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美国策略转变与俄乌反应
2025年4月17日至19日,俄乌冲突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声明,如果俄乌谈判短期内没有进展,美国将不再参与斡旋。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也表达了类似的立场,他认为持续的停滞不值得美国继续付出巨资。这反映出美国在持续的俄乌冲突中,面临日益增长的国内压力。
与此同时,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呼吁欧洲国家效仿美国,退出乌克兰冲突。他认为这将有利于俄罗斯迅速解决问题。这是俄方对美国态度转变的解读,也是其自身战略调整的体现。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签署法令,将乌克兰战时状态和总动员令延长至8月6日。这表明乌克兰政府对冲突长期化的预期。
彭博社报道称,美国正考虑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控制,作为更广泛和平协议的一部分。克里姆林宫回应称,此前关于暂停打击能源基础设施的协议已失效,普京未下达新的指令。
乌克兰与美国签署矿产协议意向备忘录,旨在解决美国的稀土困境。但该协议也引发对中国稀土资源主导地位和美国地缘战略的讨论。
美国在巴黎提交的俄乌和平协议方案中,建议放松对俄罗斯的制裁,并默认俄罗斯对部分乌克兰领土的控制,放弃乌克兰加入北约的讨论。这引发乌克兰方面的关注,乌克兰外长强调加大对俄施压的重要性。
二、 冲突升级的可能性与分析
俄罗斯宣布暂停打击对方能源设施的协议失效,暗示可能升级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以迫使乌克兰让步。俄乌双方都指责对方违反了协议,凸显双方缺乏互信,和平谈判面临巨大障碍。专家认为,由于双方在战略和技术问题上缺乏共识和政治互信,俄乌冲突可能进一步升级。
三、 个人观点
美国在此次俄乌冲突中的策略转变,以及对克里米亚问题的潜在让步,反映出美国在平衡自身利益和国际责任方面的复杂考量。俄方对美国策略变化的解读,以及对能源协议失效的回应,都指向俄乌冲突短期内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甚至可能进一步升级。乌克兰的长期战略,以及国际社会如何继续支持乌克兰,将对冲突的未来走向产生关键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