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周恩来视察庐山,环顾一周后,问杨尚昆:我小女儿在哪儿?

鉴史论 2025-04-26 15:52:09

1961年那会儿,中央在庐山开了第二次大会。

转眼间,距离上次庐山会议已经过去了快两年。这回,邓小平同志和周总理等好多大领导,都齐聚一堂来参加第二次庐山会议。

周总理这回上庐山,发生了好多有意思的事儿……

【周总理称呼冯珍珍是他的小女儿】

会议进行中,邓小平因为有别的事儿,就提前下山了。

邓小平回到山下后,周总理的事儿就明显多了起来。说来也巧,那会儿邓颖超的身体也出了状况。记得去年体检,说她盆腔里长了个东西,好在是良性的,但对身体的影响可不小,所以邓颖超的身体一直没能好好恢复。

这时候,周总理心里又浮现出了冯珍珍的身影,那个稳重又肯干的“小姑娘”。

冯珍珍这个人啊,早在1959年就结识了周总理。那年庐山会议期间,庐山管理局为了能帮周总理分担点工作和生活中的小事,就安排了服务员冯珍珍去帮周总理的忙。

冯珍珍年纪虽轻,但做事特别实在,从不偷懒。她总是忙前忙后,不是给周总理递茶,就是帮忙送水,实实在在地替周总理减轻了不少负担。

会议的那天晚上,周总理跑到庐山会议室去参加会议了,一直到很晚才结束回到住处,并且回来以后还得接着忙工作。

冯珍珍知道这事儿后,就打算自己去照顾晚上回来的周总理。想着万一周总理饿了,她能赶紧给弄碗小馄饨吃。但冯珍珍又怕打扰到周总理休息,所以就坐在门外头等着,没敢进去,就盼着周总理有需要时能叫到她。

半夜时分,周总理忙完工作走出办公室,这才瞧见冯珍珍在外头等着呢。这小姑娘已经睡着了,虽然是7月份,但夜里还是挺凉的,冯珍珍就这么缩成一团,靠在走廊边上梦里头去了。

这让周总理心里挺过意不去的,同时也被冯珍珍这个小姑娘真心实意的关照给打动了。

所以,周总理和邓颖超对冯珍珍特别宠爱,老把冯珍珍当作他们的“小闺女”来叫。

大家心里都明白,战争那会儿,因为革命需要,周总理和邓颖超没能留住自己的孩子。也正因如此,他们俩对后来的那个孩子,真是疼得不得了。

【周总理询问冯珍珍去哪里了】

1961年那会儿,周总理和邓颖超又一起来到庐山参加会议,他们被安排住在了442号别墅里。

这天一早,杨尚昆陪着周总理去庐山看看环境和员工状况。到了员工大厅,周总理瞅瞅周围的人,转了一圈也没瞧见冯珍珍的身影。

接着,周总理就向杨尚昆问道:

“我女儿小的那个,她现在在哪呢?”

大家心里都明白,周总理提及的小闺女,其实就是冯珍珍。接着,庐山管理局的同事也有点尴尬地走过来,跟周总理说,冯珍珍被安排到云中招待所当服务员了。

周总理心里直犯嘀咕,好好的,咋突然要调人走呢?杨尚昆和周总理连着问了好几遍,庐山管理局的同志这才跟周总理说了实话。

1960年那会儿,庐山管理局在审核员工家属情况时,得知服务员冯珍珍有个二伯伯在台湾工作。管理局觉得这事儿可能涉及历史遗留问题,就把冯珍珍调到了云中管理局。在那儿,她既见不着上面的领导,也没法再干服务工作了。

周总理一听这话,立马火了,直接就问:

冯珍珍她二伯父在台湾呢,那她就不能在这儿干服务员的工作啦?我爸以前也有些事情,我咋能当上国家总理呢?赶紧把冯珍珍叫过来,大姐老提起她。

周总理讲完以后,邓颖超也在旁边跟着说,这才明白为啥珍珍那孩子不给家里写信了,显然是受到了些影响。

周总理和邓颖超吩咐后,冯珍珍立刻就从云中招待所返回庐山,继续为周总理夫妇服务。

冯珍珍心里头对周总理和邓颖超妈妈充满了感激和敬重!他们两位在她心里,真的是特别重要。

【周总理因为两个事情批评工作人员】

冯珍珍一回到周总理和邓颖超夫妇那,他俩又乐呵上了,笑容满面。

开会那会儿,周总理对身边的工作人员可好了,总是把他们当亲生孩子一样关怀。不过,周总理虽然和蔼可亲,但遇到事儿的时候,还是因为两件事儿,把大伙儿给批评了一番。

头一件要做的事儿就是:挂上窗帘。

周总理搬到442别墅后,工作人员这才留意到,别墅里居然没装窗帘。一到晚上,外面的灯光就直愣愣地透过窗户照进来,老是扰得周总理和邓颖超睡不好觉。

所以,工作人员就打算给周总理住的那个442别墅装上窗帘。为了让周总理和邓颖超大姐住得更加舒心,大伙儿专门挑选了能挡光的那种新布料来做窗帘。

这天一早,周总理回到了别墅,一进门就看到大伙儿正忙活着挂新窗帘。他见状轻轻摇了摇头,说不用折腾新的了,旧的窗帘也能遮光,一样能迎接他回来。

批评过大家之后,周总理心里也清楚,要是让大家把做的东西撤下,会伤了大家的心。所以,他并没让大家这么做,也没换上旧的。相反,他悄悄吩咐邓颖超准备好布钱和布票,然后还给了那些工作人员。

他身为总理,得做个好榜样,实实在在去努力拼搏,绝对不能搞特殊化那一套。

然后咱们说说第二件事:那就是拍照。

某天早上,周总理没啥会议,就在别墅里头跟邓颖超还有冯珍珍这孩子一块儿聊着天。

聊天时,冯珍珍跟周总理和邓妈妈分享了个趣事,说她发现了一个小秘密。原来啊,周总理是个不太会游泳的人。在陆地上,比如舞厅里,周总理能跟年轻人一样跳得可欢了。但一到水里头,周总理就不行了,完全就是副旱鸭子的模样。

周总理和邓颖超被这场景逗得开怀大笑。

接下来的几天,邓颖超和冯珍珍陪着周总理,一块儿去了水池那儿学游泳。没过几天,周总理就游得特别棒了。那时候,跟着他们一起的一位摄影记者,赶紧抓拍了周总理游泳时候的照片。

这让周总理心里挺不痛快的。

之后,周总理把摄影师叫了过来,跟他说,这拍照的胶卷是用外汇好不容易换来的,背后是工人农民们拼了命地干活才换来的。我就游个泳,没啥好拍的,以后就别拍了。接着,周总理让邓颖超把胶卷的钱给摄影师,让他去报销。

邓颖超感觉到现场氛围有点不对劲儿,便掏出钱来,同时打趣道:

你的薪水嘛,每个月要花掉那么多自费的,大概得占去三分之一。我们领导层呢,就只花那一点点,连三分之一的零头都不到。要是全国上下都这么节省,那省下来的钱,你可得好好算算,能有多少。

随后,冯珍珍和邓颖超也跟着在一旁装模作样,假装在计算什么。

周总理顿时开怀大笑,幽默地说:

了解我的人,非小超莫属!

现场所有人都忍不住放声大笑。

【韩先楚给周总理送西瓜的轶事】

在庐山那会儿,冯珍珍可没少出洋相,最逗人乐的还是那件西瓜趣事。

某天早上,福建军区的头儿韩先楚给周总理拎了两个大西瓜过来。这俩西瓜品种上乘,皮儿薄,瓤儿甜,水分还特足。韩先楚想着周总理可能正馋这一口呢,就赶紧送了过来,让他尝尝鲜。

周总理送走了韩先楚后,就叫来了冯珍珍,吩咐她去给楼上的同志们送西瓜,好让大家都能尝尝,润润嗓子。

上头的朋友?

冯珍珍一头雾水,心里直犯嘀咕,上面提的那位同志,周总理说的到底是谁呀?

是不是就是指那个直属招待所上头的安保团队啊?

是不是还是直接归招待所管,就像周总理那时的秘书团队一样?

冯珍珍琢磨了半天,最后决定把西瓜给周总理的秘书们送去,她抱起西瓜就往秘书班的方向走。到了秘书班,冯珍珍笑眯眯地说,这西瓜可是周总理特意给大家准备的,尝尝鲜吧。

送完西瓜后,冯珍珍就赶忙回去跟周总理汇报情况。周总理一听,立马哈哈大笑起来,说冯珍珍送错地方了,他本意是想让西瓜送到警卫班那儿去。

冯珍珍急匆匆地奔到秘书班,张口就喊:“搞错了,东西送错了!”她一个劲儿地跟大伙儿要西瓜。秘书们都挺大度,没跟她计较,还逗她说西瓜早让他们吃光了,没法再给了。

冯珍珍气得站在原地,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咋开口了。

周总理的近身助手童小鹏瞧出了冯珍珍的为难,立马转身,把偷偷藏着的大西瓜拎起来,递给了冯珍珍,跟她说其实大家都没动口呢,赶紧拿去给警卫班吧。

大家都没动筷子,一方面是因为手头正忙着处理文件,另一方面是大家对周总理太熟悉了。周总理啊,肯定是先惦记着那些辛苦的警卫员,所以我们心里都有数,这肯定是送错了地方。

冯珍珍答应了一声,向大伙儿致了谢,然后拎起西瓜就往警卫班那边走去。

周总理和他的秘书们之间,那配合真是没得说!一看就明白,他们之间的默契程度相当高!

【邓颖超派专车将冯珍珍接入中南海】

不久,庐山上的第二次大会眼看就要收尾了。

周总理手头的工作基本都忙完了,邓颖超大姐身体状况也不太好,所以夫妻俩商量着早点下山。在离开前,周总理想跟大家照个相,留个纪念。

周总理和邓颖超一走出别墅,工作人员们就已经在外头候着了,都盼着能和周总理还有邓颖超妈妈照个相。照完相后,周总理就叫来了摄影师,跟他说按人头把照片洗出来,然后分给每位工作人员,费用他会自己出。

走的时候,冯珍珍特意去送周总理和邓妈妈。她眼泪哗哗地流,心里真是万般不舍。周总理也很真诚地说:

不管啥时候到了北京,记得给大姐打个电话,她心里头老惦记着你呢。

1961年冬天的时候,冯珍珍被庐山管理局安排到北京友谊宾馆去参加学习。说来也巧,周总理的秘书童小鹏那会儿也正好在友谊宾馆。他俩一碰面,就聊得特别投机。童小鹏后来还跟邓颖超大姐说了,说冯珍珍来北京了这事儿。

邓颖超心里头那个乐啊,赶紧安排了一辆专车,去把冯珍珍接来中南海玩儿。眼瞅着元旦快到了,她就挽留冯珍珍在家里一块儿跨年,这一住就是差不多一个星期。

住在中南海西花厅那会儿,邓颖超对冯珍珍特别好,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她常领着冯珍珍到处走走逛逛,俩人还总坐在一起聊天说话。邓颖超还特别喜欢给冯珍珍做各种好吃的。

周总理对冯珍珍的到来特别开心,他把小礼堂的入场券给了她,让她能去看精彩的演出。冯珍珍从小就没了爸妈,但她真的很走运。因为从周总理和邓颖超那里,她体会到了如同爸爸妈妈般的温暖和关爱。

走的时候,邓颖超递给冯珍珍20块钱做路费,另外还准备了一大包北京的特色小吃,让她路上解馋。她嘱咐冯珍珍,别忘了给他们写信。

冯珍珍听着邓妈妈像亲妈一样反复交代,都牢牢记在心里了。她心里一直记挂着周总理和邓妈妈给她的疼爱和照顾。

【三八妇女节聚会轶事】

1962年妇女节那天,周总理和邓颖超请了好多女代表来家里聚餐,像他们的“小闺女”冯珍珍,还有拍照的侯波师傅也来了。

周总理和邓颖超特别喜欢邀请客人,那真是发自内心的欢喜。

那时候,周总理每个月拿404块8毛钱工资,邓颖超呢,则是342块7毛钱。到了月底,家里各种花销一摊,基本上就没剩啥了。要是再请个客啥的,那更是所剩无几了。

不过话说回来,周总理和邓颖超夫妇俩,就是爱招待朋友。

妇女节这天,周总理和邓颖超请大家到家里来聚会。冯珍珍紧挨着邓妈妈坐着,跟大伙儿一起东拉西扯,啥话题都聊。

大伙都在热聊着,摄影师侯波看在眼里,心想这场景可不能错过,赶紧抄起相机,打算定格这份欢乐。不光是家里人冯珍珍,其他人也都瞅准了这机会,一股脑儿地围在周总理和邓颖超身旁,争着让侯波给拍张照。

侯波在旁边拿起相机开始拍照,一连拍了好几张,根本停不下来,而且越拍越有兴致。

拍了老半天,邓颖超实在是“受不了”侯波了,直接冲着侯波大声问道:

侯波,你这拍照的劲头咋就停不下来呢?老感觉你还差那么点儿没拍完。

邓颖超这话并不是在责怪侯波,她其实是想通过侯波这事儿提醒大家。大家一直不停地拍照,到底要拍到啥时候才是个头啊?还是得有个度,别太过头了。

冯珍珍看到这种情况,就主动跟着大家一起说,别拍了,咱们赶紧入座吃饭吧。

周总理站在旁边,瞧着侯波好像有点不自在,就走过去问侯波,是不是被谁说了两句?

侯波心里头清楚,邓大姐这是把她当成了自家人,所以才拿她做个例子,想让大家别再干这种事儿了。

周总理同样露出了笑容,说道:

你无论何时都是自己人。

冯珍珍自个儿迈步上前,拉着侯波一块儿坐下吃饭。这事儿冯珍珍一直记得清清楚楚,她打心底里佩服邓妈妈的机智应对,也特佩服周总理恰到好处的安抚。他们的聪明才智,成了冯珍珍这辈子最美好的记忆。

后来那些年,冯珍珍很少再来北京了,这样一来,她和周总理还有邓妈妈碰面的次数也就变少了。

尽管这样,周总理和邓颖超却始终惦记着冯珍珍,一直关心着她。

1970年,庐山又一次迎来了重要会议。周总理和邓颖超也再次踏上了庐山,参加会议。和1961年那次情况差不多,他俩一到庐山,就直接问起冯珍珍现在何处。

庐山那边的管理人员跟周总理和邓颖超说,冯珍珍已经调去九江的单位了,她在那边工作表现特别出色。

听说冯珍珍一切顺心,周总理和邓颖超眼里满是关心和高兴……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