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中国不敢抛美债?美方大笔一挥,砍掉联合国经费,领事馆或关门

浩舞默话 2025-04-27 11:17:40

特朗普对中国加征关税的戏码又来了!

可虽然此时他表面上装得无所畏惧,但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当下美国心里其实一直都在打鼓,生怕哪天东大就开始大肆抛售美债。

众所周知,作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之一,东大手里现在攥着的美债,那绝对是张无可替代的王牌。

将来一旦美国将东大逼急了,造成我方大规模抛售美债,那分分钟就能让美国的财政直接崩盘。

如此一来,别说是会引起美国政坛的大动荡,就连特朗普目前所日夜期盼的制造业复兴美梦,也将随之破碎。

而除了特朗普,近些天耶伦也是整天嚷嚷着,“东大绝对不敢轻举妄动”,似乎是在赌东大不会在这个关头大规模抛售美债。

但实则,他的这句话比起“陈述事实”,听着更像是在给自己打气。毕竟谁都清楚,要是东大动真格的,华尔街立马就得乱成一锅粥。

更讽刺的是,在东大还没真正出手之际,特朗普就早已陷入了“内忧外患”的窘境。

见此情形,特朗普只能一边坚守住,中美贸易战的最后一丝博弈底线,同时在外疯狂削减外交开支。

这不,在他上任还没几个月的疯狂“作死”下,很快非洲的大使馆就要关门大吉了。如下现状,不就是此时美国“兜比脸还干净”的最好证明?

至于眼下这场中美对决,谁能笑到最后尚不得知。因此现在大家关注的重点更多在于,接下来中美两国之间,到底是谁会最先亮出底牌?

在美国对华关税层层加码的大背景下,东大会不会率先祭出美债这个杀手锏?

东大目前所持美债的策略

根据美国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东大所持有的美债总额,约为7843亿美元,较上月增长了近200多亿美元。

因此从表面上看,虽然目前中美之间还在打关税大战,但似乎东大此时此刻仍在持续为美债“输血”。

那么真实情况果真如此吗?实则不然!

首先,如果细究东大近些年来,所持有美债的长期发展趋势,可以看到的完全就是另一番图景。

自2011年以来,东大已累计减持超5500亿美元的美债。

其中光是2024年一年,东大所抛售的美债规模就高达570亿美元,创下了自2009年来的历史新低。

更关键的是,若计入香港、台湾等地区,以及东大通过卢森堡等“马甲账户”间接持有的美债,这个金额可能还会更加夸张。

但同时,虽然现在东大已经在陆续减持美债。但实际上,当下东大所具体持仓的美债总量,仍高达1.4万亿美元,远超日本的1.1万亿美元。

显然,对比日本,东大目前依旧稳居“全球最大美债持有主体”位置。因此不少人在评价东大现阶段持有美债的这种规模时,都愿意将其称之为“明减暗持”。

而东大如此操作的背后,暗藏着的正是中美金融博弈下的深层逻辑:

在现在的国际金融市场,东大愿意逐年递减自己手中的美债持有量,无非是想从之前的“被动防御”,一举转变为当下的“主动破局”。

诚然,在近些年的发展中,东大对美债的减持绝非一时兴起。

尤其是在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后,东大已经逐步意识到过度依赖美元资产的系统性风险。

至于2022年俄乌冲突中美国冻结俄罗斯外汇储备的行为,更是为东大敲响了一记警钟:

在美元被逐渐武器化的当下,东大必须尽快减少手中美债的总持有量,然后加速外汇储备的多元化。

只有这样不断强化“去美元化”的全球金融布局,东大才能在关键时候,既巧妙地规避掉一些潜在的地缘政治风险,为本国经济和金融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又能为未来人民币的国际化蓄力。

那么,为何在目前中美关税大战已经打到如此局面的情况下,东大还不全面抛售美债?

美国债务帝国的软肋

首先,抛售美债并非是一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简单操作。

当前东大在逐年减持美债的同时,也得让自己手中握有足够让美国忌惮的美债数额。

否则,一旦东大手中所持有的美债在全球占比不足,遇到特殊情况时,即便全部抛售,也无法撼动美国的债务根基,就无法再通过美债来拿捏美国。

因此,目前东大在美债层面所实行的“明减暗持”策略,更多的意义在于随时把控美国这个全球最大债务帝国的软肋。

要知道,在现在的国际金融市场,只有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渐进减持,才能一边在避免较大的市场风险的同时,一边持续向债务国施压。

其次,对美国而言,东大何时抛售美债、抛售多少美债,远不如“东大打算抛售美债”这个举动,给美国经济以及金融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大。

简单来说,东大要不要抛售美债的这个决定,远比实际上东大抛售掉了多少美债的具体数额,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影响更大!

再者,截至到去年,美国国债的规模早已突破36万亿美元。其中,海外持有比例也从之前的55%,一路下跌至23%。

显然,在这种美国国债越来越依赖美联储,以及其国内自己的投资者们接盘的情况下,我国是否要通过大肆抛售美债来对美国持续施压,已然不再那么必要。

毕竟在美国这种“自产自销”的债务模式下,美元的信用早已被大规模透支,全球的投资者们也早已对其失去了信心,又何须要东大出来大动干戈,亲自下场?

除此之外,美国这个债务帝国目前更深层次的危机,依旧集中在美债信用体系接连动摇这个层面。

以此为基础,一旦市场对美债的偿付能力失去信心,美元的霸权也将面临着全面崩塌的风险。

因此在此之前,东大无需也没有必要浪费掉手里的这个杀手锏,反而是“隔岸观火”更为妥帖。

只有这样,当美国在其他国家的操作下,金融体系逐渐面临崩塌时,才能寄希望于东大不会下场。

甚至硬着头皮赌东大不会跟着他们一起,大肆抛售美债,以此来跨越中美金融体系的最后一根“红线”。

到那时,我们就能通过掌握着美国经济命脉的“最后一根稻草”的方式,让美国不得不听从我们的指挥,让我们获得在同美国的交易中,比现在更多的话语权,何乐而不为?

这点其实从2023年耶伦访华时“求购美债”的急切姿态,以及2025年关税战中美国对中国抛售威胁的“嘴硬心虚”,都能看出一些端倪。

自然,这些也无形中暴露了美国在此方面的严重焦虑。

大笔一挥,砍掉联合国经费

这不,在如此窘境的驱使下,美国已然开始向联合国或各驻外领事馆下手。

就在前不久,特朗普政府一纸备忘录震惊了整个国际社会:

在接下来,美国国务院以及国际开发署的整体预算将被腰斩;与此同时,美国对联合国、北约等国际组织的资金支持,也将几乎归零。

此外,在美国资金政策极度压缩的情况下,约有近27个美驻外使领馆将面临关闭。

很显然,现在的美国已经慌不择路,开始在各个领域开展战略收缩。

而特朗普政府这一“美国优先”的激进举措,也很快就被《纽约时报》辣评为:“自断全球影响力”的愚蠢行动。

相反的,与美国相比,中俄等国则被视为是接下来“美国全球权力真空的最佳填补者”。

原来,虽然美国长期承担着联合国近22%的常规预算,以及28%的维和经费,因此它的突然撤资,势必会影响和冲击到全球治理体系的稳定。

但同时,美国的退出也无疑为其他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发展,提供了更充足的空间。

2025年,我国一口气向世卫组织追加了整整5亿美元的捐款,而俄罗斯则凭一己之力,直接主导了整个中亚地区的抗疫合作。

诚如一些现阶段不断崛起的非洲国家,如南苏丹、卢旺达等所言:

“在美国关闭驻内罗毕的领事馆后,中国贷款将成为我们的唯一选择。”

如此一来,我国依靠着强大的综合国力,在全球的影响力也将更加显著。

但对美国而言,在其接连对联合国以及北约资金进行削减的情况下,不仅全球影响力会加速丧失,其整个跨大西洋联盟的离心也会被加剧。

这也是为何一些美国的经济学家会痛心地表示:

特朗普的预算大刀,砍断的不仅是经费,更是维系美国霸权的支柱。此刻,“美国正从领导者变为旁观者。”

至于未来的世界会如何,也许正如新加坡学者马凯硕所言:“未来的世界,不属于某个国家,而属于所有选择合作的人。”

7 阅读:2327
评论列表
  • 2025-05-01 09:36

    等你卖的时候恐怕都成了一堆费绿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