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位里,领导叫你小黄小李,说明关系浅;叫你全名的,代表关系一般;如果叫你小名或者开玩笑的称呼,那这关系

懒散的梁十七 2024-03-16 19:49:08

大家好,我是十七。见字欢喜~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同时期待您的关注

在体制内,不同性格的人会有不同的习惯、喜好和相处原则,但在待人接物,处理事务这一块,基本上都是相同的或者是存在一定相似之处,差别不大。

今年,我50多岁了,坐在办公桌里,刚签好文件,小张取走文件,轻轻地带上了门,隔绝了门外因为忙活着手上工作不断呼叫、交流的声音。

我不由地想起了以前的自己,从被称呼黄XX同志到小黄、黄科长、黄副主任、黄主任、黄书记等等的变化。

在体制内,一般有三种固定而又不同的称呼,领导称呼对方的方式代表着领导与那位同志之间的关系疏密,而称呼的变化同时代表着双方欢迎的微妙变化。

这是体制内一种默认的方式,也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一种人情世故。

比如:

“张扬,主任说那份工作汇报中的数据有些差错,需要重新好核对,你抓紧核对一下哈。”

“杨副主任啊,这份工作汇报中的数据不对啊,要不您重新核对?”

“小小张,帮我去文电科取份文件过来喂!”

刚进体制内,初步相互认识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彬彬有礼,规规矩矩,以全名+同志相称。

那个时候我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得小萌新,对所学的业务和所负责的事物一窍不通,整天内心恐慌,束手无策。

幸好科室负责人张科长对待下属比较好,我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都耐心给我讲解,教我如何去完成。

一开始,体制内大多数人都称呼我为黄某某同志,只要张科长笑嘻嘻地叫我小黄。

后面他们称呼我小黄的时候,张科长称呼我为某某。

这有两个原因吧,一是我们两个人年龄相仿,二是也代表张科长对我的欣赏和期待,寄予些许厚望。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在张科上的细心调教和耐心帮助下,我逐渐成为科室里一名业务强人和得力干将。

自从我得到了成长,提升了业务能力,成为科室内得力干将以后,单位内很多人,不管是熟悉还是不太熟悉的人,再也不叫我黄某某同志了,改叫某某。

叫得可亲切了,感觉像是处了很多年的好朋友一样,我慢慢习惯了这种被领导和同事捧在手心的感觉。

时光冉冉,过去了几年,我提拔为科室副科长,坐到了中层领导的位置。

新来的同事或之前不熟悉的同事,都已开始改口,叫我黄副科长。

甚至有时候在没有我大的领导在或者私下的情况下,他们直接叫我黄科长。

偶尔也有一些新来的同事,因为紧张,胆怯慌张地叫我一声黄主任。

说实话,一开始实在不太适应这种感觉生分的叫法,但是想到这也是对我职务的一种尊重和认可,我就慢慢地坦然接受了。

想起以前的事情,历历在目。看到自己名字和称呼的变化,我恍惚领悟到体制内的叫法,原来无论是黄某某同志、小黄、某某、黄副科长、黄科长等等,都是透露着我与称呼我的人彼此之间关系变化中的要千丝万缕。

这些称呼承载了前辈欣赏,同事捧场,后辈尊敬种种关系友谊。但就是这一层层不同的称呼和关怀,跟着我走过了这二三十年的工作历程。

在体制内,单位就像一个由来自五湖四海朋友组成的大家庭,彼此之间关系远近、疏密、好坏的程度大多数都是从一声声不同的称呼中表现出来。

同事之间的称呼的口吻从欢快戏谑变成严肃尊重,我知道我们之间少了些许亲近,却在我们之间呈现了对彼此的尊重和认可。

咱们的人生就是如此,随着时间的流逝,彼此的成长,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难眠会有疏离远近。

但是,我相信我们骨子里曾经那一份真诚永远是最高贵的、最难忘、最让彼此珍惜的。

无论是职务的高低,还是身份的变化,我都希望我们能够真诚平等的对待彼此,珍惜相遇这种来之不易的缘分。

最后,回顾自己从初生牛犊不怕虎地踏入职场,到现在圆滑周到、处事不惊的老油条。在体制内,领导叫你小黄小李,说明关系浅;叫你全名的,代表关系一般;如果叫你小名或者开玩笑的称呼,那这关系已经处好了。

文章看到这里了,别忘了在右下给梁十七点赞、收藏、转发、关注支持哟!

0 阅读:48

懒散的梁十七

简介:专注分享体制内职场、人事、经验、感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