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海龟的成长轨迹已可以被人类追踪

亨达玩哇 2025-02-11 20:38:37

大抵是因着人类对海洋的陌生与敬畏,年幼海龟自孵化后,直至重返海岸的那一段神秘 “失踪期”,长久以来都被重重迷雾所笼罩,成了科学界悬而未决的谜题。

而如今,中佛罗里达大学的海洋科学家 Kate Mansfield 及其团队,借助卫星追踪技术,好似一把利刃,划破了这层迷雾,让我们得以一窥小海龟独特的生存之道。

他们耗时十余年,驾驶着小船,穿梭在墨西哥湾的海藻间,寻觅着幼龟的踪迹。

最终标记了 114 只野生幼龟,其中不乏濒危的绿海龟、红海龟、玳瑁和肯普氏海龟。

研究团队将 GPS 标签附着在幼龟快速生长的背甲上,虽因背甲外层会脱落,标签终会掉落,却在脱落前成功传输了几周到数月不等的位置数据。

这来之不易的数据,推翻了以往人们的认知。

以往总以为小海龟会随洋流被动漂流,可事实却并非如此。

它们会主动游泳,自主决定在海洋中的活动位置,还能巧妙避开危险区域。

对比幼龟与同时放置在水中的漂流浮标路线,超过一半的浮标被冲上岸,海龟却安然无恙,便是最好的证明。

追踪数据还显示,小海龟的活动范围比想象中大得多,它们在大陆架水域和开阔海洋之间往返移动。

这项研究能取得突破,卫星追踪技术功不可没。

在过去,技术受限,想要有效追踪小海龟这类小型海洋生物,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如今开发出的灵活太阳能标签,能长时间附着在背甲上发送数据,才让研究得以推进。这技术突破,不仅解开了小海龟的生存谜题,更为其他海洋生物的研究开辟了新道路。

此后研究海豚、鲨鱼等海洋生物的迁徙路线与生活习性,都可借鉴这一技术。

小海龟作为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其生存状况直接关系到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它们以海洋中的小型生物为食,同时也是其他海洋生物的食物来源。

可如今,海洋生态系统正面临着诸多威胁。

海洋污染,让海龟误食塑料垃圾,危及它们的健康与生存;过度捕捞,破坏了海龟的食物来源;气候变化,改变了海龟的栖息地与繁殖环境。

这海龟的生存之道被揭示,本应是件幸事,可面对海洋生态系统如今的困境,却又让人忧心忡忡。

我们不能再坐视不管,必须行动起来。

要加大对海洋污染的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还给海龟一个干净的生存环境;

要合理控制捕捞强度,保护它们的食物资源;

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守护它们的栖息地;

还要加强对海龟等海洋生物的保护宣传,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让更多人参与到保护行动中来。

(图片来自头条图库,文章如有问题私信联系,侵删。)

0 阅读:0

亨达玩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