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这首田园小诗,短短四句清新又治愈,一读就让人开心

江忆北谈过去 2025-04-30 02:28:20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时候,第一次学这首诗时,印象深刻,一下子就记住了杨万里的名字。

长大后才知道,杨万里也曾像辛弃疾和陆游一样,是一个爱国诗人,他力主抗金,反对议和,虽然没有高超的武艺,却是一个清正廉明的好官,敢怼天怼地怼皇上。

写最清新的诗,过最激昂的一生,说的便是杨万里。杨万里的诗,浅显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读来让人耳目一新,不自觉嘴角便会上扬,心里便欢喜起来。

比如在初夏阴雨天的午后,读一句“日常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似乎能听到儿童在田间玩耍的欢笑声,顿觉世间美好,一切悠然;

比如在和朋友出去游玩的路上,读一句“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似乎又能重拾孩童时期的无忧无虑;

又比如生活中那些风雨交加的日子里,心中默念着“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须一笑不须愁”,就像突然得到锦囊妙计一般,你会用懂得用一笑了之的豁达去化解生活的忧愁。

接下来,就与大家分享杨万里一首很小众的田园小诗《桑茶坑道中》,短短四句清新又治愈,一读就让人开心。

《桑茶坑道中》

(宋)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荫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1192年,此时的杨万里已经66岁,因上书谏阻朝廷在江南诸郡行使铁钱会子,不奉诏,得罪宰臣,改任赣州知州,而他并未就职,后回归吉水。

官场的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让杨万里倍感疲惫,他渴望回归自然,寻找内心的宁静。于是,他在吉水河畔建了一座小屋,名为“诚斋”,寓意着真诚待人,坦诚处世。在“诚斋”中,杨万里过上了梦寐以求的隐居生活。他每日读书写诗、赏花品茶,享受着与世无争的宁静和自由。他的诗歌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创造出了独具一格的“诚斋体”。

一个雨后初晴之日,暖日和风,溪水潺潺,诗人在桑茶坑的路上写下这首动人的《桑茶坑道中》。这首诗描写的是春日江南田野水边的景色,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天刚下过一阵雨,阳光明媚,微风轻拂,地上的雨水慢慢被吹干。堤岸上长满青草和鲜花,小溪里溪水满涨,慢慢流淌。

这两句写的是自然景物,充满生机和动态美,因为雨过天晴,风调雨顺,正是如此好的气候条件下,才有“草满花堤水满溪”的画面。这里连用两个“满”字,写出了花草繁盛的样子,又仿佛是花草有意识地去装点堤岸一般,充满了生命力,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夏天的活力与生机。

长满青草的花堤上,正是放牛的好去处啊。于是诗人就看到,“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童子在柳树的浓荫下酣睡,那么童子的牛呢?哦,原来他的牛儿一直在吃草,不知不觉就挪到了柳阴的西边去了。

安静睡着的童子和正在吃草的牛儿,一静一动,使画面显得更加鲜活有趣,极具生活气息。无忧无虑的童子正在酣睡,给人一种轻松静谧的感觉,而诗人用牛儿慢慢挪到柳阴西的镜头结尾,又给人一种独属于田园生活的悠闲自在之感,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变得缓慢而悠长,让人忍不住沉浸在这美好的生活氛围之中。

花一朵朵开,草一根根长,溪水在慢慢流淌,生活亦遵循着这般自然的节奏,一半忙碌奔波,一半静谧安然。愿你我都能在杨万里的田园小诗里,感受到那份对世间万物的怜爱与深情,感受到那份对岁月的温柔致意。从今天起,学着淡一点,慢一点,让心灵在纷扰中得到安宁,让每一份感受都能得到沉淀。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