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厕所一股香膏味

开源滚球 2024-05-15 02:26:28

本身纯属真实,为避免无谓的争议,虚化了具体食品。

我蛮喜欢一款某省的虚拟糊涂汤(下文简称虚拟汤)。汤头清香,用料实在,搭配的饼子抹上青椒酱,好香、好好吃。

美中不足是——吃了会口干舌燥——大概是放多了味精吧。味精问题不大,小本生意,我不挑这刺。

上上周中午,本上班汪提前刷起了外卖软件,瞅到附近新开一家“虚拟汤”,馋心大动,点了汤+饼子。饼子抹上辣椒酱后,还是熟悉的那个味儿,好吃。汤就很奇怪了,味道浓郁得可怕。我不敢多喝,把料吃吃就罢。

当天上厕所,我勒个去,小便居然有极其浓郁的香膏味道。

毋庸置疑,店家估计手抖,或是下猛料,把增香膏之类的放多了。

懂得内情的朋友们知道,在餐饮业,食品添加剂是允许使用的,但必须专店购买、专账记录、专区(柜)存放,要有专人管理、使用。至于亿点点的增香膏,绝非此类。

按理来说,我应该做个热心市民,来个匿名举报。以正朗朗乾坤,以保护其他无辜消费者。但知晓内情的朋友们知道——检查,有,处罚,从重或从轻;没有,答复掉...哦,我是匿名,会写上无需答复。

我有两个好朋友啊(真的是好朋友,不是我自己)。他们有次,处理一家小餐厅,发现营业者艰苦到飞起,闻者流泪、见者伤心那种。但确实也触法。咋办呢?罚,理所应当,但给人家雪上加霜。不罚,公正何在?小老板苦不苦不知道,我这两个好朋友内心极度痛苦,拧成了麻花。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管那么多干甚?往死里罚!

那么,在过去的什么老农卖韭菜含泪被重罚、老油心照不宣等事情上,我们又是何种立场,何种心态?是否在事实未完全明朗时起恻隐之心或者被忽悠?

我这次的选择是,沉默。但以后不会再吃这类“虚拟汤”了。

对了,这篇文章写出来的原因是换食物标签那事。相比猛加香膏之类的,在餐饮业,换标签尚且显得“良心”了。

懂的都懂。倾巢之下,岂有完卵?

------有根分割线------

昨天,分析了青松股份、钧达股份、伊戈尔、东亚药业、三一重工。供5月雪球小伙伴参考。

0 阅读:0

开源滚球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