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丁晓,将系统辩证脉学与方剂学相结合,得到了广泛认可和推崇

老姚说健康 2024-04-01 10:30:39

丁晓是一名中医学博士,今年37年。虽然年轻,但是山东可是名气很大,她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扁鹊脉学诊法”的传承人,也是“系统辨证脉学”创始人齐向华的嫡传弟子。同时,还是山东中医药大学华佗班、仓公班的临床指导老师。

丁晓2005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东省中医药大学, 2009年成为山东中医药大学齐向华教授的研究生,2016年成为“系统辨证脉学”的传承人。

“系统辨证脉学”是由齐向华教授所创立。齐教授在传统脉学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生理学、心理学和物理学知识,对中医脉象的时间、空间、能量特性等进行量化分析,再用中医理论对各种脉象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剖析,进而制定一一对应的诊疗方案,是一个集诊断、治疗于一体的“系统医疗”方法。

同时,该方法还有“心中了了”“指下易明”的特点,具有非常强的易学性、实用性,从而得到中医学术界、中医从业者和脉诊爱好者的广泛认可和推崇。

在长期的使用之中,丁晓发现“系统辨证脉学”有一个不足之处。那就是很多人虽然掌握了“系统辨证脉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但是常常在选择方剂时,没有精准的办法。

丁晓于是进行了艰苦的研究。如何寻找切入口?在多年的临证过程中,丁晓意识到,方剂作为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参照,应该与“系统辨证脉学”有着非常紧密的对应关系。

系统辨证脉学能够全面反映疾病的特点,并且能够与疾病的病因、证候、病机等一一对应起来关系。中医的每一首方剂,都有“君、臣、佐、使”的结构,这些结构同样与疾病证候等能够对应起来。所以,系统辩证脉学肯定可以与方剂对应起来。通过艰苦努力,丁晓终于取得突破,建立了两者相融合的诊疗体系。

丁晓有自己独特的中医学术思想。她认为,人不仅仅是“形神合一”的独立机体,也是一个自然人和社会人。人生病了,医生不仅要帮他找到治疗方法,消除症状,更在找到病因。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出问题了,还是还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出问题了?这种问题,是导致人体“神”不和谐了,还是“形”不和谐了。

这是作为一个中医必须要做到的,这也对应辨证的三个层次:审因、辨神、辨形,治疗时也有三个层次:治因、治神、治形。丁晓完全打通了这几个层次,她不仅可以看患者的病,而且看到过去的病、现在的病和将来的病,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丁晓著有《抓主脉巧临症:方剂“脉—证—治”实战图解》一书。

注: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27
评论列表

老姚说健康

简介:分享健康知识,愿你一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