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德云社的《相声演义》再次将已故相声名家杨志刚和郭德纲的往事推上风口浪尖。
杨志刚之子杨金山通过视频和直播,详细讲述了当年那场备受争议的官司细节,试图还原事情真相。
这场官司扑朔迷离,法院判决郭德纲造谣,可杨志刚却败诉,其中究竟有何隐情?
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究这桩充满矛盾的案件。
一切源于郭德纲在博客《我叫郭德纲》中对杨志刚的指控,称其用公款装修房屋,并与女同事同居。
这些言论激怒了杨志刚及其家人。
据杨金山透露,他们最初只要求郭德纲公开道歉,就像他曾向相声演员汪洋道歉那样,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事实并真诚道歉,事情便可就此了结。
令人意外的是,郭德纲方面曾试图和解。
杨金山在直播中透露了这一不为人知的信息,但表示不清楚郭德纲寻求和解的原因。
或许是当时的形势对郭德纲不利:他接连卷入官司纠纷,形象受损;同时,他也无法提供杨志刚公款装修和与女同事同居的证据。
这场官司的结果众所周知:杨志刚败诉,郭德纲胜诉。
在诉讼之前,很多人认为郭德纲败诉的可能性更大,因为他拿不出证据。
事实也确实如此,即使在法庭上,他也没能提供任何证据。
杨志刚的败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选择了难度极高的刑事自诉,以诽谤罪起诉郭德纲。
杨金山解释说,这是律师的建议,他们一家都不懂法律,只能听从律师的意见。
这位庞姓律师是看到新闻后主动联系杨志刚的,并且免费代理此案。
北京大兴区法院的判决书认定,郭德纲虚构杨志刚用公款报销装修自家房屋及与女同事同居的事实成立,但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郭德纲的行为达到了情节严重,故不构成诽谤罪。
换言之,郭德纲确实造谣,但未达到犯罪的程度。
这样的判决结果导致郭德纲虽然造谣却胜诉,而杨志刚被造谣却败诉。
关键在于“情节严重”的认定。
当时的法律并没有“浏览超5000或转发超500”的条款,构成“情节严重”需要“多次实施诽谤或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以及“造成被害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
从法律角度来看,杨志刚的败诉或许并无不妥,但他过于信任那位免费代理的律师。
从道德角度来看,郭德纲造谣的事实不容否认。
光明网当时就发表了类似观点的文章《郭德纲赢了官司,得到了什么?
》,指出无罪判决只能让郭德纲免于牢狱之灾,并不能改变他虚构事实的行为。
官司结束后,杨志刚方面保持了多年沉默,但郭德纲却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及此事。
他在那威主持的节目中称杨志刚最初索赔300万,后来降至20万。
而在接受凤凰卫视《面对面》采访时,他又改口说杨志刚索赔200万。
郭德纲自己都给出了两个不同的版本。
这些说法后来被许多自媒体解读为“杨志刚索赔300万学费”,对杨志刚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也让杨金山十分愤怒。
杨金山在直播中驳斥了这一说法,坚称他们从未索赔300万,并要求郭德纲拿出证据。
杨志刚和郭德纲的官司本身并不复杂,但由于郭德纲在互联网上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加上一些自媒体的渲染,许多真相被歪曲。
杨金山的讲述有助于我们了解更多细节,更接近事情的真相。
这起案件也引发了我们对网络言论的思考: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避免谣言的传播,维护每个人的名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