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找Console线的时候,翻出一台迷你小主机,想起来以前是做“软路由”用的,现在用不上了。本想放回箱子,但突然想起最近正在做飞牛NAS的专题,不如将其改造成NAS得了。


这个东东有HDMI、VGA接口,2个USB(其中一个支持3.0),还有4个网口。
打开机盖,看看内部情况。发现有一条4G笔记本内存、有SATA线。

有2个mSata接口,接了一个小固态

可惜只有32G

Sata线可以接笔记本硬盘


想了一下,安装了一块sata固态硬盘

底盖上面正好有孔,可以把固态硬盘固定上面

我的计划是这样的:
1、系统盘(飞牛是需要系统盘的)用msata小固态,32G勉强够用
2、数据盘就先用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
3、数据安全性就算了,主要用来做演示
4、容量不够就先凑合,可以用USB移动硬盘作为存储
先不管别的了,安装飞牛的fnOS,把它变成一台全固态NAS。下面是安装(详见《》)好以后的系统信息。

处理器是赛扬J1900、32G系统盘用了32%,4个网口千兆连接,4G DDR3内存,还有intel HD Graphics的GPU。

存储内置2块硬盘,1个作为系统盘,貌似有点儿小故障;数据盘容量也不大。

创建了存储空间,用小固态做了Linear模式。可惜系统盘太小了,没法做“SSD缓存加速”。不过也没必要了,这个是“全固态”,呵呵。

测试了一下插入一个U盘,系统能看到“新设备插入”的提示

临时用一个2G的小U盘测试,也就是安装NAS用的。

测试了一下,是可以读写的。


安装好飞牛NAS后,做了几个测试,效果还是不错的。
使用“影视”观看电影

反应挺快,刮削正常

播放的时候还可以实时解码

安装“迅雷”(详见:《》)下载了几个视频,整体用了几个小时,整体感觉不错

无风扇的小主机CPU温度也就40多度,这个老物件又焕发了青春,能耗不高,很静音,4核3线程、GPU、全固态、千兆连接……轻度使用足可以了。
怎么样?翻翻“库底子”,动手干起来,别让“宝贝”再尘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