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正确筛查早期肿瘤呢?听专科医生给您支招!

力菡的笔记本 2024-05-24 00:09:13



对于“肿瘤筛查”,许多老百姓是十分困惑的,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有没有一种一次性筛查所有肿瘤的方法?答案是没有。

肿瘤早期筛查主要是: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而且不同肿瘤又是不同的组合。

一、体格检查,最为便捷,但很局限

益阳市中心医院专家提醒:如若身体有异常包块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应尽早就医。

日常中,女性朋友在自己洗澡的时候,可以触摸自己的乳房、腋窝,有肿物应及时就诊,这样可以发现早期乳腺癌;当我们发现脖子肿大,有可能是肿大淋巴结或是甲状腺癌;直肠指检,不但可以发现痔疮,还能发现肛门和直肠有无病变。

体格检查很简单、方便,但是较为局限。若患者体内有深部肿瘤或是细小肿瘤,医生还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

二、X线片和B超,最简单的影像检查,但意义重大

中国癌症发病率排行前五的分别是: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和直肠癌。X线片针对肺癌(目前肺癌筛查主流是低剂量螺旋CT),X线钡餐还能排除食管癌、胃癌。B超针对胃肠道肿瘤、盆腔肿瘤以及乳腺癌。

简单的X线片和B超基本可以筛查常见的五大肿瘤。

如果简单的影像学检查发现异常,比如乳腺,会建议进一步做钼靶或乳腺MRI;肺部做CT;腹内、盆腔内实质器官也可以做CT或MRI;胃肠道做食管胃镜、肠镜,不但能直观看到粘膜病变,还能取得活检(活检是诊断肿瘤的金标准)。

如果医生怀疑异常,会进一步做CT增强扫描。

临床上常常有患者抱怨,医生看了CT平扫检查结果后,又要求做增强CT,为什么一开始就不直接安排增强CT,这样不但费钱而且耗时。

增强CT相对平扫CT有很多优势,不但能发现更小的病灶,还能提高对病灶定性诊断。对于已确诊的恶性肿瘤,增强CT还能明确分期,这样对病情分析、临床决策都有重要参考意义。但是增强CT注射了造影剂,过敏、心肺功能、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

另外,还有最高端的检查武器——PET/CT,开这个检查的时候,医生基本考虑恶性肿瘤的可能。

影像学检查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从简单、无创、廉价到复杂、有创、昂贵。医生是从患者的角度考虑而作出的检查决定。

三、肿瘤标志物,只适合特定的高危人群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由恶性肿瘤细胞分泌,或者机体对肿瘤反应产生的一类物质。这些物质存在于肿瘤细胞和组织中,也可以进入血液,这就是抽血能检查到的基础。

比如AFP异常升高提示肝癌;CEA提示直肠癌、胰腺癌、胃癌等;CA199提示胰腺癌、胆管癌肝癌、宫颈癌等;PSA提示前列腺癌;NSE提示小细胞肺癌。

但是一些良性疾病肿瘤标志物也会明显升高。比如AFP是目前肝癌临床诊断和监测的肿瘤标志物,但是妊娠、肝炎、肝硬化、胎儿神经管畸形等,AFP也会显著升高。而且,AFP对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只有70%~75%,也就是说有一部分患者得了肝癌AFP不会升高,存在漏诊的风险。

肿瘤标志物异常,应结合临床检查进一步排查恶性肿瘤。

由于没有一种肿瘤标志物特异性、灵敏度均能达到100%,所以它一般多用于高危人群的筛查,普通人群普查受到限制。

临床上肿瘤标志物主要作用在于肿瘤预后判断、疗效观察以及复发监测。

除了以上三种常用手段,某些肿瘤还有特殊的检查(例如:妇科体检巴氏涂片,筛选宫颈癌)。

那么,普通人群如何做到正确筛查早期肿瘤呢?简单总结一下:

1、体格检查有必要,自检或者医生体检;

2、影像学检查主要是X线片和B超;

3、针对特定肿瘤和特定高危人群才给予肿瘤标志物筛查(你是不是某种癌症的高危人群,需要肿瘤专家评估)。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益阳市中心医院 周祥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0 阅读:6

力菡的笔记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