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公司赚取利润,伟大的公司赢得人心。
近期,刘强东给骑手上五险一金,身穿京东骑手服送单,还请新入职京东外卖的骑手吃火锅。
表面是互联网大佬的公关,实则是物流领域战争的宣言。
当美团以算法效率构建护城河时,京东试图用“董事长配送”的仪式感,重塑情感连接。

美团凭借470万骑手搭建起即时零售帝国,却在困在系统里的争议中暴露工具理性局限。
京东此时打出有温度的服务牌,既是对标竞品的商业策略,更是对新型劳资关系的探索。
数据显示,京东物流为一线员工缴纳五险一金,这种人力投入,实则在培育可持续的信任资产。
商业竞争不应是丛林厮杀,而是共同做大社会价值的蛋糕。
刘强东是背着十斤大米上学的苏北少年,也是敢在资本寒冬中豪赌物流的莽夫:
他因“不知妻美”被全网调侃,却用真金白银让家乡老人年年领万元红包。
当互联网大佬们热衷于谈论“颠覆”与“风口”时,这个总爱穿红色工装的总裁,固执地把京东客服中心建在苏北小城——
带着泥土气息的江苏汉子,如何将江湖义气写进商业基因?
他的人生剧本,充满草莽英雄式的张力:
穷到喝涮碗水度日,却敢负债16万首次创业;
手握260亿市值企业,仍坚持每年给村民发年货。

当2024年他再次豪掷3000万回馈乡邻时,或许更该追问:
这个总说混日子不是我兄弟的狠人,究竟藏着怎样的生存哲学?
01 泥泞里长出的“野草逻辑”
1989年的宿迁中学食堂,煤油灯下晃动着个就着酱豆子啃玉米饼的清瘦身影。
当同龄少年踩着霹雳舞的节奏嬉闹时,刘强东正反复摩挲着皱巴巴的纸币——
那是他用帮人写作业、拾废品攒下的50元“巨款”。
凌晨四点,他攥着车票挤进绿皮火车,在人潮里踮脚熬过十小时站程,只为亲眼目睹南京长江大桥刺破云层的模样。
这份孤勇,像株破土而出的野草,在贫瘠的土壤里寻找生长的可能。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在他身上化作惊人的执行力。

小学到初中稳居榜首的他,因乡镇教育资源差异,高中入学时成绩骤跌至39名。
他把教室最后一排当成战场,用闹钟掐出45分钟绝对专注时段,连窗外暴雨倾盆、同学拍肩提醒都充耳不闻。
1992年盛夏,他背着全村凑的500元、76个茶叶蛋,在姥姥家斑驳的土墙上刻下誓言。
火车启动时,他望着站台上挥舞的草帽,把“让村里人顿顿有肉吃”的承诺咽进肚里。
命运的第一次重击,在1995年寒冬降临。
彼时身为人大高材生的他,怀揣商业理想盘下餐馆,却因轻信员工,账本上的数字像雪水般消失殆尽。
那个裹着军大衣蜷缩后厨的深夜,他对着计算器上的负数突然顿悟:
商业世界容不得温情泛滥,唯有制度才能构筑护城河。
这场价值36万的学费,让他日后锻造出以纪律著称的京东铁军,也让“野草逻辑”长出了带刺的铠甲。

02 当脸盲总裁遇见奶茶妹妹
2013年深秋的哥伦比亚大学,一场意外的相遇改写了两个人的命运。
刘强东正埋首研读EMBA课程,与20岁的交换生章泽天相遇。
他在采访中解释:“她说话时眼睛里有光,像宿迁夏夜的萤火虫。”
大叔与少女的恋情瞬间引爆舆论,当网友调侃京东爱情故事是财富与青春的交换时,刘强东带着章泽天回到光明村。
在晒谷场上架起露天电影幕布,放起了她儿时最爱的《大闹天宫》。
婚礼前夕,他做了一件让婚庆公司瞠目的事:把价值300万的婚宴食材运回老家,请全村吃了三天流水席。
“当年离家的火车上,我就发誓要让乡亲们吃上最好的肉。”
而这位清华毕业的奶茶妹妹,很快证明自己绝非附属品。

她主导的公益项目覆盖偏远地区教育,投资的Uber、作业盒子等企业战绩斐然。
2018年明州事件后,京东股价暴跌,章泽天在朋友圈晒出中秋家宴照片,配文“团圆才是圆满”,次日股价逆势回升5%。
村民们的评价一针见血:“强子媳妇看着甜,骨子里和他一样倔——都是认准了路,九头牛拉不回的主儿。”
2017年宿迁中学演讲现场,当学生问什么是爱情时,刘强东指着台下微笑的章泽天说:
“就像我做物流,既要计算最优路径,也要保留人力温度。”
这个曾经穷到喝涮碗水度日的男人,把商人的精明与少年的赤诚,都写进了这段充满争议却始终稳固的关系里。

03 乡土与铁血
在京东总部,流传着一则“死亡测试”:新入职高管必须当48小时快递员。
这项看似变态的规定,源自刘强东刻进骨子里的同理心:
“我送过货,知道冬天电动车把手有多冻手。”
他要求高管亲历基层,是希望整个管理层能真正理解一线员工的艰辛,让决策更接地气。
这种双重人格,深深贯穿他的商业帝国。
面对家乡宿迁,他十年如一日输血反哺,将京东客服中心落户于此,直接带动2万人就业,让这座苏北小城成为电商客服产业高地。
而在管理层面,他会当众痛批高管“别用 PPT 忽悠我”,言辞犀利不留情面;
转身却给基层员工涨薪30%,让福利实实在在落到劳动者手中。

2022年荣膺中国首善时,他那句“钱要花在看得见泥土的地方”,道出了对乡土的深厚眷恋与回馈社会的坚定信念。
2019年,京东物流连亏12年,在生死存亡之际,他一边砍掉高管底薪,展现铁血果决的魄力;
一边自掏腰包,为五年以上员工发放纯金纪念币,传递温暖与情义。
有离职员工感慨:“老刘骂人时像项羽,发钱时像刘备。”
这种爱憎分明的江湖气,早已成为他赋予京东人的精神图腾,塑造着独特的企业文化。
从光明村的红薯地到纳斯达克的镁光灯,刘强东用三十年完成了一场中国式逆袭。
当同龄富豪追逐私人飞机与海岛时,他仍在宿迁街头给老人塞红包,在年货堆里笑得像个生产队长。
或许正如他刻在京东文化墙上的那句话:“走得再远,别忘了为什么出发。”
这个总爱说“我永远是农民的儿子”的企业家,正用最笨的方式证明:
真正的成功,从不是忘记来时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