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男孩13岁父母双亡,靠捡垃圾度日,6年后竟被北大录取!

回顾过往读历史 2023-10-31 12:31:09

前言

2020年,高考考场外,众学生都在家长的陪同下争分夺秒的复习知识,准备迎接这场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试。

可却有这样一个孩子和周边的气氛格格不入。

孤身一人的他默默捡着周边的废纸与空瓶塞进书包里。

任谁都想不到的是,这个不起眼的孩子以707分的高分考入了北京大学,他就是今天的主人公韦仁龙。

韦仁龙究竟有着怎样的身世,要在考场上捡垃圾?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少年的励志故事吧

本可幸福的一家三口

在2001年,一个小男孩诞生了,他便是韦仁龙。

小山庄相当偏僻,很不发达,村子里的人都很穷,尤其是韦仁龙的家里。

尽管住的地方很简陋,但一家三口都很满足,两人正兴高采烈地商量着要为自己的宝宝取个名字。

“不如就叫人龙,人中之龙,将来必成大器。”

“不错的名字,不如将人改为仁吧,我们要以仁为本,你觉得呢?”

虽然居住的环境很差,但是夫妇俩感情很好,现在又有了一个健康的宝宝,他们对将来还是很有信心的。

韦仁龙的爸爸,为让妻儿过上更好的日子,就离开了老家独自外出打工。

韦仁龙一岁的时候,家里发生了一件大事,爸爸在打工的时候,出了事故,去世了。

没有人能想象,一个单身母亲,是怎么熬过来的,看着自己的儿子,一口一个“爹”地喊着,韦母总是心里一紧。

韦仁龙的母亲曾无数次半夜哭过,却暗自决定:“虽然没有亲生父亲了,但妈妈一定会给你一个家”因此,她带着韦仁龙再嫁了。

对韦仁龙好也成为其再嫁的第一个要求,在乡亲们的张罗下,韦仁龙的妈妈和继父韦双锦结婚了。

韦双锦三十多岁的年纪,家境一般,但他为人稳重,能吃苦耐劳,最关键的是,他把韦仁龙当自己的儿子一样疼爱。

韦双锦的生父,尽管走得很早,但缺少的那份父爱之情,还是被他给填补了。

他时常存下一些积蓄,为韦仁龙购买一些自己不舍得吃的肉食和糖果,每晚都会为韦仁龙讲着故事哄他入睡。

韦仁龙对父亲的印象基本来自于他的养父,养父用他宽阔的肩膀支撑起了韦仁龙的童年。

韦仁龙的妈妈看到这一幕,心中一片喜悦,心中潜藏的忧虑在继父的耐心和细致中逐渐消失。

三人组建了一个家庭,彼此温暖,一起熬过了一年又一年的冬天。

母亲去世

但不幸专挑苦命人,二零零四年冬天,韦仁龙的妈妈开始不断地咳嗽,一开始只当是普通的感冒,也就没当回事,但一连几天都没有任何起色,直到一次夜里开始咳血。

“你老婆的情况不是很好,所以你的家人要有个思想准备,已经是癌症晚期了。”

韦双锦坐在病房外,脑子里一直在想着刚才大夫说的那句话,那时韦仁龙只有三岁。

一家人穷得叮当响,平时得了小病连吃药都舍不得,更别说是癌症这样的大病了,而且还需要长期治疗,妈妈也不想再给他们添麻烦了,就放弃了治疗。

可是韦双锦实在不忍老婆受苦,到处去借债治病,可是这并不是花钱就能治好的。

不久之后,韦仁龙的妈妈走了。

韦仁龙还小不懂去世是怎么回事,他只知道自己再也见不到母亲了。

在妈妈死后,韦仁龙天天哭着喊着要见他的母亲,好在继父天天陪着他,照顾着他,让他渐渐从痛苦中恢复过来。

他很清楚,想要改变自己的人生,唯一的办法就是学习,于是韦双锦就带着韦仁龙来到了海南,边打工边给儿子攒学费上学。

本来还打算将韦仁龙安置在家中,但家中空荡荡的,还有谁来照料他呢?

继父出去干活,韦仁龙则呆在出租屋中。

韦仁龙见继父为了他忙前忙后,就做好了晚饭等着他回家吃饭,可韦仁龙做的菜要么糊了,要么盐过多,韦双锦却还是笑着全部吃掉。

闲暇之余,韦仁龙也会出去收点垃圾,以补贴家里的开销。

虽说大城市赚钱更多,但大城市的条件也更苛刻,韦双锦不想影响韦仁龙的学业,便将他送回家乡,留在家乡接受教育。

他告诉韦仁龙,知识是可以改变人生的,他要努力学习,考上一个好的学校,然后离开这座山,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去。

韦仁龙也将继父的教导铭记在心,他知道家里的情况,因此在学业上格外的努力,在学校里也是数一数二的。

继父也撒手人寰

2013年的某一日,韦仁龙正在上学,却被舅公给接走了。

那时候韦仁龙并不知情,回到家中,韦仁龙才发现自己的继父已经撑不住了,心中受到极大的冲击,这是他在这个世界上仅存亲人了。

原来,继父当年为了给韦仁龙上学,积劳成疾得了严重的肺病,又不舍得治疗,他之所以瞒着韦仁龙,就是想要让他好好学习,韦仁龙哭着求他别走,可是却没有办法,继父就这样离开了。

韦仁龙的世界又一次崩塌了,他跪倒在继父墓前,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

继父的话犹在耳边:“你要努力学习,只有通过学习,你才能逆天改命,离开这座大山。”

父母双亡,韦仁龙成了一名无父无母的孤儿。

唯一没有血缘的亲人只剩下了舅公,可舅公家也有三个孩子,根本就没有余力再照顾韦仁龙。

韦仁龙安抚舅公:“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你就不用担心了!”

而舅公则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将韦仁龙喊到家中来,将一些好吃的东西送给韦仁龙,村里的人偶尔也会给他寄点衣物蔬菜之类的东西,让他勉强维持正常生活。

韦仁龙将舅公和乡亲们的恩情铭记于心,没事就帮忙干点杂活。

艰苦的求学路

继父为供他上学,至死时,全部“家底”只有二三百元,尽管韦仁龙一省再省,这点钱终有耗尽的时候,只能饿着肚子去上学了。

别的同学都在吃饭时,他却在读书“解饿”,有时读到兴头上,连饥肠辘辘的胃都忘记了。

最久的一回,韦仁龙一连三天都没有吃饭,只得站在摊位旁,央求老板让他把快坏的水果给他。

“老板,你这些果子反正都要丢掉,把它给我好不好?”韦仁龙忍住肚子里的饥饿,对摊主说道。

摊主看看脸色蜡黄、营养不良的韦仁龙,叹息一声,将原本准备丢掉的烂苹果递了过去。

韦仁龙为了生计,就去食堂找大妈要点残羹冷炙,不但不浪费,而且还能填饱肚子。

山上还有一些八角、青皮果,这些东西都是他自己采摘拿出去贩卖的,那些未被风干的大料没有什么价值,只能自己采摘回去晾晒,没有畚箕,他就砍竹子,自己制作。

韦仁龙还去村子里的小河边捉蟹,虽说螃蟹的味道比不上猪肉,但胜在免费,一开始他也不是很熟悉,双手经常被划伤。

偶尔还会被水中的水蛭叮咬,时间长了,韦仁龙也渐渐适应了这种疼痛。

但现在正是发育的时候,怎么可能填饱肚子?

校长的帮助

班上的学生发现韦仁龙经常不来吃午饭,于是向老师反映了这一点。

老师吓了一跳,立刻向校长汇报,经过详细的调查,他终于知道了韦仁龙的状况。

牙校长得知此事后,立即发动全体师生组织了慈善捐款,这一次,一共得到了1480.5块钱,足够韦仁龙在学校里生活了。

校长说,他们也没抱太大的希望,但至少不能让韦仁龙能从他们这里辍学,他们有义务照顾好他。

后来,考虑到韦仁龙的特殊状况,校方为他办理了孤儿津贴,牙校长看他孑然一身,便当了他的监护人,可以说是韦仁龙在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

校长还订下了一条规矩:“韦仁龙在学校期间,无论食宿全包!”这句话对韦仁龙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接过这份沉重的善款,韦仁龙心情激动,对于自己的前途,也有了更加明确的规划,那就是存下足够的钱,完成自己的初中学业。

没事的话,他就会去垃圾箱收集一些废纸和矿泉水,然后卖给一些回收商,山上无人采摘的山货也是能采就采。

这次,老天总算是垂怜了他一回。

终于等来命运的垂青

正当韦仁龙拼命挣钱之际,扶贫工作人员李星乐知道了他的情况后,立即向广西电视台《第一书记》汇报。

这是韦仁龙第一次在摄像机前露面,却没有表现出任何的畏惧,反而将自己的经历娓娓道来,从来没有抱怨过这个世界对他的不公平,反而坚定的与命运抗争。

有关访谈及报导发表后,在民间引发强烈反应,许多热心的市民纷纷向韦仁龙捐献衣物、书籍及食品。

学校还为韦仁龙减免了相应的学费、伙食费,甚至还有不少企业家主动提出要帮助他读完大学。

对于所有人的帮忙,韦仁龙只能加倍的用功读书,不辜负所有人的期望。

韦仁龙在所有人的关怀下,稳步前行,初中,高中,他都是年级第一,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成绩而沾沾自喜。

韦仁龙在2020年高考中以707分被北大录取,完成了一次辉煌的逆袭。

终于,韦仁龙没有让过世的父母们失望,他终于从大山中出来了。

但是,下山也意味着分离,韦仁龙即将告别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家。

“无论天涯海角,此地都是我家,你待我如何,我都不会忘......”韦仁龙跪在继父的墓旁,泣不成声。

北京大学方面了解到韦仁龙的状况后,便开始了一对一的帮扶。

韦仁龙再次感觉到了来自于这个世界的温馨,他决心将来要回报社会,感谢所有对他有帮助的人们。

结语

梅花香自苦寒来,韦仁龙历经磨难,最终凭借自己的奋斗,博得了美好的前程。

韦仁龙的未来,还很漫长,未来永远都是充满了希望,希望每一个人,哪怕是在最黑暗的时候,心中都要怀着光明。

0 阅读:0

回顾过往读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