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朝鲜战场的硝烟还未完全散去,中美朝这边呢,已经就停战协议基本达成一致了,就剩下军事分界线和战俘问题这些小细节还没定下来。大家都盼着能早点停战,让战士们歇一歇。
可南朝鲜总统李承晚却不干了,这家伙坚决反对停战。他耍起了坏心眼,扣留了2.7万名中朝战俘,还煽动老百姓搞示威游行,就想搅黄这停战谈判。而且啊,他的胆子越来越大,居然叫嚣着“南朝鲜要单独北进”,还威胁美国说:“要是美军留下,就得用飞机大炮掩护南朝鲜军进攻。”更过分的是,他直接单方面退出了谈判,这协议就签不成了,停战谈判一下子陷入了僵局。

彭德怀赶紧把这情况向毛主席汇报。毛主席一听,眉头一皱,当机立断决定推迟停战协议签字。他还着急地问:“杨勇兵团到哪了?”毛主席这是想着,得给李承晚来点厉害的,用军事打击把他彻底震慑住,同时也给美国施施压。
这时候啊,周总理提议启用杨得志、杨成武、杨勇这三位名将,也就是大家说的“三杨开泰”。毛主席一听,行啊,就任命杨勇为志愿军第20兵团司令员,集中兵力准备发动金城战役。
杨勇本来都觉得停战谈判快结束了,自己这一趟怕是白来了,还感叹“白来一趟”呢。没想到李承晚这一闹,反倒给他送来了战机。他接到命令后,麻溜地带着20兵团,这兵团里可有5个军呢,迅速集结到了金城前线,成了这次战役的主力。

战役一开始,志愿军那火力可猛了。一下子投入了1100门火炮,其中还有厉害的喀秋莎火箭炮。首轮炮击就发射了1900吨炮弹,直接把南朝鲜军的阵地炸得稀巴烂。
杨育才带着侦察班更是干了一件漂亮事,他们奇袭“白虎团”指挥部。你想啊,这指挥部就相当于军队的脑袋,脑袋被打晕了,这军队还能有啥战斗力?一下子就把敌军的指挥系统给瓦解了。
这一仗打了15天,志愿军那是大获全胜,歼敌5.3万,战线都往前推进了9.5公里。这可把美国给吓住了,赶紧明确表态要约束李承晚。
到了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终于签署了。这金城战役啊,可是抗美援朝的最后一战,用军事上的胜利让停战协议板上钉钉,谁也别想再反悔。
从国际影响来说,咱中

国通过这一仗,展示了对朝鲜半岛局势的掌控力。李承晚本来还想着“挟美自重”,这下子幻想全破灭了。这也为后来半岛的稳定打下了基础。
毛主席急调杨勇兵团这决策,那就是对李承晚挑衅的强力回应,充分体现了“以战促和”的战略智慧。杨勇兵团行动迅速,战役打得漂亮,成了朝鲜战争收官的关键转折点,这一战,永远留在了历史的长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