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状元洪钧传奇

文化愿补不足 2025-04-29 06:20:36

洪钧

洪钧出身在一个商人家庭,本是个本本分分的读书郎,后来家道中落,父亲不得不让洪钧放弃学业而转学做生意。但洪钧却对做生意没有丝毫的兴趣,于是便再三请求父亲想继续读书。父亲答应了洪钧的要求,从此,洪钧更加刻苦地读书,先考上生员又考中举人。后于同治七年(1868)的时候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那一年,洪钧正好是而立之年30岁。他还住进了清朝曾经循郡王府里生活。

经历过读书苦的洪钧,在仕途上可谓是一路顺畅、官运亨通。同治九年(1807),洪钧出任湖北学政,后来参与编修咸丰朝《实录》,被赐花翎四品衔。后来迁翰林侍讲、侍读,提督江西学政。历任右春坊、侍读学士、侍讲学士。

洪钧字

到了光绪十三年(1887)的时候,洪钧充任出使俄国、德国、奥地利、荷兰四国的外交大臣,成为了中国古代状元中唯一的外交官。从此洪钧开始了他的外交官生涯。

洪钧在出国期间,不仅对国外的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了认真的考察,对欧洲各国的形势也是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并且还预测到欧洲即将爆发战争。洪钧向慈禧太后报告自己的预测,并向朝廷建议,中国应该抓紧时机修明政治,讲究军备。后来,欧洲果真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这也充分证明了洪钧政治预测的准确性。

洪钧

洪钧是一个特别喜欢研究历史的人,其在国外担任驻外使臣期间,更是在元史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译员的帮助下,洪钧充分利用外国著作,补证史实,为元史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在经过数年的努力之后,洪钧还编撰了《元史译文证补》三十卷,而这本书也奠定了洪钧在中国史学研究上的地位。他还改革了中国电报字码,使之与国外的大致统一,这样一来,不仅方便了与国外的交流,而且还为国家节省了巨额的通讯费用。

光绪十六年(1890)的时候,洪钧回国,晋升兵部左侍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洪钧一生仕途坦荡,可最终却是因为一些小事情而抑郁至死。

洪钧在国外的时候曾经花重金买了一张俄制中俄边界地图,经过校勘刻印后交给朝廷。但由于对俄文的不通,所以错将帕米尔地区许多卡哨划出了中国国界,划入俄国国界。后来这张绘错的地图被沙俄公使馆收集了起来,并拿其作为中俄两国边境争端的“证据”。这就是帕米尔中俄争界案。此案一发生,洪钧便遭到了众官员们的联名弹劾。因为这件事情本来就是俄国方面的“无赖行为”,所以在经过总理各国洋务大臣的极力排解后,事实被弄清,帕米尔中俄争界案也就此告一段落,中国并没任何的损失。然而洪钧还是因此受到了沉重的打击,终日在悔恨中度过,郁郁寡欢,后抑郁成疾,于光绪十九年(1893)在北京病逝,终年55岁。

洪钧故居

0 阅读:3

文化愿补不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