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匪刘黑七屡屡降而复叛,为何仍被蒋介石、阎锡山之流多次收编

读万卷书破万里浪 2024-05-22 16:35:26

绰号“刘黑七”的大土匪,是民国时期流窜北方数省的著名匪首,他虽出身贫苦农民家庭,却从小就沾染了好逸恶劳的恶习,因多次盗窃而不容于乡里。1915年,23岁的刘桂堂伙同两名无赖同乡,搞了一把鬼头刀和一支土枪潜入附近山中,占山为王,正式当起土匪来了。

3个人当土匪,势力太小,在刘桂堂的主张下,他们与临近的流氓地痞积极联络,通过认亲戚、拜把子等方式与另外5人结为异姓兄弟,很快纠集了一股约50余人的队伍。刘桂堂在8个把兄弟中排行第七,加上皮肤黝黑,因此人送绰号“刘黑七”。由于他头脑灵活,外加心狠手辣,因此被公推为首领。

从此,他带着这股土匪以鲁南山区的抱犊崮为根据地,大肆抢劫绑票、打家劫舍,附近的小股土匪闻其名也都相继入伙,使刘黑七的队伍在4年内发展到300余人、百余条枪。到1925年的时候,已经发展到千余人,大概相当于正规军1个团的兵力,因此该匪帮也自称“刘团”。

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后,奉系大将、“狗肉将军”张宗昌出任山东督军,执掌全省军政大权。为了收拢人心,张宗昌上任伊始就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剿匪”行动,而作恶多端的刘桂堂匪部自然成为首要歼灭目标。为此,张宗昌特地 抽调了1个团的正规军前往剿灭。

面对前来围剿的正规军,已经为匪10年的刘桂堂并不慌张,他先是派人伏击了剿匪部队的先头连,并将溃败部队遗弃的武器收缴,在现场留下相应代价的银元。当剿匪部队赶到时,看到满地的银元,自然心领神会,知道这是土匪留下的“孝敬”,也可以视作购买前批武器的价款。

从此,剿匪部队就远远的尾随在刘黑七匪帮身后,时不时装模作样打一仗,其实就是对天放一阵空枪,然后留下一部分武器就带上土匪孝敬的银元回去报捷了;而刘桂堂就利用围剿部队留下的武器不断扩充势力。加上随后孙传芳组织“五省联军”反击奉系、郭松龄起兵反叛及广州革命政权北伐等一系列变故,张宗昌及奉系上下无暇继续剿匪,刘黑七匪帮更加肆无忌惮,一般的抢劫绑票已经不能满足他的胃口,他开始带着部队扩大地盘,流窜苏、鲁、豫、冀等多个省份大肆屠杀抢夺,至1928年初,已发展到1.5万余人。

刘桂堂武装的不断扩大,引起了时任北伐军总司令的蒋介石注意,他派人前往联络招抚。而刘黑七见北伐军势大,也主动接受了招安,就任蒋介石麾下新编第4师中将师长。1929年蒋介石与冯玉祥等地方实力派交恶后,刘黑七也率部参加,并出兵配合进攻兵变的任应岐第49师,蒋介石对此特地发去贺电,并赞许该部为“铁4师”。

不过,1930年中原大战期间,“山西王”阎锡山组织反蒋各派共同出兵,集合150万大军沿津浦、陇海铁路大举进攻。刘桂堂眼见反蒋联军声势浩大,遂改投阎锡山麾下,被阎任命为第3方面军第25军军长,并得到太原兵工厂生产的山炮4门、重机枪12挺、冲锋枪144支等装备。

不过,事实证明刘黑七此次押错了宝,反蒋联军最后全线溃败,刘黑七第25军1万余人的部队最后仅有2千余人突围而出转投蒋介石任命的山东省政府主席兼第3路军总指挥韩复榘,并取得了山东省警备司令的职衔,所部也被扩编为4个旅,但终因匪性不改,被韩调集重兵围剿,刘黑七最后仅剩100余人,遂于1932年6月挖了韩复榘祖坟,并转移到热河苟延残喘。

1933年长城抗战爆发后,刘桂堂先投日伪,后来又反正,从日本人和冯玉祥抗日同盟军两方面骗取武器装备和粮饷,实力逐渐恢复到数千人,遂再次落草为寇。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刘黑七公开投敌,投靠日寇为虎作伥,1943年11月,八路军发起讨刘战役,在费县将其重创后,一路跟踪追击,终于在11月15日在其家乡将其击毙。

0 阅读:1

读万卷书破万里浪

简介:笑谈风云,闲说历史,另眼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