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生前4次拒上人民币,为何最后人民币上还是有毛主席像?

红色先驱 2024-03-23 10:15:50

“在这个国家里,威望最高、能指挥所有人的人只有毛泽东”,这是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在访问中国,见过毛主席后说过的一句话。后来到90年代,伴随中国的崛起,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但是知名度却一直打不开。原来是外国人除了能认出人民币上的阿拉伯数字,其他包括汉字、人像等都认不出来,当人民币混杂在诸多国家的纸币中时,人们更无法一眼就认出来,这对提升人民币的知名度来说显然并不利。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决定对人民币进行改版,印上“威望最高”的毛主席像,很多外国人或许不认识人民币,但他们却认识毛主席。

如此这般,毛主席的头像就这样印在我国的第四套人民币之上,但是在此之前鲜为人知的是,其实早之前就曾有人提议将毛主席的头像用作人民币图景,但却都被毛主席拒绝了。毛主席生前,曾4次拒上人民币。第一次,是在1947年,当时正处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向战略相持阶段转变的关键时期,董必武奉毛主席之令赴河南参加华北财经会议。

会上,众人就货币统一政策展开商讨,“人民币”以及管理人民币的“中国人民银行”的称呼也就是这时候定下来的,至于人民币的图案设计,根据国外货币习惯将开国领袖头像用作货币图景的方式,我晋察冀边区印刷局的两名设计师也遵循此例,先后设计了7版人民币票样,每版上都印有毛主席像。而就在毛主席看到呈上来的人民币票样后,却说了这样一句话,他说:“票子由政府发行,不是由党发行。我现在是党的主席,不是政府的,既然叫人民币,就要体现人民的风采,所以票子上不能印我的像。”最终,经由董必武裁定,人民币图景不印毛主席像,改为解放区工农业生产的画面。

第二次,是在1949年,此时,新中国已经成立,毛主席也已经成为政府主席,这个时候,鉴于第一版的人民币相对较粗糙,中央决定对人民币进行改版。时任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科科长石雷于是提议,这一次在人民币上印上毛主席像。而后,石雷的这一提议经由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南汉宸向毛主席提及,征求他的同意。但是,毛主席却再次拒绝了。原来,毛主席早在“赶考进城”之前,便规定,“禁止用领导人的名字命名任何公共设施,如地名、城市名、工厂名等”。因此,毛主席坚持认为,即便他已经当了政府主席,也不能上人民币,如果上了,那便是违反规定。

第三次则是在1950年,又值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改版人民币,这一次还特别请来了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进行设计,而这一次毛主席的拒绝更直接,早在人民币设计工作开始之前,毛主席便提议强调,不用他的头像作为人民币图案。后来,因为人民币图案选定了天安门,而天安门上有毛主席像,自然被画了进去,但是主题是天安门,毛主席像并不突出,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元素,而毛主席还是拒绝了,最后只能统一将毛主席像去掉了。第四次则是在1967年,这个时候,新中国成立已经18年,人民币历经几次改版却始终没有印毛主席像,人民群众不乐意了,事情甚至引起了国务院的注意,并反映到了毛主席那里,但是毛主席还是不同意就自己的头像印在人民币上。最后,群众们只能表示尊重毛主席的意愿。

而等到我国设计发行第四套人民币时,毛主席像最终还是上了人民币,只不过是以侧面,并且和周恩来、刘少奇以及朱德等4位共同上的方式。当时设计师事先知晓毛主席像不上人民币的惯例,原本不抱希望,结果设计却被通过了。再等到1999年我国发行第五套人民币,作为对新中国成立50周年的祝贺,同时也为表达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深切怀念。

这一次,中央最终决定,将毛主席独一人的头像作为所有人民币的正面图景。结果可想而知,人民群众异常欣喜,与此同时,人民币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也大大增加。至此,毛主席像作为人民币正面图景的这一无数人民群众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29 阅读:4118

红色先驱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红色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