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保研清华、华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她们在毕业季携手捐出奖学金

武汉发布 2024-05-13 09:29:43

张晓康,保研至清华大学;陈佳蕙,保研至华中科技大学。5月10日,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毕业生晚会现场,这两名女生将所获得的共计10000元“周骏奖学金”捐赠给学校,回馈学校对自己的培养。其中,部分奖学金已用于购买一面正衣镜和其他纪念品,意在期望同学们能“正衣冠,昂首向前”。此前,在2023年毕业季,该校就有毕业生向母校捐赠了10万元。

张晓康(左)和陈佳蕙(右)

当了三年小老师,顺利保研清华

“我们班同学们成绩都很好,刚分班的时候,我的成绩其实是倒数。”就读金融学类计算机双学位2001班的张晓康回忆说。进入大学后,张晓康把学习放在首位,大一上学期高数就取得了99分的成绩。

因优异的数学成绩,张晓康加入学院组建的“伴学坊”团队,成了第一届的小导师。为了给同学们讲好课,她经常要反复备课多次,还和团队成员一起交流。

“伴学坊”上课

每周日晚上,张晓康就在学院教室给同学们上小课,最初前来听课的只有几名同学,慢慢地前来听课的同学越来越多,期末复习周时常有20多名同学前来听课。“伴学坊的规模越来越大,小老师也越来越多,现在已有69人了,我们累计上线了300余期‘每日一题’微讲解,组织开展了108期数学辅导,已有1400人次的同学参加了学习沙龙活动。”张晓康说。

伴学坊的经历也正向激励了张晓康的成长,推动了她思维的转变,学习方法的转变,让她对于知识框架的搭建和重点的把握有了更为熟络的经验。她的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大一时均分93分,大二时95分,大三时97分,大学期间6门课程满分,70余门课程满绩,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

张晓康

“在伴学坊,我找到了很好的伙伴。”张晓康与伴学坊的朋友们合作申报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获得国家级优秀结项。她还参加了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团队定制化搭建《科创链AI-科技成果转化与交易区块链平台》,斩获国家级铜奖、湖北省金奖。“这次比赛对我锻炼很大,是一次专业知识的实践,我主要负责了数据库搭建工作,真正运用了金融+计算机的知识。”张晓康说。

凭借优异的学习成绩和丰富的实践经历,目前张晓康已保研至清华大学。她所在的伴学坊团队第一届小讲师团队共9人,8人升学至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顶尖名校,1人入职世界前50强公司。

与中小学生当笔友,保研至华科大

热爱文学的陈佳蕙,大学期间一直通过文字的力量鼓舞着求学路上的中小学生。自大一起,陈佳蕙就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各类书信支教活动,和数名来自全国多地的同学们保持着书信往来,累计寄出了近40封的信件。

在每封信里,陈佳蕙都会向这些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大学生活和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承载着千字的信封从中南大出发,寄往湖北武汉、湖北鄂州、湖北恩施以及甘肃酒泉等地。

中小学生的信

“尺素传情深,片箴寄心长”,薄薄的一封信寄托的不只是文字,更是其中的情谊。信件往来间,陈佳蕙与这群孩子们的情感联系愈发紧密。2022年,陈佳蕙得知了毕业于华科附中的祁泽然的好消息,她考上了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如今,陈佳蕙通信的多位孩子都已考上大学。

陈佳蕙的大学生活同样是忙碌的。2022年暑假,陈佳蕙参与了联合国训练研究所实训,修读《国际公务员管理胜任力培养》《联合国组织架构与人才战略》等课程,撰写科研报告。

每天晚上9点多,就是陈佳蕙开始忙碌的时候。她通过线上参与联合国训练研究所的相关会议,与外国友人展开跨时差的学习交流。由于所处空间不同,以及屏幕里早与晚的同时存在和与会人员的肤色差异,她认识到了跨文化交流的魅力。同年暑假,陈佳蕙还入选了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线上修读香港中文大学《媒体艺术与社会性别》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创新实践与领导力》课程,最后以满分结课。

陈佳蕙

文学和英语一直是陈佳蕙的爱好,大学期间她还获得第38届“楚才写作大会”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英语四六级成绩均拿到600+的高分。目前,陈佳蕙已成功保研至华中科技大学。

感恩母校,她们携手捐赠奖学金

“没有金融学院各位老师的帮助指导,同学们的陪伴支持,我们两个其实是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绩,我们商量了下把这份奖学金捐献出来回馈学校。”5月10日,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毕业生晚会现场,张晓康和陈佳蕙一起将“周骏奖学金”捐赠给学院。

活动现场

回忆大学四年,张晓康始终难忘恩师的指导。在感到焦虑迷茫时,张晓康会主动寻求老师们的帮助。她与冀志斌老师的交流往往在课后,跟穆帆老师的交流更多在办公室,无论时间长短,老师们都会根据自身经验和对学生的了解给予张晓康正向积极的疏导。“我能感受到的是金融学院的每个老师,只要你去问,他们都很愿意去帮助你”张晓康说。

陈佳蕙也表示,大学四年,学校这个平台给了自己诸多成长的机会。她回忆,参加联合国训练研究所实训项目和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都是通过老师推荐报名。“如果没有老师和同学们的前期策划和宣传,我可能接触不到相关的项目。”陈佳蕙说。

目前,两位学生捐赠的奖学金用于制作的镌刻了全年级同学名单的正衣镜已在学院大楼摆出。“我们希望学弟学妹们都能正衣冠,昂首向前,奔赴美好未来,同时也记住自己在大学的美好时光。”陈佳蕙说。

正衣镜

“她们两个同学是我们优秀毕业生的代表,优秀学生党员的代表,有扎实的学问和本领,更有一颗感恩之心。大学四年,她们在奉献中成就自己,真的做到了德才兼备。”金融学院辅导员老师穆帆说。

金融学院党委书记汪平介绍,金融学院作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始终以培养“又红又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拔尖经济人才”为目标。未来,学院本科生学生工作将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走深走实,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 实习生 张伊婷 刘嘉慧 通讯员 朱诚蕾 穆帆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