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承载着千年文化与情感。发展到现在,白酒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饮品。亲朋好友聚餐要喝酒,婚丧嫁娶要喝酒,逢年过节要送酒.....总之白酒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商品,反而是人情世故。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酒的品质也要求也越来越高,都知道喝酒要喝“粮食酒”,但凡提到“勾兑酒”,一个个都会皱起眉头,认为这是“劣质酒”。但是真相有可能会让你大跌眼镜。实际上,国家级名酒如茅台、五粮液的生产线都设有专门的"勾调中心"。以茅台为例,其基酒需要经历7轮次取酒,每轮风味差异巨大——有的辛辣暴烈,有的寡淡如水。通过勾兑师调配,这些基酒才能蜕变为层次分明的琼浆玉液。

几乎所有成品白酒都需勾兑!即便是茅台、五粮液等顶级名酒,也需通过勾兑统一风味。刚蒸馏出的原酒(基酒)酒精度高达70-85度,口感辛辣刺激,需通过勾兑降度并调和不同批次酒的香气。勾兑技术被称为“酿酒的画龙点睛之笔”,茅台酒厂甚至将勾兑视为“艺术与技术的结晶”。

其实所有白酒都是"勾兑"出来的。从几百元的口粮酒到三千元的飞天茅台,都逃不过这道工艺。就像做菜要放调料,勾兑其实是白酒生产中的常规操作。
二、香型决定勾兑勾兑酒其实往往更注重于香型,众所周知现在白酒的香型大致有酱香,浓香,清香,凤香,特香,董香等等,每一种酒的风味都有不同。那么想要做出一款香型浓郁的白酒,那么勾兑就显得非常重要。

比如酱香型白酒必须勾兑,茅台镇特有的"12987"工艺(1年周期、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天然形成7种不同风格基酒,勾兑是其品质保障的关键。相反清香型白酒可单粮成型,如汾酒采用"清蒸二次清"工艺,酒体纯净度极高,勾兑需求相对较低一些。
三、粮食酒和酒精酒勾兑方式同样是勾兑,纯粮酒和酒精酒的玩法天差地别。粮食酒用的是"以酒调酒"的绝活:新酿的基酒要先在陶坛里睡上一年美容觉,这个陈化过程能让杂质挥发,口感变得圆润。调酒时再加入存放5-10年的老酒,就像给红酒醒酒,瞬间提升层次感。

酒精酒就简单粗暴多了。由于底子差,只能靠食用酒精和香精来"整容"。虽然能调出顺口的口感,但就像化妆过度的网红,经不起细品。
四、工艺成本的区别粮食酒(固态法):以高粱、小麦为原料,经制曲、发酵、蒸馏等复杂工序,耗时1年以上,5斤粮酿1斤酒,成本超40元/斤36。
酒精酒(液态法):用薯类、糖蜜发酵成食用酒精,7天即可勾兑,成本不足2元/斤。
执行标准与标签的“文字游戏”
GB/T20821:液态法白酒(纯酒精勾兑);
GB/T20822:固液法白酒(30%粮食酒+70%酒精);
GB/T26760:酱香型固态法白酒(纯粮酿造)。许多酒精酒在标签上标注“高粱、小麦”等原料,却隐藏“食用酒精”字样,甚至伪造地理标志认证。

1、首先就是看白酒的执行标准,上面已经说过了,大家做好笔记。
2、通过搓香也可以判断白酒的品质,纯粮酒揉搓后呈现粮食焦香,酒精酒残留化学味。
3、看白酒的酒花,优质酒摇晃后产生小米粒大小酒花,持续时间>15秒左右。
结语:
勾兑技术本身无罪,关键在于是否遵循传统工艺。就像绘画中的调色,在匠人手中能创造传世名作,在拙劣者手中只能涂抹出劣质商品。消费者需要破除的是对工艺名词的偏见,而非工艺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