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农(1687-1763)水墨蔬果册

工艺美于心 2024-05-24 14:16:39
金农 水墨蔬果册

册页(十六开),水墨纸本

画:17.5×23.5 cm,约0.4平尺(每幅

跋:20.5×29 cm,约0.5平尺

创作年代:乾隆丙子(1756年)作

这十六开作于乾隆二十一年丙子(1756)的《蔬果册》,正是金农七十岁之际就着僧厨里的菜羹“以最单纯的技法描绘那些极为浅近、身边随处可得的风景”的代表佳作。它所描绘的对象分别为香橼、枇杷、杨梅、春笋、菱角、茄子、莲蓬、藕片、西瓜、葫芦、石榴、木瓜、萝卜、芋头、豌豆、灵芝,除了灵芝稍显珍贵外,基本上就是一桌稀松平常的素菜水果宴;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它们就来自三百年前扬州寺庙厨房角落中一个破洞的竹篮里、一张歪腿的木桌上根本不为人所关注的生活场景。而“每幅或题小诗,或著数语,风趣横生,总之无一凡近语”,一看就是他那种尤自珍惜的作品。

(一)叠见三元。曲江外史。

(二)夜打春雷第一声。满山(新)笋玉(棱棱)。买来配煮花猪肉,不问厨娘问老僧。稽留山民画诗。

(三)夜潮才落清晓忙,摘来堆盘纤手尝。杨家之果多甘浆,消受山中五月凉。七十老丁画诗书,丙子九月。

(四)枇杷熟时。用易元吉画法画之。寿门。

(五)两头纤纤出水新,无浪无风少妇津。斜阳如旧,偏不见采菱人。曲江外史写意,并题长短句。

(六)《酉阳杂俎》云:白茄种出新罗,西明寺僧院中有之。宋黄鲁直《咏银茄诗》有“君家水茄白银色,殊胜郊外紫彭亨。蜀人生疏不下箸,吾与北人俱眼明。”可谓善于形容矣!昔邪居士画记。

(七)红衣落尽碧池雨,房中抱子侬心苦。郎不来兮共谁语。曲江外史小笔,并赋《秋池曲》。丙子九月。

(八)今年池中藕,明年池中花。玲珑疑镂玉,碧落是仙家。曲江外史,丙子九月画。

(九)行人午热,此物能消渴,想见青门门外路,凉亭侧,瓜新切,一钱便买得。金二十六郎戏笔并题。

(十)一壶千金。百二砚田富翁。丙子九月。

(十一)安石榴,一石直牛,子多衮衮皆公侯。龙梭旧客漫笔并题。

(十二)宣州木瓜香扑人,斋中清供无点尘。此时宜对光头僧。昔邪居士漫笔,丙子九月。

(十三)山萝菔,割玉之腴味最清。谱食经,东坡居士骨董羹。曲江外史画于九节菖蒲憩馆。

(十四)雪夜深,煨芋之味何处寻?啖一半,领取十年宰相看。心出家盦僧写生。丙子九月。

(十五)豆叶青,豆花白,豆荚肥,秋雨湿,想见田家午饭时,此中滋味,问着肉食贵人全不知。百二砚田富翁写并题。

(十六)斋房芝,良常山中生食之食之,七孔皆光明。乾隆丙子九月,杭郡金农画小册十六幅。

金农 (1687-1763)

水墨蔬果册

丙子(1756年)作

水墨纸本 册页(十六开)

画 17.5×23.5 cm.约0.4平尺(每幅)

跋 20.5×29 cm.约0.5平尺

钤印:金吉金印(三次)、金吉金印、寿·门(二次)、金农、寿(二次)、农(三次)、生于丁卯、生于丁卯、冬心先生、古泉(1-7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金农》16、29、28、8、1、2、22印,590页)

鉴藏印:李筠闇秘箧印、晴窗一日几回看、筠盦醉心之品、五云双星研斋、小圃所藏、正学长乐、昌伯心赏、昌伯珍玩

出版:《金冬心花果妙品》(西湖伊兰题),民国珂罗版。

著录:《扬州八怪题画录》,第105-107页,江苏美术出版社,1992年。

说明:

1.据签条、鉴藏印而知,是册迭经桂林画家李吉寿(次星)、李瑞清弟李瑞荃(筠盦)、儿科翘楚徐放(小圃)、沪上律师张正学(昌伯)、画家吴待秋及儿子吴青门相继鉴藏,现由吴氏后人首次释出。

2.是册有珂罗版行世,具体出版信息不详,仅见封面题有“金冬心花果妙品”,款署“西湖伊兰”。查阅资料,题字人应为清末女作家、书法家董晳香(?-1936,一作晰香)。其原名康,以字行,别号西湖伊兰,浙江杭州人。当时有其题扉的珂罗版书画册多见刊行,如1922年文明书局刊印的《沈石田灵隐山图卷》(刘蓉藏)。

此类无出版机构的私印书画册在当时的上海并不罕见。此册既无张正学鉴藏印,亦无吴昌硕题跋,故当在1926年以前出版,且根据印刷技术来看,为较早的珂罗版印刷,由此而推,这本珂罗版或是李瑞荃所出,并邀董氏题写书名,其宝爱之心可见一斑。

0 阅读:0

工艺美于心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