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吴飞呼吁恢复土葬,称:火葬将人当垃圾处理,缺乏人情味

太仓文史 2024-03-07 11:44:04

死亡是生命终结的象征,它伴随的悲伤、痛苦,对于未知事物,人们往往感到恐惧和不安,所以很多人避讳讨论“死亡”这个话题。

但是,无论如何忌 讳“死亡”,每个人终其一生都无法避免这一结局,于是便有了人死后如何安葬的话题。

北大教授吴飞曾在讨论这一话题时,提出了一个建议,那就是恢复人们传统的土葬,在他眼里,火葬就是把人当作垃圾在处理。那么,他的这一说法正确吗?人死后土葬真的比火葬好吗?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密度的增加,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而土葬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火葬则可以将遗体转化为骨灰,节约大量的墓地空间。

为了缓解土地资源的压力,很多国家开始推行火葬这种丧葬方式。

但受传统观念、宗教信仰、情感等因素的影响,很多人对于火葬这种丧葬方式还是很抗拒的。因为在人们一贯的思想里,人死了就该落叶归根,入土为安,如果人死后还要被火烧,一方面太过残忍,另一方面对逝者更是一种不尊重,所以很多人都接受不了火葬。

可是,土葬真的有这么好吗?

也不怪人们如此偏向土葬,毕竟在人们历史的长河中,土葬确实拥有着很长的历史。

以中国为例,早在公元前4500至公元前3000年的早期文明文化当中,就发现这一时期已经有人以土葬的方式掩埋祖先的遗骸。只是,当时的土葬还不是很流行,直到进入阶级社会,土葬才逐渐发展出明显的尊卑等级差别。

比如到了商朝,土葬就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丧葬形式,这一时期的土葬形式主要是竖穴墓,即挖掘一个竖直的坑洞,将遗体安放在其中,然后用土填埋。而且,为了区分逝者的阶级,商朝王陵的规模往往很大,一般都有大量的殉葬品和祭祀设施。

到了周代的时候,土葬制度就更加完善了,还形成了严格的丧葬礼仪,比如墓葬的大小、棺椁的层数、随葬品的种类和数量等。

进入秦汉时期后,统治者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为由,禁止火葬,土葬便直接发展成了汉族的通用葬式,并世代沿袭。

这时的土葬不但有了严格的等级制度,还极其注重风水,人们在安葬逝者时会特意选择一块吉地,以告慰逝者的亡灵。

从这之后,中国历经多个朝代,但土葬却被传承了下来,还成为了一种主流的丧葬形式。不光是皇亲国戚能选择土葬,民间也普遍采用土葬的方式处理逝者的遗体。

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土葬这种丧葬方式贯穿了很长的时间,它已经像习惯一样刻在了人们心中,所以在选择丧葬方式的时候人们会习惯性的选择土葬。

当然了,除了习惯土葬之外,人们选择土葬的原因还有一个,是人们认为土葬是一种最符合自然规律和人情的一种葬式,这又从何说起呢?

首先,土葬体现了尊重自然和顺应自然的思想。很多人认为人死后回归土地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土地是自然界一切生命的发源地,人类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死后将遗体安葬在土地中,使其与大地融为一体。

这种思想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其次,土葬既是对死者的尊重,也寄托了生者的缅怀之情。人们认为通过土葬可以表达对逝者的敬意和哀思,也可以让逝者得到安息和尊重。

而在中国得传统文化中,孝道是一种重要的伦理观念,子女应该尽力让父母得到尊重和安息,因此土葬也成为了一种表达孝道的方式。

最后,土葬还体现了人类对于生命和死亡的看法。人们认为生命是有限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通过土葬等丧葬仪式,可以让逝者得到永恒的纪念和缅怀,这是人们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死亡的敬畏的表现。

相较于上面讲到的这几点,火葬就显得残忍了很多。

从文化上来讲,在一些宗教传统当中,火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不洁之物,使用火焰处理遗体会被视为对逝者的不尊重或亵渎,这既不符合人们一直以来的孝道思想,也不符合人们对于逝者灵魂的敬畏思想,所以很多人自然接受不了火葬。

其实从情感上来讲,逝者对于外人来说或许不算什么,但对于亲朋好友来说就是情感链接最紧密的人,将有情感交集的人像个物件异样放到火中焚烧,很多人从情感层面就过不了这个坎,自然就会对这种丧葬方式产生抵触心理。

但火葬也有优点,那就是可以节省土地和减轻环境的负担。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现代化的建设,土地资源变得日益紧张,传统的土葬方式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而火葬则不同,逝者的遗体被焚烧后只需要较小的空间就能安置,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土地浪费。

而且遗体在土葬的过程中会逐渐腐烂,产生各种气体和渗滤液,这些物质不但可能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还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危险。

火葬就不一样了,经过高温的方式处理之后,能够有效地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大大减轻对环境的负担。

总的来说,全球的各个国家推行火葬的本质,还是想要解决土地资源紧张、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问题。

其实,火葬也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冷酷,在很多宗教中,不但火是神圣和圣洁的,就连遗体被焚烧都被人们视为是净化灵魂、帮助死者更好地过渡到另一个世界的一种方式。

当然了,对于人们来说,如何选择也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只要生者觉得哪种方式好,那么相信逝者如果真的在天有灵,无论被安排了哪种方式,都会选择接受,因为爱是不会随着一副躯体的火化或者长埋黄土而消散的。

0 阅读:287
评论列表
  • 2024-03-08 06:42

    好教授[点赞]有良知的教授!

太仓文史

简介:明智鉴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