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之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一

未来缔造者 2019-09-08 10:27:05

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注释)苟,是苟且。性,是性情。迁,是迁流往下。教,是教诲。专,是专心致志。

凡为人家父母,养子贵有善养,而贵有善教也。若是苟且由他,而不教训,则所行所为,都由他性情胡为乱做,自然日流污下,而迁流为愚,为庸,为下贱矣。所以妊子有胎教之法,胎教之道,总在一个“正”字。凡母之正者,而生子自然无不正也。

古者妇人在平居之时,凡举止动静,进退出入,无一不由于正,况在怀妊之时乎?若有怀妊在身,当睡不敢以侧其体,当坐不敢以偏其体,当立不敢以偏伸一足;其凡起居之正如此。至于日间饮食茶饭,亦未尝不由其正。或烹饪不调,刀匕不正,名号不端,一切邪味之物,从不敢乱吃,此饮食之常出于正者如此。若夫所视听,尤宜谨焉。目不视邪色,视必以正,耳不听淫声,听必以正。此日间视听所交,固不敢失其正矣。至于夜,物交既息,志气清明,则使瞽者诵诗以养其性情,感发其志气。所见所闻,无不归于正者如此。古者妇人胎教之法,而事事都归于正。是子未生之前先教以正也,岂有不正者乎。言其体貌,则形容端正,而外无不正;言其德性,则才能过人,而内无不正矣。盖教子于既生之后,不如教子于未生之初,所以生时形容端正,才过平常之人者远矣。此言妇人怀妊之正时,乃形生神发之初,感于母气之正者,则为善为美。感于母气之邪者,则为恶为不肖者;此自然之理也。自古胎教之法,凡为妇女母氏者,不可不知也。(未完待续)

下一节,三字经之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二

智慧国学*全球共享

1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