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大帝修行处:北方此山比武当山还早?冠以“古”字,名不虚传

后山人读文史 2023-12-05 21:55:19
真武大帝修行处:北方此山比武当山还早?冠以“古”字,名不虚传

在道教体系的72位正神中,镇守北方的主神——玄武大帝,是一位影响极大的道教大神。

按照道教和民间神话,真武大帝,本名玄武大帝,因在宋朝时期避讳宋圣祖赵玄朗之名,改名为“真武”。

“北方属水,其色为玄(黑),五常属智……龟有甲,蛇有鳞,故有“武”象”。

按照《易经》、《黄帝内经》和道经等国学知识,可知,玄武大帝的原形,是龟蛇合体,源于上古时期,先祖们对28星宿的崇拜。

古人认为天体可分成28个星座,分成了东西南北4组,每组都组成一种动物。

其中,东方七宿呈青龙之象,西方七宿呈白虎之象,北方七宿呈龟蛇相缠之象,南方七宿呈朱雀之象,因此,有“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之说。

玄武神是北方之神,相传被玉皇大帝敕封为北极玄天真武大帝,成为统帅北方的玄天上帝真武帝君。

真武大帝的弘法道场,位于湖北十堰市丹江口市的武当山。武当山天柱峰金顶上供奉的最高主神,也是真武大帝,延续至今。因此,武当山被誉为真武大帝的发祥地。

到了明朝时期,真武大帝被朝廷封为“护国家神”,其灵验程度,无论在历代帝王心中,还是民间百姓中,他的地位越来越高,护佑苍生的功能越来越大。

而到了明朝时期,武当山也已拥有了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的庞大道教建筑群。特别是武当山金顶金殿上的真武大帝铜像,全铜精铸,威武传神,可谓达到了登封造极的地步。

“南方火盛,上应荧惑之星,非真武神不足以当之!”武当山的得名,正源于此。

古人认为:真武神对应着坎卦,南方对应着离卦,坎水在上,离火在下,恰好是《周易》64卦中的“水火既济卦”。

众所周知,真武大帝的道场是武当山。在河北邯郸武安市,却有一座古武当山,经过专家考证认定是国内道教界寻找已久的古山。

为何这座山会冠以“古”字?查阅资料,会发现有以下几点原因:

其一、这座山的历史,远早于国内的其它武当山。古武当山形成于几亿年前的石英砂岩构成,与嶂石头岩是同一地貌特征。

其二、全国各地,供奉真武大帝为主神的山很多,名叫“武当山”的山也有多座。按照道教真武派学说,武安市的武当山,是真武大帝出家于北方时的修行之地。

其三、真武大帝在北方此山修行数十年,修成之后来到了南方湖北的武当山布道。故有“北兄南弟”、“北修南行”之说。

古武当山,真的是真武大帝最初的修行之地吗?

“源易缘”注意到,除了上述文献资料记载的依据,以及道教和民间传说外,还有古武当山上的数十通古碑作为佐证。

“此古武当山也,……创修之由唐宋而还至我。”这是清代孙邵岩在古碑文上刻写的一句话,说明从唐朝开始,此山就被称为了“古武当山”。

“山体相连峰不同,五峰顶上各有宫,高低错落近相望,云隔雾锁是天庭。”

驱车从邯郸出发,行驶70公里(距武安市西北约40公里),就来到了这座道教历史名山。

古武当山地处太行山深处,山势奇特,得天独厚,太行独有。有自然形成的“龟蛇龙”山势。

山顶上的5座山峰,犹如人伸出的五个手指,每逢下雨,就会有数百米高的瀑布,顺势倾泄而下,好像5条奔腾的巨龙,从天而降。

这些暗含了真武大帝手下的“龟蛇二将”和“五大神龙”。

而古武当山的金顶主峰,俗称“圆脑山”,是群山之王。山峰上建有最早的建筑“真武殿”,堪称古山最高、最险、最美、最壮观处。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感谢大家阅读完整内容。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和评论,留言或私信互动。

0 阅读: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