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鸣春涧中---王维

怀霖济物 2022-11-29 20:19:44

唐朝的几位著名诗人,李白、杜甫、与王维,都各有各的哲学特色。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有浓厚的道家风采,李白的诗【月下独酌】,尤其有道家人与宇宙,不分彼此,合而为一的思想特色。

【月下独酌】诗中,起始与最后的句子如下: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在诗仙李白的概念中,所谓的【月下独酌】并不孤独。自己本人,加上明月,以及自己的影子,形成了三个主体,这三个主体,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在醒与醉之间,彼此的聚散离合,十分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既是有情,也是无情,既在天上,也在人间。这就是李白诗中所谓的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的含义。

杜甫的一生在乱世中颠沛流离,他的感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有浓厚的社会主义思想,杜甫对于社会阶级的不公不义,着墨至深,杜甫的名句,不论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或是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都是对于社会贫富悬殊问题,做出的控诉。

代表佛家思想的唐朝诗人,主要的就是王维了,王维字摩诘,佛教有个经书,叫做【维摩诘经】,从王维的名字,就可以看出王维与佛学的机缘。

我对王维的最早印象,来自初中的课本,我们初中课本中,有二首王维的诗,都留给了我深刻的印象,一首诗叫做【相思】,或是题为【江上赠李龟年】,诗如下: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红豆产于中国的南方,结实鲜红浑圆,晶莹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镶嵌饰物,传说古代有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又称红豆为相思子。

这首诗,因为也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应是王维给朋友李龟年的赠别诗,李龟年是唐玄宗时期著名的音乐家,是王维的好友,王维这首诗,借着南国的红豆,来委婉描述他对好友的赠别与思念之情,初中课本中,另一首令我印象深刻的王维的诗,是【观猎】诗,诗如下: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这首诗风格明快,反映出王维当时开朗的心情,王维29岁中进士,能诗能画,通晓音律,才华很高,王维写这首《观猎》诗的时候,担任朝廷的监察御史,监察御史的权限很广,掌分察百僚,巡按州县,狱讼、军戎、祭祀、营作、太府出纳等事宜,王维因为工作的需要,曾在渭城住过一段时间,渭城在渭水的北岸,在秦时称作咸阳,到了汉朝,改为渭城,渭城离当时的京城长安不远,我想象在当时,应该有个大规模的军营在此驻军,王维才会有机会在渭城观赏将军出猎,并且是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在我们初中音乐课本中,有首脍炙人口的歌,也是王维在渭城时期,所写下的著名作品。这首诗名【送元二使安西】,安西,指的是唐代的安西都护府,在今天新疆库车附近,这首诗是王维写给好友元二(姓元,排行第二),去西北边疆的赠别诗,这首诗写得极好,经过乐人谱曲,广为传唱,叫做【渭城曲】,诗如下: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在唱这首歌的时候,为了要呈现反复劝酒的情景,这首歌会反复叠唱,或者是分几部反复叠唱出离别之情的无限依依,一般我们也把这首反复叠唱的【渭城曲】,叫做【阳关三叠】,我想,【渭城曲】,或者说【阳关三叠】,应是王维最为人所熟知的代表作了。

每个人似乎都有它的宿命,公元755年,唐朝发生了安史之乱,次年,安禄山攻占长安,虏获了王维,王维被安禄山胁迫作了他的官员,成了唐朝的逆臣。安禄山兵败后,王维应受处罚,王维的弟弟王缙,请求削减自己的官职,来赎解王维的罪过,王维得到了赦免,但是,王维在政治上的挫折,加上妻子的去世等,造成他心灵上的创伤,之后,王维致力于钻研佛学,王维后期的作品风格,因而有了浓厚的佛家与退隐思想。

有一首诗,应是王维经历沧桑之后的作品,诗名是【酌酒与裴迪】很明显,这首诗是王维与好友裴迪,相互酌酒劝饮的作品,我很喜爱这首诗,其诗如下: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这首诗中的经典句子是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白首相知犹按剑,说的是两人相交一生,头发都白了,你还是别相信他,他仍是有可能会加害你的,朱门先达笑弹冠,说的是你的好朋友得意了,青云直上,要是你盼望他来提拔你、帮助你,只不过是换得他的耻笑罢了。

比较王维早期的【渭城曲】,与晚期的【酌酒与裴迪】,两首诗都是在劝人进酒,晚期的诗中含义,比早期的要沧桑苦涩得多了。

这首【酌酒与裴迪】诗,没有被选录在【唐诗三百首】中,也没有出现在学校的教材里,所以不为人所熟知,我是在金庸的短篇小说【白马啸西风】中,第一次读到这首诗中的句子,金庸在小说情节中,引用了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做为一幅对联。

我觉得这两句话,写的十分深刻,于是,我花了些时间,终于找寻出了这首王维【酌酒与裴迪】诗的全文,对于这一类文学作品的小小钻研,我是乐在其中。

王维的晚年,外号诗佛,他的一些诗,很有佛学意境,我们可以来欣赏他的二首颇有涅槃意味的诗,其中一首诗名【鹿柴】,诗如下: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诗的意思是说,空旷静寂的山间看不见人影,似乎是听到了有人说话的声音,夕阳余晕反射在林木深处,余晕的回光,又掩映在空山深林的青苔上。

另一首诗名【鸟鸣涧】,应是诗佛王维的压卷之作了。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首深具佛学意境的诗,值得各人各自去好好的参悟、想象与品味,各人的感受,应是各自不同。

王维的一生,写了很多首诗,在本文中所提到的,只是王维诗作中的一小部分,诗人作品的风格与内涵,都会受到诗人的人生际遇,与诗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心境的影响,我觉得王维早年与晚年的诗,风格与意境变化之大,尤其明显。

春涧潺潺,从幽谷小溪流注大江,再从大江汇入海洋,每一个阶段,有每一个阶段的风貌状态。溪水之声、江水之声、与沧海之声,各自不同,我所选取的王维的诗,从【相思】,【观猎】,【渭城曲】,一路走来,到【酌酒与裴迪】,以至于【鹿柴】,【鸟鸣涧】,王维的诗的风貌,从轻快温婉,到沧桑苦涩,再到更晚期的微光返照、静谧祥和,也算是另一层意义的时鸣春涧中的生命流淌之歌了。

0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