发现两具尸体,初步判断死亡时间都在当天凌晨,

客厅沙发处男尸是新郎官小张,脖子处有数刀砍伤,胸腔有一处刺伤。

卧室床上的女尸是新郎官的母亲石某,身上则有多处刺伤和抵抗伤。

抵抗伤是被害者在被袭击过程中,本能反应用手阻止凶器,或者试图抢夺凶器时所造成的伤害,女尸身上的抵抗伤说明,她生前曾激烈反抗伤害。

现场找到两把作案工具,一把易于挥动,形成砍伤,另一把具有刺伤能力。

从男尸和女尸身上伤口来看,凶手对他们恨到极点,他们之间究竟有什么仇怨?

奇怪的是,从案发到警察搜查,这家的男主人张某,也就是新郎官的父亲失踪未出现。

据张某亲戚反映,他们和张某一家以及村里的有名望的老人前夜还聚在一起,确定第二天婚礼流程。

亲朋好友都发了请帖,喜糖,桌椅板凳,乡村厨师,所有都准备好了,其间从未发现过异常。

随后,警方在平房的西屋发现一件带血的外套,和被鲜血浸透的布鞋,鞋子鞋底和现场血脚印一致。经人辨认,衣服鞋子都是张某的。

他究竟是被害者还是凶手?

倘若他是被害者,为了保护妻儿,与凶手搏斗受伤,衣服鞋子上沾血也说得通。

倘若他是凶手,似乎也说得通。

因为妻子身上抵抗伤说明,他可能受到妻子反抗时的攻击,从而受伤流血,况且现场没有发现第二个人的血脚印。

看起来,他是凶手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二、高价悬赏,抓获真凶

就在警方犯难之际,张某弟弟张友善提供了关键信息,张某之前曾当面对他说:“总有一天,我要杀了他们。”

这个他们指的就是石某和小张,张有善当时只当是气话,没有在意,他还反映,他们家一辆紫色电动车好像不见了。

警方立刻将张某确定为犯罪嫌疑人,对他展开追踪。

通过天网系统,他们在张某家以南三公里他的踪迹,监控画面里,他骑着紫色电动车,手上戴着白手套,并且不停用手挡脸躲避镜头。

监控中的张某

此后,他的踪迹便消失了,警方没有气馁,在沿途走访排查,在附近一个村子的水沟,发现他丢弃的电动车。

再次调取附近监控,他们发现张某搭上一辆前往淄博的大客车。

借助淄博市公安局协查和悬赏通告,乐陵市民警经过六天五夜的连续摸排,最终在淄博市王村将张某抓获。

抓捕张某的民警谈及对张某的第一印象:“看起来就是一个普通老实的农民,完全不像穷凶极恶之人。”

被警方抓捕时,张某既不逃跑也不挣扎,面容很平静,更加反常的是,他似乎还有很多话想要和警察讲。

他迫不及待地交代了所有前因后果,加上邻居和亲朋好友的佐证,警方得以了解事情的全貌。

三、结成孽缘,互相折磨

1967年,张某在山东省乐陵市奎台村出生,父亲是一名颇有名望的乡村医生,所有张某小时候吃喝不愁,对比下地干活的同村伙伴,他的生活算得上养尊处优。

长大后,他开始跟着父亲四处行医,学到一些医理,相当于村里的文化人。

到了成婚年纪,媒婆介绍他认识了后来的妻子石某。

张某对石某比较满意,郎有意妾无心,高大体壮的石某瞧不上文弱的张某。

石某的母亲看张某家境不错,张某又是医生,有前途,于是强制石某嫁给张某。

20世纪60年代的农村大多还是奉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石某只好答应。

刚成婚的那几年,张某开了一家小诊所,两人生活体面又富裕,关系还算和睦,直到两个孩子的出生,小诊所无法再负担家庭开销,于是被张某关闭。

张某其实很想成为一名德高望重的医生,一度效仿神农尝百草,亲自试药,还试西药。

可惜心比天高,命比纸薄,随着时代的发展,村里人倾向到正规医院看病,而不是找他这种连医师证都没有的乡村医生。

张某的小诊所生意越来越惨淡,加上政府准备规范行业,双重压力下,张某只能关门。

诊所关门后,张某外出到工地上打工,石某留家照顾孩子。

到冬天下大雪,工地宿舍条件简陋,四面透风,铁板床,本就文弱的张某哪里受得了这样的苦,在感冒的基础上患上尘肺病,身体彻底垮掉。

张某出门不到两个月就收拾行李回家,整日憋在家里,彻底丧失志气,村医不当,零工不打,农活不干。

他爱上看悬疑小说,警方曾在他家找到整整两箱悬疑小说,后来多了一项爱好,买彩票。

石某非常生气,经常和张某爆发争吵。

张某虽然文弱,但是在打起老婆孩子这事上一点也不手软,经常对石某家暴。

身为一家之主,不愿承担家庭责任,他没有丝毫愧疚,反倒是很看不起石某:

“农村这个女的(石某),小学三年级毕业,你跟他说个事可费劲了”

自诩文化人的他瞧不上妻子石某,经常话里话外贬低她。

石某最终无法忍受,留下一封信后外出打工,小张长大后也离开家,同母亲一起在外面工作。

母子承包了一所大学食堂的一个小窗口,每天早上三点起床做面食,虽然辛苦,但是收入可观。

石某本就对张某没有感情,一回想起往日被家暴的场景就愤恨不已,在小张面前说尽丈夫的坏话,说自己是如何命苦。

小张自小和母亲相依为命,他是见过父亲是如何殴打自己和母亲的,加上母亲整日的诉苦,对父亲的仇恨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同时,小张非常看不起父亲,认为他没有本事赚不到钱,当张某劝他在外要本分,不能做违法的事情时,他对张某说:“你算什么东西来管我?”

他们从不给张某寄钱,也不主动与他联系,一年回去一次,有时候宁愿住宾馆也不回家住。

有一次,他们刚刚拿着换洗衣物从家里出来,就见家中浓烟冒起,冲进去一瞧,原来张某将她们母子的被褥全烧了。

小张愤怒不已,拼尽全力,上去对父亲一顿拳打脚踢,太阳穴两拳,腰上一脚,后背一脚。

张某被打得蜷缩在地,石某则冷漠站在一旁默许儿子的行为。

有一就有二,经过这件事后,张某挨打的次数逐年上升,在案发的2016年的初一和初四,分别遭到两次毒打。

事发前几年小张和母亲回家不再出去住宾馆,而是将父亲撵出去,张某给儿子和妻子跪下,请求他们不要把自己扫地出门,却没有换来任何同情。

张某只能灰扑扑地去父亲家,出于面子,张某从不对人说这些事,只憋在心里,日积月累,对妻儿仇恨越来越深。

“我早晚弄死他们”

杀妻儿的心不是最后时刻突然爆发的,而是早就有了。

在2013年和2015年,他在被打后,分别买了一把长刀藏在家中。

痛下杀手

2016年3月22日夜晚,小张的婚礼前夜,张家按习俗招待在婚礼上帮忙的亲朋好友。

宴席散去,张某回到西屋休息,听见客厅内石某和儿子两人正在说话。

石某说不愿意和张某在一个房间睡觉,家里又只有两间屋子,成婚后小张没有洞房,干脆成婚后就把他彻底撵出去。

张某上前告诉他们他不想出去,儿子却说:“你哪儿来的那么多熊事?”

双腿弯曲,张某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求情,无果,之后石某还让他交出家中的存折。

这些年,张某靠把地承包出去生活,石某以为他私吞家中大量财产,实际上存折只有一千多块钱。

“你信不信我可以随时动手”,张某对妻子说。

“你动啊,你不动你不是男人!”

“这个钱你不能要,这个钱带血,你装不起来。”

说完,张某就回房睡觉,在床上翻来覆去,如何也睡不着,满脑都是儿子伙同妻子要把他撵出去这件事。

前几日,他还听见妻子在电话里和一个陌生男人打电话,商量儿子结婚的事情,等到凌晨一点,石某还不回他房间睡觉,张某彻底被激怒,决定动手。

他抽出早就准备好的两把砍刀,走进客厅。

儿子正在沙发上睡觉,张某对准其脖子就是一刀,儿子站起来,张某朝他脖子砍去。

小张当下就不行了,倒在地上,张某还向其胸腔补了一刀。

东屋里,石某听到动静,问谁在外面。

张某也不回答,径直向她走去,提刀乱砍,石某疯狂反抗,刚站起来要跑,就被张某刺死。

张某对警察说,杀掉两人后,他长舒了一口气,顿时感到非常畅快,觉得解脱了,他说:

“反正就是挨枪子儿”

他知道自己早晚被警察抓到,一点也不后悔。

后经法院判决,张某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从整个过程来看,张某和石某一开始就是一个错误,以利益结合的婚姻终将因利益分崩离析。

前半辈子张某赚钱养家,从而掌握家里的话语权,对妻儿家暴,后半辈子情况上下颠倒,妻儿当家,张某几乎沦落街头,堪称凄惨。

这是一个“谁有钱谁有理,谁没钱谁挨打”的荒谬家庭,这样的家庭只会以悲剧结尾。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3 阅读:674

沸点史记

简介:沸点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