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的时候,毛主席和傅作义随便聊了聊,然后问他:“你在水利部待了一阵子了,感觉工作咋样?我瞅了瞅水利部的文件,上面都没提你的名字,你是不是没啥实打实的权力啊?”
傅作义赶紧摇了摇手,赶紧回话说:“主席,我这人忙得很,老得往外跑,去看那些水利工程。其实副部长们批了也一样,他们都是老手,本事大得很,我完全放心交给他们。”
毛主席听完傅作义的话后,啥也没说。但出乎意料的是,周恩来知道这事后,大发雷霆。这到底是啥情况?为啥周恩来会这么生气呢?
【弃战谋和,北平获得新生】
1947年那会儿,解放战争打得正激烈,蒋介石急着想翻盘,就把国民党的大部队都调到了东北和中原,想着这样能稳住形势,反败为胜。可他做梦也没想到,他那些战略计划全是漏洞,结果倒给了解放军一个好机会。
那时候,傅作义是华北“剿总”的头儿。看着这乱成一锅粥的局面,他心里跟明镜似的,明白要是还照着蒋介石的老路子硬扛,北平非得变成人间地狱不可,华北的老百姓也得跟着倒霉,被战火折磨得更惨。
1948年那会儿,解放军是捷报频传,胜利一个接一个。有个手下跑过来跟傅作义说:“总司令,前线又有新情况了,咱们的防御线那边……”傅作义直接接过话头:
说白了,我心里有数,再打下去,北平的老百姓可就得倒霉了。但要是投降呢……那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儿,不光是我的面子问题,还有好多乱摊子得收拾呢。
战事越打越烈,北平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粮食越来越少,老百姓心里都七上八下的。城里面那些想求和的人急得要命,都开始动手干事了。就在这个时候,共产党那边也没闲着,使劲儿想办法和平解放北平。他们通过一些隐蔽的路子,跟傅作义谈了好多回。
1949年1月21号,那天,北平的天气特别好,天空湛蓝。傅作义坐在指挥室,眼前是一份关于北平和平解放的文件。他好一会儿没说话,然后慢慢抬起头,对旁边的人讲:“打了这么多年的仗,我也疲倦了,不能再让老百姓遭罪。”后来,他拿起笔,很认真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那时候,北平城里的道路巷子都热闹得不行,老百姓们高兴得又喊又叫,到处跟人说。和平解放的好消息就像暖和的春风,吹到了每个旮旯,这座老北平城啊,总算是有了新气象,不再被战争的乌云压着,开始走上了一条全新的历史大路。
【告别军旅,投身水利建设】
1949年2月份,傅作义要去石家庄见毛主席,这次见面对他来说特别关键。想到以前和共产党对着干,傅作义心里头沉甸甸的,跟有块大石头压着似的。
傅作义为了和毛主席见面,特意提前去找了叶剑英,想问问主席有啥爱好。叶剑英告诉他,主席爱抽烟。一听这话,傅作义立马就去买了几条“哈德门”香烟。现在,那几条烟正被他好好地搁在一边,里面全是他对这次见面的重视和期待。
早上,傅作义心情挺复杂,坐上了飞往石家庄的飞机。等他下了飞机,一眼就看到了个熟人已经在那等着呢,是周恩来。周恩来赶紧迈开步子,上前就跟他握了握手。
这次北平能够不打仗就解放,傅将军那绝对是立了大功。您能时刻惦记着老百姓的事儿,把百姓的安全和幸福看得最重,这种气度和责任心,真是太不容易了。
傅作义听完话,默默垂下了头:“我以前确实犯了不少错,现在能得到共产党的宽恕,还有机会为老百姓做点好事,以后我肯定拼尽全力,绝不辜负老百姓的信任,也不辜负国家的期望。”
那天下午,傅作义走进了毛主席的家。他一见到毛主席,立马站得笔直,敬了个规规矩矩的军礼,然后快步走上前,声音里满是后悔和内疚:“主席,我做了件大错事啊!”
毛主席听完这话,嘴角上扬:
傅将军,您这话可说得不太对。其实,我们得好好谢谢您,您干了一件真真正正的大事!北平能平平安安地解放,那也是您的功劳啊!现在,我们特别欢迎你们,老百姓也都热烈欢迎!往后,咱们一块儿使劲儿,给新中国添砖加瓦!
傅作义听完毛主席的话,心里头的担忧和忐忑全都没了:“行,主席,我肯定拼尽全力干好!”
跟毛主席见过那次让人忘不了的面之后,傅作义的日子发生了大变样。他不再当军官了,离开了待了很久的军营和打仗的日子,心里头既觉得有点轻松,又带了点不清楚未来咋办的感觉。
新中国一建立,大伙都以为傅作义会要求回原来的部队,但傅作义心里另有盘算:“我琢磨好一阵子了,不打算回老部队了。我对水利这事特别上心,想在这方面给国家搭把手。”
毛主席知道后,没答应他的要求,说:“你的想法我了解了。你为国家的和平稳定可是出了大力气的,组织上自然会好好给你安排个更合适的岗位,别老想着水利部不放。”
傅作义多次强调,他唯一的愿望就是专心搞水利建设。
主席,我真的很感激组织对我的关照。不过,我仔细想了想,还是决定把心思放在水利建设上。我明白水利对咱国家和老百姓有多重要,所以特别想在这个方面出点力。
毛主席瞧见傅作义态度坚决,就点头答应了:“行!既然你心意已决,组织肯定会挺你到底。”
【毛主席:你这个部长没有实权?周恩来知道后大怒】
上任的那天,傅作义一早就赶到了水利部的办公楼,心里头给自己加油鼓劲,下定决心要好好干出一番事业。有次,傅作义在翻文件的时候,瞧见了一些本该由他亲笔签字的重要文件,结果却发现上面已经有了别人的签名。
他瞅了一眼文件,纳闷地问:“这些文件我咋没见过,咋还给人签了字呢?”助手吞吞吐吐地回答:“呃……这个是副部长他们直接搞的,说情况太急,就帮您给签了。”
傅作义眉头一紧,啥也没说。之后,他在走廊无意间撞见几个员工在那嘀咕。其中一个讲:“他以前可是国民党的大官,现在来管我们,能搞定吗?”
另一个人跟着说:“对啊,瞅着就让人不舒服。”这话像刀似的捅进傅作义心里,他这时才反应过来,原来是因为自己以前的那些事儿,在部门里头,大家伙儿都不信任他,也不接纳他。
傅作义心里头憋得慌,满心都是烦心事。他原本打算豁出去,好好干一番国家水利的大事业,但现在连最基本的活儿都推不动,以后这工作可咋往下进行啊?
1949年的某一天,毛主席在外头溜达时碰见了傅作义。毛主席快步上前,跟他打起招呼来:“宜生啊,今儿个也来这儿遛弯儿呢?”傅作义一听,赶紧礼貌地回了话。两人边走边聊,毛主席随口就问:
宜生,你来水利部这段时间,感觉咋样?没人给你脸色看吧?我前几天瞅见一份水利文件,翻了好几遍,咋没找到你批的名字呢?
傅作义赶紧说明情况:
绝对不敢,毛主席,您不责怪我,我就已经很知足了。我本来是个当兵的,一直都在军队里混,水利方面的事情,我懂得不多。我怕自己水平不够,干不好水利部部长这个活儿,怕对不起您和组织的期望,所以还是让副部长们先管着吧。
跟毛主席聊过之后,傅作义心想这事儿应该就这么过去了,日子和工作还得照常过。但他压根儿没想过,毛主席对这事儿特别上心,没过多久,就跟周恩来提到了傅作义在水利部那边的状况。
周恩来知道这事后,马上把水利部的头头脑脑叫来开会,他说:“我了解到傅部长在部里遇到的事儿,这可不成!往后啊,甭管是大事小情,要是没傅部长的点头,都不算数!”
稍微缓了缓,周恩来继续讲道:
傅部长是水利部的大佬,党组开会时肯定得请他来参与,他有话语权,谁都得好好听他的。咱们团队讲究的就是团结,得互相瞧得上、互相帮忙,一块儿为咱们国家的水利工作使劲儿。
会议结束没多久,水利部的工作氛围就慢慢有了新气象。之后几年,水利部里那些原先对傅作义有看法的人,看他一次次跑到前线,不怕苦不怕累地干活,又见他为了水利事业拼尽全力,费了不少心思。他靠着那股子钻研劲儿,搞出了好多能行的方案,大家伙儿对他的看法也就慢慢变了。
不过日子一天天过去,傅作义的身体状况是越来越不行了,没办法只能把部长的位子给让了出来。到了1974年4月19日那天,傅作义因为生病离开了人世,走的时候是7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