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半个世纪揭秘底层华人移民现状:在古巴,有华人血统是荣幸的

秦朔朋友圈 2024-01-20 01:55:31

古巴,一个位于南北美洲大陆之间的岛国,面积不足11万平方千米(略大于我国江苏省)。

这里曾走出革命运动和左翼的象征,切·格瓦拉;

曾发生威胁人类存亡的激烈对抗,古巴导弹危机;

海明威曾长居于此20年,写下巨著《老人与海》。

|哈瓦那华区入口,中国城

|古巴唐人吴帝胄家的客厅 2009

但鲜为人知的是, 这里还有会唱粤剧、梦想来华“寻根”的白人花旦, 有被称为古巴革命英雄、却一生清贫的混血华裔, 公墓里有着数不尽的“待认领”华人遗骨。 在这里的华人后裔身上,早已找不到汉人的模样,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没有中国血统,但只要他们一开口,却都说着同样的对于中国祖辈的感念。

|烫得平整的衣服和墙上发黄的家书,老一辈唐人“达叔”最后的体面

与刻板印象中“移民的都是有钱人”所不同的是,他们中大多数人的生活不仅不富裕,甚至可以用贫困形容。

那些留下来的人最后怎么样了?他们的后裔在古巴又是如何生存的?他们身上是否还留有华人的身份印记?

有人用了十几年,多次往返中古,寻找、记录、采访并拍摄古巴华裔,拍下千余张照片,留下数万字档案,只为找寻一个真实的答案。 今天我要推荐给你的,正是关于上述问题的答案之书——《古巴唐人》。 古巴华人“影像民族志” |刘博智 本书的作者刘博智,是著名的华人纪实摄影家。 祖籍广东,生于香港,长在美国。

1975年取得布鲁克斯摄影学院学士学位,1977年在加利福尼亚艺术学院取得硕士学位,同年开始在堪萨斯大学教授摄影。曾出版摄影集《再梦金山》《流动中国》《南国细节》等。

这样的履历,让他不仅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海外华人的内心矛盾,同时也有了自己的独特表达语言——摄影。

|移民——刘博智华人流散文化影像展,深圳越众历史影像馆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他走访了40多个国家,向全世界展现了底层华人的生存状况,发人深省。

他按照以前的习惯,称镜头下的这些华人为“唐人”。

|刘博智的古巴“初印象”,整整两天都没有看到一个华人面孔

|赖华的家族神位 2009,东西方的神在古巴唐人家中往往同时出现

古巴是刘博智走过、记录过的国家中,极为特殊的一个:

“古巴唐人街里面是没有纯种的唐人的,上世纪60年代之前,古巴一共有两万华人,但是2009年我去时,只剩下一百多人,在哈瓦那的仅有13人。我走了两天都找不到唐人。” |1855年一位名为陈祥的苦力签订的契约,左,西文版;右,中文版 |糖厂谷附近一座废弃的奴隶营

自从1847年6月3日,一艘西班牙快速帆船载着第一批来自福建厦门的206名契约劳工登陆哈瓦那,中国人移民古巴的史册翻开了首页。

据资料显示,光是1847~1874年的20多年间,被贩卖到古巴的华工就达14.3万多人,占当时古巴人口的1/10。

直到1959年古巴革命后,原本艰难打拼数年、小有成就的华商生意大受影响,大量华人选择再次移民或归国,而仅剩的一小批华人只能靠着政府的微薄补助度日,此后也再鲜有华人移民古巴。

所以在本书中,他镜头下的古巴唐人,不仅有当年漂洋过海的华人和华人后裔,也包括了二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华人血统的混血华人。

甚至还有完全没有华人血统,仅仅是华人收养、在中华文化滋养中成长的后代。

他们因华人的文化身份,超越了亲缘血统,认定自己是华人,并传承汉字、粤语、粤剧等中华文化和精神信仰。

百年间几代古巴唐人的生活,被压缩进摄影作品、遗物照、老照片、影印资料、文件票据等300余幅插图中。 那些华裔后代手持祖辈照片的摄影作品中,更是将这种时空压缩表现到极致——手持照片的人经历了几代混血婚姻,早已变成西人模样,而照片中的祖辈,却是纯粹的华人面貌。 摄影带来的直观对比,是对“离乡”“血脉分散”的可视化表达。 为了展现华人后代与祖辈间的血脉传承印记,本书中的人像系列作品,作者进行了后期调色处理。 大部分华裔经过几次混血婚姻,仅剩一点不易察觉的华人轮廓。所以,这里不论肤色,均调整为统一的色调,重在引导读者观看五官及面部轮廓。

书中文字则是对历史背景、人物故事的补充。 它梳理了华人选择古巴的背景,也整理出了百年来沿海地区华人外出谋生的不同历史原因,更记录了他们艰辛的海外生活、滋养国内家眷的平实故事。

有毫无中国血统的华人继子,将继父的黑白寸照贴身存放20年;

有中国人的继女,不仅会写繁体字,还成了当地粤剧名角;

也有些华裔后辈默默赚钱再以父辈名义汇给国内亲眷;

那些老华侨的亲人,讲起自己的丈夫、父亲,便热泪盈眶,几乎所有的古巴女人说起中国丈夫、父亲都赞不绝口。 图文结合,当地华人群体“奄奄一息”的生存状态,将毫无保留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书中插图:哈瓦那中华义庄地下骨盒仓库

往昔繁荣的古巴华埠正在陨落,曾经辉煌的古巴华侨史即将落下帷幕,饱经风霜的最后一批老侨民将在古巴大地上彻底消失。

面对这样的局面,刘博智说道:“我们中国人做事就要聚焦中国人的问题,如果我们中国人自己都不关注这些,别人就更不会关注了。”

他用这部古巴华人“影像民族志”,为我们记录下了中华文化在异乡生根、发芽、成长乃至逐渐湮灭的过程。

唱粤剧的白人花旦

|何秋兰手持母亲与养父方标的结婚照 何秋兰的故事,几乎贯穿了整本书。 她其实是纯种的古巴白人。一个月大的时候,何秋兰的生父去世,生母带着她流浪到哈瓦那附近乞讨。一个叫方标的唐人,从街边捡养了她们母女,并改了她的名字叫何秋兰。 再后来,方标娶了她的母亲何树花,收了她为养女,视如己出,教她讲台山话、唱粤剧。

|16岁的何秋兰身着戏装 1947年

何秋兰八岁的时候就进了戏班,十五六岁成为花旦。粤剧里面说的故事,白蛇传、胡不归之慰妻这些,她都懂。 刘博智见到何秋兰时,她说着腔调十足台山白话,爱吃豆豉排骨炒苦瓜,要喝北芪防党煲鸡汤。除了容貌,举手投足间都带着华人的影子。 |书中插图:各种手抄曲本 在她家,何秋兰拿出一沓发黄的旧纸,写满了字,字体十分青涩。上面写着“王宝钏”“火网焚宫十四年”“西厢记”,有些还夹杂着西文拼音读法。 她一边翻一边哼唱,刘博智一下便听出了其中的粤曲调调。

“若是在香港庙街榕树头,我压根不会听上5秒钟,但这几句我从未听过的音符,竟能编织几百年,越洋过洲,使一个广东人如此迷恋!”

一曲唱罢,刘博智问起她的梦想,她的回答更是出人意料:去中国的开平石塘里,拜山(扫墓)。 |何秋兰在开平方家祖坟前,唱着养父方标教会她的第一首粤曲 几经周折,刘博智帮何秋兰搞定了回乡签证,带她找到了方家祖坟。 何秋兰也终于可以为一辈子没能回乡的养父方标拜祭祖先。何秋兰在坟前唱了养父交给她的第一首粤曲:“问句天公,奴奴心事重……” 一曲未完,雨如泪下。 在古巴,像何秋兰这样的华人后裔不在少数,这些人不论是否有亲缘关系,都同样为自己的祖辈中有华人而感到自豪。 |刘博智给陈享财擦驱风油

刘博智对大人物并不感兴趣。

他选择的采访、拍摄对象,都是一个个具体的人。而当这些小人物的故事聚集起来,反而却能拼凑起一个更真实的历史。

“我算不上一个专业的纪实摄影者,也不是一个记者,一切只是因为一点责任——我要去理解我不明白的事。”

“人为何要离乡?”这是刘博智一生的追问。 也许透过这本书,你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 END /// 内容来源一条app 有任何产品反馈,请联系一条客服。
19 阅读:2408
评论列表
  • 2024-01-22 00:48

    传统文化,方言要保护好,这是我们的根

  • 2024-01-21 23:37

    感谢祖上没有移民 ,没有让我生在过外

  • 2024-01-21 10:40

    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华人血统是最尊贵的血液

  • 2024-01-20 17:25

    唐人街

  • 2024-01-20 13:50

    华人社团要团结,华夏文化要传承

  • 2024-01-21 09:23

    俄罗斯,古巴这些所谓的友好国家没有唐人街

    宁采臣 回复:
    都没多少华人,怎么有唐人街?另外,古巴有唐人街
  • 2024-01-20 14:53

    在欧美,第三四代华人,你还能认出来吗?他自己也许不认为是华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